伯夷叔齐辩 近来在指导高三学生文言文阅读中,遇到了一个大大的难题,是我所料未及的。在文言文阅读的资料里,有一篇关于商周时伯牙叔齐的传记。关于这两兄弟的传说和评价,一般的学生都知道一些:说他们是千古义士,是有骨气有节操的仁义君子等。及至读完他们的传记,学生们不免对这千秋而下早已人云亦云的结论,提出了质疑。 传记里是这样记述的:泊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想把王位传给叔齐,到了父亲去世以后,叔齐要把王位让给伯夷。伯夷认为那是父亲的遗命不能违背,于是就逃走了。叔齐也不肯即位也跟着逃走了。国人只好立孤竹君的第二个儿子为王。他们两逃到外地后,听说西伯昌能关心老人,扶养老人,便一起去归附他。等到到了那里,西伯却已过世了。他的儿子武王用车载着父亲的神主,追谥父亲西伯为文王,还没来得及安葬父亲,武王就率军东进去讨伐商纣王。伯夷两兄弟就拉住武王的马而谏阻,并指责武王说:“你的父亲死了却不安葬,大动干戈去打仗,这难道是孝的行为吗?你身为臣子却要去杀害国君,这难道可以算做仁德吗?”武王左右的人想杀掉他们两,太公说“他们是义人呀!” 就放了他们.后来,武王伐纣成功,推翻了商纣的暴虐统治,建立起周朝。天下普天同庆,而他们却认为这是很可耻的事,为了表示对殷商的忠义,不肯再吃周朝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中,靠着采食山里的薇菜来充饥,最后竟活活饿死在首阳山。 学生们读完后,不禁一头雾水。他们说,伯牙与叔齐怎么能算得是义士呢?这一问猝然而来,也让我着实吃了一惊.我想学生们的怀疑是有道理的。于是,我就让学生们展开讨论,我说:“伯夷与叔齐是义士,这已是几乎是不争的千古定论了,你们说不是,那道理何在呢?”学生们抢着发言,他们认为:其一,他们的所谓相互禅让王位,实际上是一种自私与逃避.他们为了博一个所谓“义”的虚名,而竟至天下人而不顾,俗话说“家不可一日无主,国不可一日无君”。他们的行为几乎与“义”连边都沾不上.其二,他们太迂腐,几乎愚不可及,他们不分善恶美丑,不辨黑白是非,不懂忠奸正邪,他们逆历史潮流而动,冒天下人之大不韪.商纣王,天下之暴君,设酒池,悬肉林,剖妇腹,剜臣心,连三岁孩子都知道,如此暴君民贼,人人得而诛之,武王替天行道,顺乎民情,是正义之举.舍父葬而先去民贼,是大义之为.而他们竟然冒死谏阻,岂不是糊涂到了极点吗?其三,周朝建立是民心所向,是大势所趋,而他们居然死守君臣之所谓“义”,逃离周朝,不食周粟,为一己之假义,而置天下苍生而不顾,真可说是反动透顶,怎么还能以“义”誉之呢?更为可笑者,因为是周朝了,居然不吃饭,这不就象到了夏天不肯穿纱,却偏要穿棉袄一样滑稽可笑吗?这样的人饿死活该! 听完学生们的讨论,我觉得特别的高兴,我的脑子里也一下子亮了起来.那么,这两位“活宝”是怎么冠之以“义”的呢,司马迁先生的观点如何呢?我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学生们又一次陷入到阅读与讨论中.他们又说:这是孔子的一句话造成的错误结论.孔子说:“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还说他们“求仁得仁,又何怨乎?”所以,人们就以这位圣人之言来评价他们了,于是人云亦云千古流传了.看来名人效应是自古皆然呀.对学生们的发现,我感到由衷的高兴,但我又提出了一个问题:司马迁赞同孔子的说法吗?他也认为伯夷叔齐是“义士”吗?学生们还不等我说完,马上发表看法:不,司马先生不赞同孔子的观点,也对他们的“义”给予了否定,并且还引了伯夷叔齐在临死前所唱的哀歌,对孔子的观点进行了反驳.看来,还是这位史学家能客观的提出自己的看法.这正是司马迁的伟大之处! 听完学生们的讨论,我打心眼里高兴.他们有了自己的思想,有了对事物评判的标准,不盲从现有的结论,也不盲从权威,这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呀!最后,我对学生们总结说: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伯夷叔齐的确不能算是“义”,同学们刚才的讨论好极了,我赞成你们的观点.但是为啥这个结论一错就是几千年呢?这是因为当时树了一个这样“义”的典型,就是为后来培养千万个这样的典型服务的.“义”,作为一种为人的准则,在很多的方面是对的.但不能死抱教条.应该因时而化因时而用.否则,就不是“义”而是“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