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摔趴在地上,又踏上了一只脚:“看你还敢仗势欺人么?”
那门官疼得直叫,但嘴里依然不服软:“有本事……你俩别跑,呆会儿,我叫我家公子收……收拾你们……”
“好,我们候着,你快去叫你家公子!”文广放开了门官。
门官抬起身来,上气儿不接下气儿地说:“我告你们说,我家公子性如烈火,武艺高强,他现在到校场比武去了,一旦得胜,就能当征西元帅,你们有本事上那儿找他,看不叫你们的脑袋搬家!”
杨金花说:“兄弟,在这儿跟他生闲气,真不如赶往校场去比试比试。” “那咱们走!”说着文广上马和金花朝校场驰去。
杨氏姐弟奔到校场时分,那里的比武已近尾声。原因是:汴京城内外的英雄豪杰都知王强王伦父子奸佞、霸道、心狠手毒,人们避之犹恐不及,谁还自讨麻烦与他们交手比武?故而今天校场上虽然人山人海,但都是来看热闹的,真想比武的根本没有几人,登场亮相的便是王强事先安排好的酒囊饭袋,不过是应应景,遮人耳目,唬唬宋王而已。
看看过场已走完,王强抢先向宋王启奏道:“万岁,比武已毕,众将并非王伦对手,这帅印嘛就该授予吾子才是。”
“且慢!”寇准阻止道,“王伦手脚功夫不错,枪法也好,老夫佩服,但不知贵公子箭法如何?这校场之内,设有金钱数枚,百步之外,射中金钱才得挂帅。”
“依寇卿所奏,王伦当场射来!”宋王下了旨意。
王伦弯弓搭箭,嗖地一声,射中金钱,接着他一阵大笑,“哈哈,哈哈……雕虫小技岂能难住末将!待俺拜印……”
这后来几幕全被金花、文广姐弟看在眼里,那王伦狂妄之态,把个文广气得鬓发倒竖。“呔!王伦小儿休得逞强,俺杨文广来也!"
文广策马飞奔至宋王和大臣们坐的看台之下,“参见万岁。王伦没遇到真正对手,他若夺魁,我等不服,末将愿与他比个高低!” 王强怒道:“何处顽童,竟敢搅乱校场!人哪,把他轰了出去!”
“慢着!”这时杨金花也来到了看台下,“启禀万岁,自古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今闻番王犯界,国家有难,为臣子者岂能高枕无忧,坐视不管?我姐弟虽然年幼,但自问武艺并不输人,来到校场,也是我等一片报国忠心……”
国家有难之际,作为一国之主的宋王也是思贤若渴,于是好奇地问道:“你二人小小年纪有何本领?”
金花、文广响亮答道:“刀枪剑戟,样样皆能。”
王伦叫道:“小儿休发狂言,你俩可能箭射金钱?”
杨金花说:“箭射金钱有何难!我要一箭穿金钱,二箭断红线!” 宋王、寇准同声说:“那就快快射来!”
“遵命!”说罢,杨金花弯弓搭箭,白羽飞出,正从钱孔穿过,场外众人见状,一片唱彩:“好箭法!"“真乃奇女子也!”……众人还在喝彩,杨金花又射出了第二箭。说时迟,那时快:箭飞,红线断,金钱落地。“哇,了不起呀!”“真是山外青山楼外楼,能人背后有能人哪!”……众人又掀起了第二次喝彩高潮。
喝彩声刚落,杨文广忽听天空中有雁阵飞过,灵机一动上前禀道:“刚才吾姐已将红线射断,末将若再射金钱,断红线也没嘛意思。时值南雁北飞季节,臣闻校场上空不时有雁阵掠过,末将愿射飞雁以夺今日魁元。不过,请赐硬弓一张才好。”
宋王下旨:“那就依他!”
“给你!”王伦把他刚才射金钱的弓箭递给了杨文广,心想,“你就吹吧,你小子若能拉得开就算你有本事。”
文广将王伦的弓拿在手中,只轻轻一拉,弦满弓折,于是往地上一丢道:“万岁,请再赐大弓!"
“啊!”宋王惊道,“此子力大无穷,日后必是良材。来人,着大弓伺候!”
王强道:“万岁,下官府内有一五百石铁胎弓,臣愿取来让其一试。”其实,校场之内王强还准备了其他强弓,他的意思歹毒,想一下子将扬文广封住也就完了。
不一会儿两名校尉将铁弓取回,文广接过一看,见上刻有“金刀杨”三字:“哇,这不是我祖宗当年所用吗?”
这时,校场上空正有一雁阵飞过,文广当机立断,拉弓搭箭,弦响雁落,而且是一箭双雁,场外又是一片喝彩。
杨文广的一举一动不禁使寇准暗暗吃惊:“莫非杨老令公又重生了么?哦,一定是他的后代!"于是,他走下看台,上前轻声问道; “你二人姓什么?”
金花、文广答道:“姓杨。”
“哪方人氏?”
“山后磁州人氏。”
“杨宗保、穆桂英是你们的什么人?”
“是二老双亲。”
“那你俩定是金花和文广喽?” “正是。”
“老太君身体可结实?”
“结实得很。”金花又补充道,“这回,就是老太君和父亲打发我俩进京打探番王犯境消息的。我妈还不愿叫我们来呢!”
听到这里,寇准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