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Z >> 郑和 >> 正文

 

郑和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世界文明交流的先行者

郑和(1371-1433年)
  郑和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世界文明交流的先行者。在1405-1433年的28年间,郑和率领船队七下西洋,打通并拓展了中国与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海上交通,为世界航海事业的发展和各国人民的交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郑和七下西洋,最多时率船200多只,人员达两万七千多人,主要航线多达40多条,总计航程16万海里,是世界古代航海史上人数最多、行动范围最广的远洋航行活动。郑和1405年首下西洋,比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早87年,比达·伽马经过好望角早92年,比麦哲伦环球航行早114年,他无疑在人类文明史及世界航海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明洪武四年(1371年),郑和出生在云南昆阳州(今昆明市晋宁县)宝山乡和代村一个世代信奉伊斯兰教的回族家庭里。其六世祖赛典赤·赡思丁·乌马尔是元初杰出的政治家,死后被封为“咸阳王”。其子孙因长期与汉族共处,改从汉俗,定为马姓,郑和本姓马,就来源于此。
  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发动了统一云南的战争,郑和的父亲在战乱中死去,十一岁的郑和被明军俘获,遭到阉割,随后被送到当时的北平燕王朱棣府上做了宦官,并深受器重。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病死,其长孙朱允炆即位,称建文帝。登位后,建文帝为巩固政权,下令削藩。朱棣不甘,于是先发制人,起兵发难并夺得帝位。郑和在这场史称“靖难之役”的战争中功勋卓著,于永乐二年(1404年)被明成祖朱棣御笔赐姓“郑”,从此马和改名为郑和。明宣德六年(1431年),明宣宗因郑和历经永乐、洪熙、宣德三朝,忠心辅佐三帝,敕封郑和为三保太监,此后三保太监成为郑和专有的代名词。明永乐年间,经济繁荣富庶,在对外关系上,明成祖朱棣锐意进取,重点实行开放政策,自登基后第三个月起,就派遣使者四处活动。郑和从永乐元年起,就进行过几次小规模的航海活动,访问暹罗、日本等比较近的国家,因此掌握了一定的航海与造船知识。在出访日本过程中,郑和还促成明朝与日本建立外交关系,敦促日本肃剿中国沿海倭寇,显示了其杰出的外交才能。
  永乐二年(1404年),明成祖决定派遣大船队下西洋,郑和作为朱棣的心腹,学识渊博,熟知兵法,通晓阿拉伯语言文字,熟悉西洋各国各地区的情况,并了解航海,具有外交才能,因此成为下西洋统帅的不二人选。明宣德六年(1431年),已是花甲之年的郑和奉命第七次下西洋,此次船队所到地方最多,范围最广,几乎走遍了南海、北印度洋沿岸地区以及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岸诸国。宣德八年(1433年),当船队航行到古里附近时,郑和因操劳过度病逝。郑和这位海之骄子,奋斗在海上,成功在海上,最终也殉职于海上。
  郑和七下西洋历经永乐、洪熙、宣德三朝,使明朝与海外各国广泛建交,发展了多种形式的海外贸易,促进了中外各国的文化交流与发展,是中国外交史上历史性的突破。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郑和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郑和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世界文明交流的先行者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海洋知识匮乏 小学生问:郑和与加勒比
    黄菊李长春出席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
    和平使者——郑和事迹展昆明开幕
    在印尼寻访郑和遗迹
    郑和
    江山胜迹:云南昆阳 郑和故里
    组图:“郑和宝船”仿真模型在常熟制
    海内外最大郑和石雕像屹立闽江口
    印尼三宝垄新建郑和庙
    郑和生平简介郑和经典语录
    探访马来西亚郑和遗迹
    郑和:世界大航海时代的第一人
    藏家“晒”出两尊胖“郑和” 郑和其实
    郑和
    郑和下西洋
    和平使者受景仰
    三保英名世代传
    探访郑和足迹五:寻访东非“郑和遗迹
    新疆罕见袖珍《古兰经》见证郑和下西
    和平与亲善——郑和精神的的中心点
    泰国帕南车寺内纪念郑和的对联
    郑和
    他们人人姓“中国”———踏寻郑和在
    郑和七下西洋
    美报:郑和是现代中国的象征
    郑和船队曾登陆过索马里
    郑和公园
    郑和下西洋
    郑和七下西洋
    《郑和航海图》制图范围到底多大
    郑和文化馆
    郑和航海图
    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
    世界航海史上第一人郑和
    《郑和航海图》比同期西方海图先进
    郑和:一种文化象征
    自动开始,自动结束——郑和下西洋之
    “郑和侵略说”不攻自破
    郑和下西洋与海洋文化的发展
    郑和下西洋创“过洋牵星”航海术
    与狼共舞-记在“郑和”舰上的日子
    明 郑和(1371~1435)
    克利伯离青远航旧金山 完成郑和未竟事
    苏州“郑和宝船”驶往欧洲参加大型航
    郑和下西洋神话批判
    郑和航海图
    郑和不只属于中国 郑和传说引发中肯联
    郑和下西洋
    纪念郑和下西洋六百年 走出国门需自信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