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庄
《大清风云》是一部很"作孽"的电视剧,陈家林率领姜文许晴张丰毅等一众大牌出场,以每集60万余元的代价,试图再次给我们讲一遍那个清初著名的以孝庄为核心的三角恋故事。哪知观众不买帐,收视率平平。
影视剧对清史的戏说可能已经到了一个空前的规模,虽然一直以来戏说剧的收视率持续下降,可仍有人前赴后继地冲杀进来,不计代价地砸钱进来,连陈家林这样的大牌导演也不例外。而孝庄无疑又是这些戏说中的热门人物。清朝立国之初,史料缺失严重,富有的是大量民间的野史、演义。一个站在政治前台的女人,又是一个站在数名男子背后的女人———孝庄简直就是清朝最有故事的一个女人。
但是这些戏说里面,有多少真实的成分呢?编剧们为了吸引观众,编出的情意绵绵英雄气短的故事,一个精彩胜过一个,一个内容不同一个,令我们越来越分不清历史人物本来如何,孝庄变成了一个站在皇帝和王爷之间的三角恋符号。
戏说的热潮终究会退去,《大清风云》的不景气,没准让电视业的人不敢轻易再"碰"孝庄,而人们对于她的认识,会不会就此停留在《大清风云》、《孝庄秘史》给予的信息?而不论是出于什么动机,你想不想知道一个更接近历史原貌的孝庄呢?她和"戏说"的孝庄又有几分相似,几分陌生?
此外,我们在采访中还有一个强烈的感受:女性在所谓"正史"的叙述中是缺失的。尽管孝庄的一生和三位君主联系在一起,亲历了60余年的清宫风云,辅佐了子孙两代帝王,且和康熙亲情深重,影响至深,为君臣敬重,但浩瀚的正史,对这位贤德明理,柔韧大度的女人仍然是忽视的。某种程度上,这种"重男轻女"的史观和记录,恰恰给以前的野史和如今的电视剧提供了猜度和编撰的空间,而孝庄到底是怎么的人,她在历史上到底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以及她的私生活,将永远也无法给出一个确凿的说法。野史无人在写,而戏说还会继续。
对历史学家的访问和史书的翻阅,完成我们的孝庄的一种叙述。虽然历史具有无数的可能性,再严谨的史学也有可能只是一种猜测,但至少我们希望让观众有了一个新的视角,而不仅仅把她视为一个陷入三角恋的多情美女。
孝庄文皇后,原名博尔济特布木布泰,孝庄文皇后是谥号,蒙古科尔沁部贝勒寨桑之女,十二岁时被其祖父嫁于尚未登基的皇太极,二十六岁时生下福临,便是日后的顺治帝。孝庄长寿,七十五岁逝世,在清宫生活六十二年。在皇太后和太皇太后的座椅上,她始终没有直接垂帘听政,而是在默不作声地影响着历史的转动。
孝庄到底是不是这样的? 不论是《大清风云》还是《孝庄秘史》,电视剧里的孝庄不约而同地都是这样一个女人:正值盛年,丰姿绰约,深明大义,柔中带刚,既厕身幕后,又始终处于权力的中心。
那么,到底孝庄到底是不是这样的呢?
我们并不是给电视剧挑史实的硬伤,仅仅只想就电视剧在大众心目中形成的“刻板印象”,参照史料和多方说法,看看哪些是现代人的添加,哪些是她原来的模样。
孝庄是一个倾国倾城的绝色美女?
