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所以虽然他们都是提出火攻,但是诸葛亮考虑的更深远,他确实是比周瑜高出一筹。这样他就和周瑜确定了共同作战的方针,最后取得赤壁之战的大胜。在这里面,诸葛亮的胆识、才识、智慧都得到了充分的表现。赤壁之战以后他和周瑜的较量远远的超过了周瑜,夺五郡都是智取,都是一种智慧的较量。整个赤壁之战的前前后后,把诸葛亮这个形象写得是非常的完美,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
那么另一个集中表现诸葛亮的就是最后的六出祁山。六出祁山在历史上,从建兴三年到建兴十二年,这期间确实是诸葛亮多次出兵伐魏,所以《三国演义》写的六出祁山也是有历史根据的。诸葛亮为什么要伐魏?因为他当时,他认为这是一个时机,什么时机呢?就是当时他已经把南方平定了,就是七擒孟获那个情节,南方很稳定,南方已平,兵甲已足,经过几年的休养生息,蜀国确实具备了一定的军事力量,所以他为这是一个条件。而且按《三国演义》所写,他还知道司马懿正被贬回老家了,这个消息对诸葛亮也是个鼓舞。他觉得对手是这样一个状况,考虑到内部的状况,考虑到对方的情况,他决定要伐魏。所以他还是有一个原因的。
而另外呢,诸葛亮在他的《后出师表》里面写得非常的清楚,当时蜀国、吴国、魏国实力的对比,蜀国是最弱的,所以他讲,他说你不伐贼(指曹魏),王业亦亡(我们的政权也要被灭亡了),惟坐待亡,孰与伐之(与其我们在这里等着被人家灭亡,我们不如讨伐他),用我们的话来讲,诸葛亮采取的是以攻为守的这样一个策略。我不伐也要亡,那我为什么要坐而待亡?这是从蜀国、吴国、魏国整体的长远的策略来讲。还有一条大家也要考虑到,统一天下毕竟是诸葛亮的一个远大的志向,他要尽忠刘备,完成刘备的嘱托,他也必须要伐魏。他当时已经四十六岁了,这也正是干一番大事业的最佳年龄,在这种情况下,内部又比较稳定,又有一定的兵力,他伐魏是很有理由的,所以他才采取了这样一个行动。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并没有完全实现他的理想,战争一开始,前几次伐魏他还取得了胜利,很快取得了南安、安定、天水,如果说这个形势能够很好地发展,特别是那个街亭不失掉,诸葛亮能不能使北伐这次战争取得成功呢?我认为至少可以引起很大的震动。刚才说以攻为守,好像是有点儿被动似的,总体上来讲是这样的,但就某一次战役来讲,诸葛亮也是有取得胜利的这种希望的。但是呢街亭失守,使这次战争很快的就逆转了,街亭的事情是历史的真实情况。所谓空城计,正史没有记载,但是在《三国志》裴松之的《注》里面引述了有关材料的相似的记载,就是说也不完全是罗贯中的虚构,有一定的依据。所以街亭的失败使蜀国这次北伐不能够成功了。不能成功怎么办?赶紧撤退。所以在六出祁山的情节当中,我们看又从另一个方面塑造了诸葛亮的性格和才干。作为一个军事统帅,当然最成功的、最辉煌的还是战而胜之,攻城略地,取得胜利,这是一个军事统帅的辉煌。但是对于一个军事统帅最严峻的考验是处理失败,这是很多军事家都讲过的,对于一个有才干的军事统帅来讲,最大的考验是失败。我们从六出祁山的情节当中,看看诸葛亮是怎么处理他的失败的?写得非常的精彩。他知道街亭失守以后,他马上就作出了各种决定,把损失降低到最低的限度,而且空城计这个事情,诸葛一生惟谨慎呀,诸葛亮一生是谨慎的,他从来不冒险,但是空城计他冒险了,冒了一次险但是成功了。空城计的成功使失败的诸葛亮战胜了胜利的司马懿,这里面是不是有一点艺术的辩证法呀?写得非常好。从这方面来看呢,就是在那种紧张的状况下,诸葛亮指挥若定这种大将风度。另外在写他指挥撤退,很快地就把军队撤回到汉中了,汉中现在属于陕西了,当时它也属于益州。所以在他撤退的时候,司马懿看到了他撤退以后留下的痕迹,赞叹不已,说是天下奇迹呀,把撤退指挥的那么好,那么井井有条。诸葛亮作为军事统帅经历了最严峻的考验。从这方面又表现了诸葛亮的才干。而且也就在这个六出祁山情节当中,最后诸葛亮病死于军中,真正做到他所说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当时只有五十四岁。从四十六岁到五十四岁,这八年时间,他真是披肝沥胆,指挥这次战争,虽然没有取得胜利,但他所付出的这种精力实际上是付出了他全部的生命,这样一个忠贞的臣子,成为历史长久歌颂的这样一个历史人物,这绝不是偶然的。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品格是诸葛亮的主导方面。从他的忠诚和智慧这两者来讲,他的忠诚是更感人的。智慧和才干那是没有问题的,忠于蜀国的政权,忠于兴复汉室的事业,忠于刘氏两代帝王,是忠贞无二的这样一个臣子,所以他成为千古名相。当然我们说人无完人,特别是大家的价值观念发生变化的时候,对他的评价也会有种种的不同。讲诸葛亮是事必躬亲,这是种称赞的说法,事必躬亲是一种献身的精神,一种负责的精神,这样形容他,倾向性是很明显的,倒也不是事事都必办,我们中国古代的形容是有一个夸张在里面的,献身的精神,负责的精神,难道不值得称赞吗?当然了,他这种事必躬亲也必然带来了一种负面的影响。比如俗语所说,“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诸葛亮事必躬亲和蜀中无大将恐怕是有关系的,还要培养人才、锻炼人才嘛,所以蜀中无大将,这是事实呀。当然诸葛亮还有其他方面种种的局限,人无完人嘛。这是对诸葛亮本身来说。
那么对《三国演义》作品来讲,他写诸葛亮也有败笔。鲁迅先生不是讲了嘛:“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为了表现诸葛亮的多智,结果这个人物有点儿妖气了)”,鲁迅先生的批评,语言明快,眼光犀利,那为什么会这样呢?也就是作者罗贯中把诸葛亮太理想化了,太理想化了就容易产生过犹不及,所以使他有一点妖气。当然有些问题还可以讨论,比如借东风,过去有些人批评说,把诸葛亮写成一个“妖道”,在那里借东风,这个恐怕也不能这么简单地来看。诸葛亮借东风也有他一定的根据,大家看草船借箭这个故事,那个故事以后,鲁肃问诸葛亮,你怎么敢那么大胆子去接近曹营,去接受他的那些箭?诸葛亮讲了一段话:作为一个统帅,要知天文,知地理……。诸葛亮这一点是很明确的,应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这才能够成为一个优秀的统帅,所以借东风恐怕还是反映了诸葛亮有关知识的运用,我们倒不能这样说,说诸葛亮算定了,作了个天气预报,说那天是甲子时,一定有东风,这也不能这么说。但是他并不认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