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B >> bo >> 伯夷 >> 正文

 

伯夷隘,柳下惠不恭——读司马光《疑孟》札记之一(下篇)

下篇

 

与司马光对立的王安石在政治思想上与司马光相反,他继承并维护孟子的民本主义,不赞成封建等级制度及其观念。对伯夷、柳下惠也作了论述,有《三圣人》(三圣人指伯夷、柳下惠、孔子)一文。分析探讨王安石对“三圣人”的论述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司马光反对孟子所谓“伯夷隘”、“柳下惠不恭”的时代意义及其我国封建社会思想斗争的特点。王安石的《三圣人》一文是就孟子的《公孙丑上》第九章、《万章下》第一章进行论述的(《公孙丑上》第九章,上文已进行了讨论),下面结合《公孙丑上》第九章分析《万章下》第一章,然后讨论王安石论伯夷、柳下惠。

 

四  “圣之清”、“圣之和”

 

《万章下》第一章原文如下:

 

孟子曰:“伯夷,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声。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横民之所止,不忍居也。思与乡人处,如以朝衣朝冠坐于塗炭也。当纣之时,居北海之滨,以待天下之清也。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

伊尹曰:……”

“柳下惠不羞汙君,不辞小官。进不隐贤,必以其道。遗佚而不怨,阨穷而不悯。与乡人处,由由然不忍去也。‘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裎于我则,尔焉能浼我哉?’故闻柳下惠之风者,鄙夫宽,薄夫敦。”

“孔子之去齐,接淅而行;去鲁,曰:‘迟迟吾行也,去父母国之道也。’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处而处,可以仕而仕,孔子也。”

孟子曰:“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者也,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智,譬则巧也;圣,譬则力也。由射于百步之外也:其至,尔力也;其中,非尔力也。”

 

此章共五段,比《公孙丑》第九章多了伊尹、孔子两段,行文也略有不同,特别是用词、用句的区别甚大,既没有“隘”、“不恭”,也没有“君子不由”之类的贬义词、句,而说伯夷为“圣之清”,柳下惠为“圣之和”。从表面上来看,是在称颂伯夷、柳下惠,与上引《公孙丑上》第九章所说是有矛盾的。清代的焦循在注释《万章下》第一章时就发现了这个表面矛盾。其《孟子正义》云:

 

《礼记·礼器》云:“君子以为隘矣。”注云:“隘犹狭陋也。”……《文选》注引晋綦毋邃《孟子注》云:“隘谓疾恶太甚,无所容;不恭谓禽兽畜人,是为不敬。然此不为褊隘,不为不恭。”此解隘、不恭与赵氏同,而其不同赵氏者,赵氏谓伯夷之不屑就为隘,柳下惠之不屑去为不恭,以君子不由为圣人不取。由,用也;取,亦用也。然孟子以夷为圣之清,惠为圣之和,夷惠既是圣人,则隘、不恭圣人不由,不得谓夷惠为隘、不恭。故綦毋邃易赵氏义云:“此不为褊隘,不为不恭。”“此”字指夷之不屑就,惠之不屑去,谓如是为隘,如是为不恭。若谓伯夷隘,柳下惠不恭,则伯夷、柳下惠皆君子也。隘与不恭君子所不为则夷不为隘,惠不为不恭也。《后汉书·黄琼传》“李固遗琼书”云:“君子谓伯夷隘,柳下惠不恭”,故传曰:“不夷不惠,可否之间。”赵氏之义,固有所本矣。

 

焦循在这里引用了晋綦毋邃《孟子注》的一段话,然后说綦毋邃解释“隘”、“不恭”这两个词的意思与赵岐相同,所不同的是伯夷、柳下惠的行为(焦循举例:“伯夷之不屑就”、“柳下惠之不屑去”)不是所谓“隘”与“不恭”,并援引《孟子·万章下》第一章的话,即孟子以夷为“圣之清”,惠为“圣之和”,并推论出:既然伯夷、柳下惠被孟子称做圣人,就不能说圣人“隘”、“不恭”。焦循与綦毋邃的意见是一样的,尽管焦循认为赵岐的解释是有所本的。其实《万章下》第一章只是掩盖了《公孙丑上》第九章批评伯夷、柳下惠的锋芒,而在反对“君臣之道”这一点上两章是一致的。

《万章下》第一章第一段与上引《公孙丑上》第九章所说伯夷一段大同小异,增加了“当纣之时,居北海之滨,以待天下之清也。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两句。第一句“当纣之时”云云与《史记·伯夷列传》所记不符,《伯夷列传》说伯夷、叔齐让国,遂逃去。逃到哪里?《伯夷列传》没有说,只是说伯夷、叔齐闻西伯善养老,于是就去了西伯那里。而“当纣之时”云云,于古史无征,未必确有其事,恐怕是孟子杜撰出来的,亦或另有传闻。

伯夷是被儒家称颂的贤人,是典范式的人物,孔子也多次称颂他,《伯夷列传》中所记述的两件重要的事件:1.伯夷、叔齐让国,2.不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都是儒家倍加称颂的事情,《论语》中也有记述。《述而》第十五章: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这段对话是孔子在周游列国最后一次到卫国时的事情,大约在鲁哀公九年。此时卫国正处于父子争国之时(卫灵公在世时,将太子蒯聩驱逐出境,但没有取消他的太子名义;卫灵公死后在其夫人南子主持下立了蒯聩的儿子辄为君,蒯聩在大国晋国支持下力图复国。于是父在外,子在内展开了父子争国的斗争,而待孔子为政的是卫君辄),冉有问“夫子为卫君乎”是问孔子帮助卫君辄吗。子贡没有直接去问孔子,而是通过问伯夷、叔齐“何人”、“怨乎”,意指伯夷、叔齐让国“怨乎”,从而分析孔子的态度。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孔子对伯夷、叔齐让国是持肯定态度的。《季氏》第十二章:

 

齐景公

[1] [2] [3] [4] [5]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伯夷,叔齐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伯夷隘,柳下惠不恭——读司马光《疑孟》札记之一(下篇)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