《大清风云》里许晴扮演的孝庄
电视剧中年轻时的孝庄无一例外都是大美人儿,你看《孝庄秘史》里的宁静,《大清风云》里的许晴,都是中国出了名的美女明星,且都有股特别的气势。有关孝庄的电视剧,几乎从来没有启用过小模小样的玉女明星。
历史上的孝庄,姿色的确如此出众吗?请看上页孝庄画像,图中所绘脸庞丰腴,眼眉娇小,下巴还似有肉袋,很难说上漂亮,但是很符合一介太后的仪表。《清史稿·后妃列传》里没有对孝庄的容貌描写,这符合所有正史的惯例:评价女子强调德而不是貌,便如孝庄第一次被册封为妃时的册封文:宫庄妃,尔其贞懿恭简,纯孝谦让。这样的评价大量出现在正史史料中。
姿色如何,实难定论,不过孝庄的“不凡”,在她12岁那年嫁于皇太极时便可见一斑。据史料载,其时,当送亲队伍快到辽阳城时,大金汗努尔哈赤亲率儿子皇太极、众后妃、贝勒、大臣出城迎接。
入城后,“设大宴以礼成婚”。而她的姑姑孝端嫁给皇太极时,仅是“太祖命太宗亲迎,至辉发扈尔奇山城,大宴成礼。”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对于孝庄的迎娶规格,超过了皇太极的正福晋。
孝庄到底几岁? 电视剧总是乐意把孝庄定格在盛年,无论是身为太宗庄妃,还是顺治帝的太后,她总是三十出头的年纪,一派仪态万方、容颜端庄却又眉眼带情的样子。那么在历史上她的生活最为活跃的阶段,她到底是个少妇,还是一介老妇?
在这一点上,电视剧还算靠谱。
孝庄生于万历四十一年二月(1613年3月),天命十年二月初二(1625年)归于皇太极,实足十二岁,崇德三年(1638年)生下皇九子福临。及至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极暴毙,孝庄虚岁三十二岁。顺治七年(1650年),多尔衮病逝的时候,孝庄将近40岁。
《大清风云》中主要剧情发生在皇太极驾崩即孝庄三十二岁以后,和许晴的实际年龄出入不大。这对电视人来说,大约是件很开心的事情,三四十岁的历史人物原型,最容易出故事,再老些就不适合缠缠绵绵的感情戏了。
大多关于孝庄和多尔衮的戏都是这般的印象:孝庄貌美年轻,多尔衮沧桑满面,实际上两人相差一岁也不到。
孝庄和多尔衮是青梅竹马吗? 青梅竹马是最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感情戏,在电视剧和民间野史里,孝庄和多尔衮也有这么一段情窦初开的关系:两人在同一府邸中长大,颇为投缘,又因孝庄出嫁,这段情愫才不得不暂且搁在一边……
事实上,根据正史记载,孝庄乃蒙古族,在草原上长大,12岁时由兄长护送到盛京,嫁给皇太极。而多尔衮约从十五六岁开始,就为满清的江山四处征战,立下赫赫战功。虽然满清立国之初,汉化程度尚浅,但一个为深宫后妃,一个乃帐前骁将,相遇相知的可能性有多大,可想而知。
孝庄当了太后以后,有没有以下嫁多尔衮? 这在历史上是一桩疑案。至今在清史学界也仍然是肯定者有之,持怀疑否定者亦有之。
太后下嫁之说,最早引起史家关注的是明遗民张煌言的十首《建夷宫词》,其中有一首说:“上寿觞为合而尊,慈宁宫里烂盈门。春宫昨日新仪注,太礼恭逢太后婚”。张煌言此词写于顺治七年,以当时人记当时事,似有所据,慈宁宫是孝庄皇太后的寝宫,词中说慈宁宫中张灯结彩,喜气盈盈地举行婚礼,就是指孝庄太后下嫁多尔衮之事。主张太后下嫁说的还有其它一些论据:其一,多尔衮尊称为“皇父摄政王”;其二,据蒋良骐《东华录》记载,诏告多尔衮的罪状中,不仅有自称“皇父摄政王”,还有“又亲到皇宫内院”,似乃暗指多尔衮迫使太后与之为婚;其三,孝庄遗嘱康熙不要将其与皇太极合葬,是否因下嫁多尔衮而有难言之隐。
