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美的旅行
|
童话的由来 我从小生活在T城。在我少年时期,我的城市曾经发生过几件令人震惊的事件。它们 都和死亡有关。准确地说,那是几起完美或者不完美的自杀。有一个女人,在某一个早晨爬 上了市中心的一个工业烟囱,她想从上面跳下来,结束自己的生命。可她在爬上那顶峰之后 后悔了。于是,我的城市中有许多人都目睹了那一幕,目睹了一个绝望者在生死的边际上怎 样挣扎。她一览无余地暴露在这个城市的制高点,没人知道是什么挽留了她。那天T城市中 心的交通为此整整阻塞了好几个小时,人们把马路挤了个水泄不通。后来消防队员出面了, 那些战士像绿色的植物一样无声地攀缘而上,解救了她。他们张起的大网就像生活的罗网。 她被劫持着富有弹性地落入网中。这个场面,我什么时候想起来都为之伤恸。 还有一个男人,他曾经做过我的小学教师,教我们美术。我有史以来美术课上的一个最 高分就是他给我的。在我的印象中,他是一个天津人,脸是六角形的,颧骨很高,脾气暴躁。 有一次临摹一幅命题画,补衣服什么的,一个男生画得很不像样。他挥舞着那画对男孩儿咆 哮道:“这是补衣服吗?这是——打屁股!”我们哄堂大笑。这让我们觉得他很没有尊严。不 久,他就不教我们了,不知道去了哪里。就是这个高颧骨六角形脸的天津小伙子,后来,干 出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情——在闹市区触摸了高压线。 那是因为失恋。我的美术老师他失恋了。他好不容易才找到了一个对象,因为他有一个 资本家或是小业主之类的出身。可是这个对象还是决定要和我的老师分手了。于是,在某个 清晨,就发生了这样的一幕。我的老师当着他恋人的面爬上了高压电杆。那是在闹市区一个 著名的通衢大道上,我的老师他笨拙地爬着,下面站着他心冷似铁的恋人。他爬呀爬,爬到 一半时,他抱着电杆停住了。他凝望下面,他指望听到什么?那女人沉默着,嘴角挂着嘲讽 的讥笑。还有那些行人,行人像看普通的小两口打架一样看着热闹。爱起哄的人甚至在喊, “嗨伙计,上!不到长城非好汉呀!”我的老师他叹息一声,又一拱一拱地爬了上去。太阳从 他的背后升起。那最后的时刻很辉煌。他伸出了手臂。他的手臂又细又长,像长臂猿。他握 住了那亮若游丝的高压线,然后他就突然像风筝一样悬挂在了清晨的阳光中。 人们到处传说这故事。我听说了死者的名字。我很难过。我想象着老师他在众目睽睽之 下艰辛笨拙地爬向他生命的终点,他以一个滑稽的闹剧的形式结束了他一生的悲剧。那时我 还小,可我想我理解了他孤绝的悲哀。 还有一件事,一个死亡事件,是在静悄悄中发生的。它发生在一个医院的宿舍院里。有 一天,一个女人,和一个孩子,在她的房间里原因不明地自杀了。他们死得很安静。他们把 自己并排悬挂在暖气管上。手牵着手。我一直不知道他们为什么死。他们的死在我整个青少 年时期始终是一个秘密。我想象他们颀长、洁白、冰冷无言的尸体,觉得那是一个最神秘最 彻底的死。它向我传达出一种死亡的美丽。这是我在后来慢慢意会到的。事隔多年之后,有 一次,在某个怀旧性质的聚会上,我忽然说起这件事,人们一片茫然。人们谁也不记得在我 们的城市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个决绝和美丽的死亡。我问,“那个跳烟筒的女人,你们记不记
得?”“记得呀!”大家异口同声。“那,那个摸高压线的老师呢?”“记得呀!”又是异口同声, 因为我们的城市实在算不得一个什么辽阔的大城。这下轮到我茫然了。我不知道是谁的记忆 出了错。我呆望着大家。我想也许真的并没有这么一件事。这件事怎么想也像一个童话,有 着最美丽最虚无的本质。那么好吧,就让我来完成一个童话吧。也许这是二十世纪最后一个 童话。或者说,是二十世纪最后一个光明的颂歌。 四 很多故事都是在火车站发生 1972年某个夏夜,一个叫陈忆珠的女人走出了T城的火车站。从北京开来的这列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蒋韵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完美的旅行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蒋韵 |
下一篇文章: 上世纪的爱情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