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W >> wen >> 温庭筠 >> 正文

 

温庭筠研究

后从李钰(公元784年――公元852年)的年龄推算温的生年为公元817年。牟怀川《温庭筠生年新证》以温《上裴相公启》中"至于有道之年,犹抱无辜之恨"为依据,认为"有道之年"即郭有道(郭泰)的享年四十二年。然后考定该《启》是开成四年首春求恳裴度之作,由此逆推,温生于公元798年。并再与其他线索,尤其是《感旧》诗相印证,认为李仆射非李绅莫属。后来,黄震云、牟怀川又分别发表了《对〈温庭筠新证〉一文的意见》、《关于温庭筠生平的若干考证和说明――兼驳〈意见〉》,对各自的观点进行了补证。
  至于温庭筠的卒年,学界也有异说。夏承焘《温飞卿系年》根据温庭筠《赠蜀将》题下自注:"蛮入成都,频著功劳",谓指咸通十一年(公元870年)之事,作温诗最后可系年者,并谓温"卒于咸通末,得年六十左右。"对于夏承焘此说,陈尚君和施蛰存均不同意。陈尚君在《温庭筠早年事迹考辨》中认为,此诗应作于大和三年(公元829年)南诏入蜀后不久,并不是温庭筠晚年之作。施蛰存《读温飞卿词札记》据《南诏野史》认为,应指咸通三年(公元862年)事,也不是温庭筠最后的作品。施蛰存又引《宝刻丛编》卷八:"唐国子助教温庭筠墓志,弟(温)庭皓撰。咸通七年。"而温庭筠有《榜国子监》,末署"咸通七年十月十六日,试官温庭筠榜。"故定温庭筠卒年当在咸通七年(公元866年)。王达津的《温庭筠生平的若干问题》则发挥"李蔚"说,把温的卒年推迟至中和二年(公元882年),陈尚君后来曾在《也谈温庭筠生平的若干问题》中对王达津此说提出质疑。牟怀川的《温庭筠生卒年研究综述》则在综合以上各家说法的基础上,又引香港学者黄坤尧《温庭筠》一书中的有关论据,认为温庭筠当卒于咸通八年(公元867年)左右,误差不超过一年。
  贬尉问题温庭筠被贬的时地,两《唐书》本传所载颇有异同。夏承焘和王达津考证的结论都是温被贬两次,一在大中末贬为隋县尉,再为咸通四年贬方城尉。刘范第的《温庭筠贬谪时地辨》肯定了第一次被贬为大中十三年(夏承焘说),否定了大中十一年(王达津说)。第二次被贬时地的唯一根据是纪唐夫送温庭筠一诗。刘文通过对此诗及有关史实考证,认定此诗实乃贬隋县时作,故他认为第二次被贬说殊难成立。彭志宪《温庭筠未曾再贬及有关问题》指出"温庭筠实仅任过隋县尉,没有再贬方城尉,而且任隋县尉的时间应在大中二十年(公元858年)"。
  与庄恪太子关系问题温庭筠与庄恪太子的关系问题,顾学颉在《温庭筠交游考》中认为其《庄恪太子挽歌词二首》仅以普通书生身份作诗挽吊,又据"邺客瞻秦苑"句,似此时庭筠尚在邺都,准备赴长安参加进士考试,恐与庄恪太子无识面之缘。陈尚君的《温庭筠早年事迹考辨》同样根据挽歌词二首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他认为,温庭筠曾从太子游,其《太子西池二首》、《雍台歌》两诗均与太子有关,当属从游时作。文章还认为,庭筠入东宫游,疑出于李翱荐举,当始于开成元年(公元836年),可能三年九月始离去。并谓"东宫从游是其生平中值得注意的事,此后负谤畏讥,物议纷纷,似皆与之有关"。牟怀川在其《温庭筠从游庄恪太子考论》中也认为挽歌词二首于"沉痛悲叹之外,隐隐透露了诗人与庄恪太子的特殊关系。这并不是一般的'都人恨',而是一个从游文人因其事关己所发,由衷的兔死狐悲之词",并认为"温之入侍庄恪太子不早于开成二年三月"。
  二、诗歌研究
  八十年代以前从世纪初直到八十年代初,学界对温庭筠诗歌的研究都是以具体作品的考证、笺释、辨误和赏析为主。如沈曾植的《温飞卿诗集兰畹之意》、温廷敬的《读温飞卿诗集书后》、《温飞卿诗发微》、顾学颉的《温庭筠〈感旧陈情五十韵献淮南李仆射〉诗旧注辨误》、刘逸生的《茅店鸡声体物工――温庭筠〈商山早行〉》、王同策的《〈商山早行〉写的是秋天吗?》、霍松林的《温庭筠的〈商山早行〉诗》等。