但老一辈清史大家孟森先生早就撰有《太后下嫁考实》,针对太后下嫁说的各种根据,一一予以驳难。孟森认为张煌言是故明之臣,对清朝怀有敌意,所作诗句难免有诽谤之词;再者顺治称多尔衮为“皇父摄政王”,寓有中国古代国君称老臣为“仲父”、“尚父”之意,周武王也称姜太公为尚父,不足为据,至于所谓到“皇宫内院”,疑多尔衮另有乱宫之举,不见得专指孝庄太后;再者孝庄不愿与皇太极合葬,乃因昭陵已葬有孝端皇后,且皇后不与夫君合葬,这在古代并不乏实例。
不过,胡适先生读过孟森的《太后下嫁考实》后,曾致书诘难,认为孟文“未能完成释皇父之称的理由”,“终嫌皇父之称似不能视为仲父、尚父一例”。此后,仍不断有学者对“太后下嫁”之说,发表持各种看法,却也没有摆出更确凿的实证。
孝庄是一个幕后掌朝的女主吗? 孝庄的一生和三个帝皇联系在一起,这给编剧相当大的想像空间,结果,孝庄似乎就成了满清另一个垂帘听政的女主,一直处在权力和政治漩涡的中心。
事实上,孝庄嫁给皇太极的时候才12岁,是蒙古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向满族人谋求政治利益的筹码之一,此后的年月一直住在宫中,期间搬了一次家,从盛京搬到了北京。在皇太极驾崩前,孝庄的活动很少,虽然她谥号孝庄文皇后,事实上她从未做过皇后,福临被立之前她是皇太极五位正妃中的最末一个,直到当上太后后,才有了接触政治的机会。而顺治康熙两帝在位期间,她更多的是辅佐而非主政.
孝庄:后妃,政治家和祖母
《孝庄秘史》里宁静扮演的孝庄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编纂办的董建中副教授显然对孝庄颇有敬意,口口声声称她为“那是个不错的政治家”。《清史稿》有记载:太后不预政,朝廷有黜陟,上多告而后行。玄烨8岁继位,孝庄时年49岁,当年江南桐城县一位叫周南的生员向朝廷条奏十款,其中有一款就是要求孝庄垂帘听政。这比慈禧在咸丰十一年(1861)处心积虑要垂帘听政时的条件和环境优越得多。但是孝庄始终没有这么做,她对朝政的干预,更多的是一种斡旋,制衡和退让。
皇太极·正妃:安居后宫
孝庄12岁那年,嫁给了比她大20岁的皇太极,这是当时无数桩满蒙通婚中寻常的一桩,11年前,孝庄的姑姑便已经是皇太极的福晋。这一年,孝庄嫁给了她的姑夫,开始了她之后长达63年的宫廷生活。
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继位,分封了五名正妃,孝庄位列最末,封永福宫庄妃。《清史稿》中关于孝庄在皇太极时代的事迹提及非常少,除了封妃,便只“三年正月甲午,世祖生。”一句。孝庄在皇太极时代,无缘于政治,所做的只诞下了一个当时谁都不知道会成为下一任皇帝的皇子。
当然有民间传言说庄妃劝降洪承畴的故事。《清史演义》中写道:“明崇祯十五年,蓟辽总督洪承畴被清军生俘,皇太极想收降他。怎奈费尽心机,洪承畴不仅不降,还绝食以表忠心。此时庄妃自告奋勇,妆扮成汉族侍女,她手捧人参汤进入囚所,极尽温柔,晓以利害,洪承畴在她婉言相劝之下,终于降了清朝。”董建中认为,这只是传说而已,孝庄一生满汉分立观念极浓,以妃子身份更不可能接近汉臣。直至皇太极驾崩,立福临为帝后,孝庄才有机会到了政治前台。
康熙·太皇太后:皇帝至爱的祖母
《清史稿》中关于孝庄最多的笔墨,用在叙述她在康熙一朝的作为上。顺治去世之后,在孝庄的主持下,宣布先帝遗诏,由年仅八岁的玄烨继位。孝庄在玄烨继位后,并没有直接以太皇太后的身份干预朝政,她表现得像一个极其具有耐心的祖母,以血肉之情关照康熙,玄烨日后所回忆:“朕自幼龄学步能言时,奉圣祖母慈训,凡饮食、动履、言语,皆有矩度。虽平居独处,亦教以不敢越轨,少不然即加督过,赖是以克有成。”(《清圣祖御制文二集》)。
