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德怀在山西的抗战岁月里
|
徐向前为正、副师长。同时,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央军委前方分会(后称华北军分会),以朱德为书记,彭德怀为副书记。 2.平型关大捷 作为抗日先遣队的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已于8月22日出发,向山西前线挺进。随后,第一二O和第一二九师,相继于9、10月开赴山西前线。在八路军总部尚未东渡黄河之前,彭德怀即陪同中共中央代表、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并林彪、徐向前一行,于9月5日先抵太原,准备和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协商红军人晋后的“活动地区、作战原则、指挥关系、补充计划”等事宜。此时,共产党和阎锡山建立的以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简称“牺盟会”)为组织形式的特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将近一年时间,在全省的抗日救国群众运动热潮正一浪高过一浪地向前发展。人民盼望共产党和红军参战之心更切。 9月7日,周恩来和彭德怀、徐向前赶到第二战区司令长官前线指挥部代县太和岭口,和阎锡山进行会商。关于八路军进入山西后的作战地域和方针问题,周恩来指出:中国共产党根据自己的兵力及战术特长,前已同阎先生商定,开赴冀察晋绥四省交界地区,以山地战、游击战,侧击西进与南下日军,配合友军正面作战。现在,第一一五师已人晋,正在侯马一带;第一二O师即将人晋;第一二九师稍晚些时候人晋。八路军人晋部队要求以河北省阜平县为中心,将周围11个县划为八路军的活动地区。阎锡山表示,同意八路军在这一带作战,并以太行山脉和太行山北端为根据地。当阎锡山谈到他筹划的防守平型关、雁门关的方略,即以晋绥军6个军的兵力,在乎型关、沙河、繁峙一线上布置一个“口袋阵”,要求八路军共同防守平型关时,周恩来同意阎锡山的计划,同时强调指出:八路军将发挥自己的特长,以运动战与游击战相结合,配合友军歼灭日军。从八路军总部出发时,彭德怀就考虑八路军如何争取在抗日战争中头一仗打个胜仗,以提高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这对打击恐日病、鼓励抗日士气、开展群众运动都有好处。他认为,防守平型关与雁门关战事,正是八路军首战告捷的好时机,因而提出了双方配合作战的具体意见,指出:“你们坚守平型关正面;我一一五师出五台、灵丘、蔚县地区,隐蔽集结在敌前进道路两侧,待敌进攻平型关时,从敌侧后夹击进攻平型关之敌军;我一二 O师位于晋西北地区,待敌进攻雁门关时,我军也从侧翼进击。”对此,阎锡山甚是同意。 9月19日,抵达晋东北的第一一五师奉八路军总部的命令,越五台、出长城,集结待命于平型关西之大营镇。9月21日,到达太原的八路军总部召开了中央军委前方分会会议,讨论、研究山西战局和八路军的作战计划,大家一致同意彭德怀关于配合友军侧击进攻平型关之敌,争取打胜仗,鼓舞士气民心的意见。 9月23日,八路军总部进驻五台县南茹村。当天,朱德和彭德怀即电令第一一五师:“应即向平型关、灵丘间出动,机动侧击向平型关进攻之敌,但须控制一部于灵丘以南,保障自己之右侧。”同时将第一一五师出击平型关的情况,电告中央军委和毛泽东。 遵照朱德和彭德怀的命令,第一一五师于9月 24日深夜冒着倾盆大雨向平型关以东急进,并在拂晓前抢占了通向平型关公路两侧的高地,设下了埋伏,决计在这里打响首战告捷的第一枪。骄横万端的日军第五师团师团长板垣征四郎怎么也没想到,他的先头部队第二十一旅团及其辎重,竟在乎型关陷入八路军设下的“口袋阵”里,1000余日军官兵被歼,大批武器装备和军用物资成了八路军的战利品。 首战平型关的胜利,是在朱德与彭德怀的部署下,八路军出征抗战以后打的第一个大胜仗,也是抗战爆发以来中国军队打的第一个大胜仗。这一仗打破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谱写了中国抗战的新篇章。正如英国路透社报道说:日军以前没有与中国有名的红军作过战,现在碰上了,就不可避免地吃了入侵中国以来的头一次大败仗。
四、发动“百团大战” 1940年4月,朱德奉命离开八路军总部,准备先前往洛阳,与卫立煌谈判停止国共磨擦问题,然后秘密返回延安,协助毛泽东指挥全国敌后抗战。彭德怀与朱德并肩战斗两年半,密切合作,情同手足,内心是不想让总司令离开前线的,但军命难违。现在总司令要走了,彭德怀又对他的行路安全担心起来。 “4月中旬,朱德从武乡县王家峪八路军总部启程,越过白晋铁路敌人的封锁线,经中条山国民党军防区赴洛阳。4个月前,彭德怀从这条路回总部时,阎锡山的部队四处打枪抓人,现在局势虽然好转,但尚未稳定。彭德怀十分不放心,亲自规定、安排了朱德从总部到洛阳的路线和沿途的警卫工作。”在“朱德启程前,彭德怀把随从朱德的周桓叫到自己屋里,亲自交代一番,怎样照顾好总司令的行路安全和起居饮食。谈完又加以叮嘱周桓:‘总司令年纪大了,一路上要多加小心。有紧急情况,要先轻轻叫醒,等总司令坐起来,再报告。如有急电,先把蜡烛点好,再请总司令起来看;等总司令处理完毕再离开。……’以后,当周桓回忆这情景时说:‘叱咤风云的彭老总,对总司令的关怀这样细致入微,感动得我一时竟说不出话来。’” 送走朱德后,彭德怀即进一步深思如何对付敌人设置的“囚笼”政策。那么,什么是“囚笼”政策呢? 慑于敌后人民抗日游击战争的强大威力,从1939年起,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多田骏上任后,即大肆修筑铁路、公路,普遍增设据点、碉堡。深谙兵法的刘伯承形象地比喻说:这是敌人图谋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据点为“锁”,“构成网状”,对我华北抗日军民实行“囚笼”政策。对此,彭德怀于4月25日签发了以朱德、彭德怀名义致各兵团首长的指示,指出:“日寇现正在拼命修筑道路(据各地报告统计之多殊为惊人)”,“此种阴谋若不积极求得阻止与粉碎,待其完成,将会予我坚持敌后之抗战以极大困难和不利”。要求“各兵团首长应就当前实际情况,确谋有效之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彭德怀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彭德怀在山西的抗战岁月里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被遗忘的红军著名女将领:彭德怀曾经的女上司 |
下一篇文章: 彭德怀逝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