  八十年代以后1981年,林邦钧发表了《温庭筠和他的诗》,该文标志着学界对温庭筠诗歌进行较深入、系统探究的开始。该文从思想和内容两方面切入,按思想内容将温诗分为咏史诗、抒怀诗、妇女题材诗和艳情诗,他总结温庭筠诗歌的艺术特色为"典丽精工,婉曲含蓄",乐府七古以富艳绚丽著称,律诗以清竣工细见长。
  此后,陆续出现了一些从整体上研究、分析温庭筠诗歌的文章,如王翊群、朱嘉耀的《试论温庭筠诗歌的积极意义》、黄震云的《温庭筠的诗歌艺术特色》、孙安邦的《试论愤世刺时的温庭筠》、张晶的《温庭筠乐府诗中的女性形象》、《审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交融――温庭筠乐府诗散论》、俞明仁的《温庭筠散论》、王希斌的《论温庭筠乐府诗的思想内容》、《绘阴柔之色写阳刚之美――论温庭筠乐府诗歌的艺术特色》、刘尊明的《温庭筠笔下的女性形象及其审美意义》、刘尊明的《禅与诗――温庭筠艺术风格成因新探》、〖日〗山木敏雄的《试论温庭筠文学的一个侧面――时间流逝中的不安定存在》、成松柳的《温庭筠诗歌艺术风格初探》、黄崑的《衰绝晚唐――飞卿:温庭筠诗歌简论》等。
  其中王翊群、朱嘉耀文认为温庭筠刺时的作品是其诗歌积极意义之所在。他们把这类作品分为揭露社会现实、直接抨击封建统治者,为自己受到不公正对待而鸣不平,运用"咏史"形式,曲折表达对统治者不满等三大类。黄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温庭筠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温庭筠研究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更漏子 诗词赏析
    忆江南 诗词赏析
    温庭筠 侠客行鉴赏
    温庭筠 开圣寺鉴赏
    温庭筠 利州南渡鉴赏
    温庭筠 马嵬驿鉴赏
    温庭筠 早秋山居鉴赏
    温庭筠 伤边将鉴赏
    温庭筠 弹筝人鉴赏
    温庭筠 新添声杨柳枝词二首鉴赏
    鹦鹉才高温庭筠
    作弊高手温庭筠
    商山早行 诗词赏析
    更漏子诗词赏析
    送人东游
    从温庭筠替考说起
    瑶瑟怨 温庭筠
    温庭筠生平简介
    温庭筠 苏 武 庙鉴赏
    温庭筠 经五丈原鉴赏
    温庭筠 商山早行鉴赏
    温庭筠
    花间鼻祖温庭筠
    温庭筠简介
    活宝温庭筠 花间词鼻祖的荒唐故事
    温庭筠《更漏子》
    温庭筠人物简介
    温庭筠——《菩萨蛮》
    温庭筠 处士卢岵山居鉴赏
    过陈琳墓 诗词赏析
    温庭筠:五七言诗四首
    温庭筠 达摩支曲鉴赏
    温庭筠 过陈琳墓鉴赏
    温庭筠 赠少年鉴赏
    温庭筠 蔡中郎坟鉴赏
    温庭筠 咸阳值雨鉴赏
    温庭筠 瑶瑟怨鉴赏
    温庭筠 过分水岭鉴赏
    温庭筠 送人东归鉴赏
    温庭筠简介
    温庭筠 简介
    "花间派鼻祖"温庭筠(唐)
    鱼玄机春心许名师 温庭筠因貌丑不敢师
    温庭筠 碧磵驿晓思鉴赏
    温庭筠
    温庭筠:菩萨蛮
    才子温庭筠寻花问柳的荒唐事
    简析唐代温庭筠及其他花间词人
    唐代词人温庭筠
    【赏析】:过陈琳墓
    【赏析】:商山早行
    温庭筠 送人东归
    【评解】梦江南
    温庭筠《梦江南》词赏析
    唐代著名词人--温庭筠
    温庭筠及其他花间词人
    唐代著名词人--温庭筠
    “花间鼻祖”——温庭筠
    唐代著名词人--温庭筠
    温庭筠再认识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