孝庄的辅政自有相当的权威。比如她在宫中提倡节俭,器物坏了,能焊的焊,能修的修,尽量不换新的。并且以此影响整个宫廷。康熙二十九年(1690)正月,当时宫中用人、用物及开支情况与明朝作了一个对比:前明宫内每年用金花银96万9400余两,今悉已充饷。前明每年宫中用木柴2686万余斤,今只六七百万斤。前明各宫床帐、舆轿、花毯等项每年用银28200余两,今俱不用。唐太宗乃有唐令主,但一次遣发宫女达3000多人,其余则更有数千人可知。今除慈宁宫、寿康宫外,乾清宫妃嫔以下使用老媪、洒扫宫女,合计止134人。皇宫内如此节俭,省出的银两哪里去了?康熙平鳌拜,平三藩,孝庄都在财力上给予了极大的支持。黄河水灾,孝庄也自己掏私房钱赈灾。
孝庄去世后,据载,康熙诵读谥文,群臣皆涕零。
顺治·皇太后:母子间的满汉分歧
福临的继位是一个妥协的结果,便如成吉思汗死后长次子相争,最终三子窝阔台继位一样的情状。当时多尔衮和豪格都有意王位,但为避免冲突引起满族内部分裂,最终达成妥协立皇太极的唯一正妃之子福临。由此没有做过皇后的孝庄一跃成为皇太后,走到了政治前台。
福临继位第一年,多尔衮攻下北京城,孝庄随后即护送福临入京,将都城从盛京迁至北京,济尔哈朗等人由此隔绝在权力中心之外,使努尔哈赤诸皇子的斗争彻底告一段落。
董建中的观点和电视剧恰好相反,他认为,民间传说孝庄与多尔衮两情甚笃,其实孝庄和多尔衮的关系多处于敌对。多尔衮权重之后屡有反意,孝庄一路以各种称号相授拖延时间,从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直至皇父摄政王,一连串的帽子扣上去,总算笼络住多尔衮直至其病逝。
很难说多尔衮晚两年死会是什么情况,但是孝庄的怀柔在当时也是唯一的办法。这使得民间的传说对孝庄的名誉不利,但是毕竟是她保住了顺治的皇位,如果不是她,难以想像历史又将如何书写。
孝庄对顺治一朝出力不少,但是母子之间,矛盾与隔阂一直不断。董建中说,电视里的孝庄是一个致力于融通汉满文化的角色,可能编剧觉得这样的形象显得正面一点,其实不然,孝庄有较浓厚的满汉之别,一直在维护满族的旧俗旧制。她利用满蒙联姻的传统,为顺治的后宫挑选了多名蒙族的妃子,还将自己的侄女、侄孙女先后封为顺治的皇后。然而,顺治不喜欢孝庄为她选定的后妃,钟情于董鄂氏。遗憾的是董鄂氏却早逝,致使遭受感情沉重打击的顺治心灰意冷,不理朝政,一心皈依佛门。这些都使孝庄极为失望和不悦。至顺治十八年(1661年),顺治在郁郁寡欢中,感染天花而病逝。
孝庄和慈禧:两个女人,不同的戏
电视剧的功能主要是娱乐观众,描写历史人物也就多采于野史,野史并非无可取之处,但官史失之讳,野史失之诬。这是说正史多为贤者,尊者讳,野史多一任个人的喜恶,添油加醋。电视剧乃文学创作,更可发挥想象力,离信史的距离也就更远了。
孝庄皇太后在中国历史上其贤德恐只有宋神宗时垂帘听政的宣仁太后可比,此在国史上已是定论,联系到清朝另一个垂帘听政的太后慈禧,两人一头一尾,皆抚育长大两位儿童皇帝,一个开出一个全盛期的大清,一个虽也带出所谓的同光中兴,但恐终不能逃脱断送大清朝江山的恶名,把这两人略作比较,似乎也颇有兴味。
先从两人的家世出身说起,孝庄皇太后出身博尔济吉特氏,是科尔沁贝勒(部落之长)寨桑的女儿,科尔沁是内蒙七大部之一,其中尤以科尔沁,察哈尔,鄂尔多斯三部为最强。博尔济吉特是科尔沁酋长的姓氏,为元裔。除了孝庄,孝庄的姑姑孝端皇后,多尔衮,多铎的福晋皆出此族,其后裔中又以僧格林沁亲王为最有名。
