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神弓兴肇地,三朝国母父王陵”,这是我国著名蒙古族作家、诗人、民俗学家苏赫巴鲁先生,在其《查干湖名考》一文中的两句诗。这两句诗,极其深刻准确地道出了我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和查干湖在元代和清代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前郭县,当年曾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二弟“一代神弓”哈布图·哈萨尔的封地;该县查干湖东岸的库里(蒙古语意为坟、陵墓)村一带,曾是清代蒙地科尔沁王爷的祖陵所在,清代著名的孝庄文皇后(常称孝庄皇后)父母的陵寝也在这里。 古往今来,在各民族发展进步、斗争融合的历史进程中,联姻是实现政治结盟最常见、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手段。前清后金王室与科尔沁蒙古部落王公便“世缔国姻,互为嫁娶”,以血缘为纽带,达到了羁绊蒙古族而又为我所用的目的。这是努尔哈赤时期就确定的基本国策,在清代三百多年间,这种联姻从未停止过。据笔者考证,清代共有30余位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蒙古族姑娘嫁到了清宫,其中最著名的是清太宗孝端文皇后及其两个侄女——清太宗孝庄文皇后和清太宗宸妃海兰珠;而清代皇室“嫁给成吉思汗后裔和哈萨尔后裔的公主”也有33位之多。这种联姻制度,为清朝边疆的巩固和国家的稳定起到了极强的促进作用。 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布木布泰),1613年3月28日,生于现在的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左翼中旗,是成吉思汗“黄金家庭”的后裔,旗祖莽古斯的孙女,科尔沁贝勒宰桑的女儿。后与努尔哈赤的四贝勒皇太极成婚,1636年被册封为五宫之一的永福宫后妃——庄妃。1688年1月27日病逝,享年75岁。孝庄皇后,一生精明强干,深谋远虑,雄才大略,治国安邦,为清王朝“劳逾半百,功助三朝”。顺治皇帝即位后,她被封为皇太后,康熙即位后,她被封为太皇太后。她是清代众多皇妃中贡献最大的杰出人物,为清政权的巩固和国家的安定立下了卓越的功勋。顺治皇帝和乾隆皇帝曾为她分别题写了“坤教彰于率土,母仪式于九围”和“绕两朝之养孝,极三世之掌亲”的诗句,可谓留下了千古颂歌! 顺治十一年(1654年)五月,孝庄皇后的父母宰桑夫妇(即顺治皇帝的外祖父、外祖母)先后去世。顺治皇帝视其“以勋亲世守忠懿,既效力于先皇,固守边圉之地”,追封宰桑为和硕亲王,其妻为忠亲王贤妃,并降旨在科尔沁草原选风水宝地厚葬,由宰桑的长孙,第二代达尔汗王和塔负责选址安葬之事。和塔王爷遍选科尔沁草原,最后终于在与科尔沁部落同祖同宗郭尔罗斯部落的查干湖东岸选中了风水宝地,将祖父母安葬于此,并立碑建庙祭祀,派十户坟丁世代祭守。此碑,被称作“追封忠亲王暨忠亲王贤妃碑”,亦称满蒙文碑,现是吉林省重点文物;而这十户坟丁也日益繁盛,建成屯落称库里村,现已是前郭县最大的村。 2003年,随着查干湖旅游业开发步伐的加快,前郭县委、县政府决定将满蒙文碑迁入长山热电厂的明珠公园,并在人工岛上建设了孝庄祖陵陈列馆。现在,这里已成为集自然风光,文物古迹,园林景观,娱乐休闲的国家AA级旅游区。此正如苏赫巴鲁先生撰联所颂:“七星福地一代国母教子育孙成大业,八方灵秀三江汇流尊父奉祖建陵园”。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孝庄皇后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图文]孝庄文皇后及其祖陵详细资料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