慈禧则出身于叶赫那拉氏,叶赫那拉氏的始祖,从蒙古到扈伦部,并招赘在那里,改名那拉,是满族八大姓氏之一,和爱新觉罗氏号称世敌,传清太祖因掘出古碑,上有“灭建州者叶赫”六字,所以除灭叶赫。只因太祖皇后,本是叶赫国女儿,才特令苟延宗祀。其实据孟森先生在《清太祖所聘叶赫老女事详考》一文里考证,扈伦四部皆由此“叶赫老女”而亡,倾国尤物实为祸水。
再看二人的垂帘听政。顺治,康熙14岁就开始亲政,同治18岁慈禧才勉强放手,光绪亲政时也已16岁,对权力的恋栈与否依此可见一斑。论才具,魄力,顺治一上台就处置了多尔衮,康熙更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之英主,而同治,光绪只能算是历史上之悲剧人物。
就母子,祖孙之关系,同治和母后关系的违和是众所周知的,所以才会有言之凿凿的传言,同治帝死于梅毒,而非天花。再看慈禧和光绪,虽然慈禧把隆裕嫁给光绪,效仿的恰是孝庄,但宫闱内的风波,和珍妃的交恶,又使她在民间落下个逼死珍妃的恶名。当年孝庄为了稳定大清的江山,把她娘家哥哥的女儿指婚给了顺治。这样,皇后既是自己的侄女,同时也是自己的儿媳妇。可是未几,顺治就废了这个嫡亲的表姐,然母子关系也并没有因此违和,此后邂逅端敬皇后(一传即为董小宛),又差点废立继后。
顺治把端敬收入后宫,是得到孝庄首肯的(有人考出端敬曾为孝庄之侍女),孝庄和端敬婆媳间的关系也一直融融,董小宛和顺治帝,冒辟疆间的故事也成为一段民间佳话,此显然是慈禧之大不及。
至于孝庄和康熙祖孙间的关系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康熙对祖母的孝顺,自有帝王以来所未有。孝庄崩后,必欲于宫中行三年之丧,丧期将满,写《桃花扇》的洪升竟因“非时演剧”而被斥逐。这当中一层原因,自然是康熙能够践位登级,全凭了孝庄一句话,顺治死于天花,而汤若望提醒孝庄,康熙当时已经出过天花了。皇帝的人选就此确定了。
从这里面又带出孝庄和汤若望的关系,汤若望为孝庄的教父,孝庄因此也是个教民,连带着康熙也对西方的天文历算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顺治末年京城有三派势力,一派为王公贵族及满洲大臣,一派为复活的宦官势力,第三就是借孝庄而渐起的汤若望集团。第一派和第三派联合起来打垮了宦官,所以康熙初年的斗争,就主要是第一派保守派和第三派改革派之间的斗争,最主要的体现就是历法之争。不说孝庄是站在改革派这边,至少也是改革派和保守派之间的调和者。而慈禧的故事也就不用在这里详述了,所谓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对戊戌变法的阻挠可能是慈禧生后遭致如此多苛评的最终因。
民间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往往简单而直接,虽然过于脸谱化,但也多少能够说明问题,所以慈禧给人留下的印象就是一个严肃,奸诈的老太婆,一个挑剔,难伺候的公婆,而孝庄的形象则永远是闭月羞花的美人。
客观地看问题,中国史家多把朝代兴亡的关节系以人事,所谓人事,也是以人兴事,以人废事,典章制度的变迁莫不系于此。对人物的评价永远是史家所关注的重点,也从不会把人物简单化,其中精义不是此处可以道尽,我们在这里也只能罗列些材料罢了。
■吴飞 特约撰稿 吕青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