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我的城市太原为“天府之国”,还是第一次听说。 我所知道的“天府”,在南方,西南,人称“锦官城”的地方,丰足、富饶,土地攥在手里就能攥出油来。这样的地方和我的城市扯不上一点瓜葛。 在我的许多小说中,我曾无数次这样描绘我的城市:它干旱、平庸、物产匮乏,没有色彩,也没有春天,春天被一场接一场的沙尘暴涂染得灰头土脸面目全非。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似乎,没有谁对它付出过真心,吐露过爱意。年轻的孩子们,几乎人人怀揣着一个梦想,那就是,有一天能远走高飞离它而去。这样的地方,哪里能寻找到“天府”的踪影? 当然,我知道,一个两千五百岁的城市,是不那么简单的。 宋代词人范仲淹,在他任陕西四路宣抚使的时候,曾来我的城市游历,这个忧国忧民的诗人,在我们的土地上,留下了这样一首诗篇《咏晋祠水》—— 其中,“千家溉禾稻,满目江南田”的美景,接近一个“天府之国”了。而“皆如晋祠下,生民无旱年”,则更是一个“理想国”的画图。滋养这美景和理想的,不用说,是一条绵延不绝无比澄澈的碧水——晋水。晋水从晋祠“难老泉”中汩汩涌出,是太原的生命之水。 在我小时候,晋祠差不多是我们郊游的惟一去处。“六一”节,或者,夏令营,能给我们带来最大欢乐的就是晋祠,而晋祠带给我们最大的惊喜,就是它的泉水。我甚至认为它是全中国独一无二的。我没有见过虎跑泉、趵突泉、瞎子阿炳的“天下第二泉”,在我少年时我不相信还有比我的晋祠泉水更美的水。我们用茶缸、军用水壶接泉水喝,或者就干脆用双手掬水。一口下去,泉水就在我们身体里了,或者,更准确地说,在我们生命里了。 这水,就是晋水。这泉,就是“胜地出嘉泉”的“嘉泉”——难老泉。在我们祖先的心目中,它将永生不老。可我们不知道,四十多年前,当我和它初次相遇时,它其实已经老了!植被的破坏、地下水源的萎缩、周边大工厂工业超深井不分昼夜的榨取,已经使它危在旦夕。等我的女儿刚刚长到我当年的年纪时,1994年,“永锡难老”的难老泉终于流尽了它最后一滴生命的汁液。难老泉断流了。现在,晋祠的三绝之一,难老泉水,是靠了地下循环水系统力不从心地勉强维持着。浅浅的一道平庸的溪流,毫无生机和激情,与我记忆中的泉水,天壤之别。那早已不是我的泉水了。那早已不是范仲淹的泉水了。如今,带外地朋友游晋祠,游到“难老泉”,我总是抑制不住我的伤痛,就像站在一个亲人的坟墓前。我无法让一个外乡人知道,这泉水,曾经多么激荡妖娆,我更无法让一个外乡人知道,它在我生命中的重量,它在这城市中的千钧重量。 我的城市,我的河流,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又是什么原因,慢慢走向干旱走向焦渴的,这个问题,不是我能够回答的。 别了,遥远的“天府”,丰饶的故园,历史典籍和诗中的美景。(转自《中国国家地理》。有删节。) 发掘“天府”记忆传承“宜居”之脉 我们从历史的故纸堆里钩沉,发现晋阳乃“天府”之地。 当时的晋阳城内,河渠纵横,绿树成荫,一派南国风景。诗人们登高吟唱,把并州比作苏州:“并州汾上阁,登临似吴阊。贯郭河通路,绕村水逼乡。城槐临枉渚,巷市接飞梁。莫论江湖思,南人正断肠。”北齐文宣帝高洋和群臣登临龙山童子佛寺,俯瞰晋阳城,感叹道:“此是金城汤池,天府之国!” 我们再着眼于现在和未来,“现代宜居城市”新目标,让我们浮想联翩。 从“天府”之地到现代“宜居”之城,历史时间相隔有千年之久,但在观念的自省和自信上,或许只有一念之瞬——建设宜居城市新目标的确立,让我们这座古老的城市一步步重新踏上回归“天府”的漫漫路程。路,确实长。但新的开始总给我们带来无限的期冀。 晋阳城之“天府”记忆 我国历史上,曾有包括太原在内的7个地区被誉为“天府”或“天府之国”。 在古人心中,什么样的地方才能称得上“天府”呢?有专家总结道:土壤肥沃,物产丰富;人口稠密;气候环境好,适宜居住;旱涝保收,自然灾害少;战争少,经济能持续稳定发展;有成为政治中心的条件。而古代晋阳城,正是古人所向往的、符合以上条件的“宜居”城市之一。说起这座古城,还需追溯到2500多年以前—— 公元前500年,晋国权臣赵鞅在对卫国的征讨中获胜,得到500家卫国奴隶的战利品,苦于没有根据地而无处安放,只好寄存在邯郸的亲戚赵午家。赵鞅的忠实家臣董安于觉得没有立足之处,就没有一切。于是,他开始筹建一座综合考虑政治、经济、自然、地理等因素的城池,取名晋阳。 主持肇建者董安于对晋阳城的选址可谓高瞻远瞩:城池雄踞汾河谷地,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东西山林木茂盛,资源丰富,其境内东有汾水、南有晋水,既是优良的农耕区,又是绝好的牧马场。同时,两边有山、两侧有水的地势又构成易守难攻、可进可取之势。 北朝时期,作为东魏夏都和北齐别都,晋阳城为统治者们所偏爱,搞了许多大规模的营建。当时的晋阳城,城池坚固,物资富饶,兵强马盛。北齐文宣帝高洋与群臣曾感叹其为“天府之国”。到唐代,北都晋阳城发展及至顶端。李渊父子对其倾注了大量心血。大诗人李白游历至此,流连忘返,留下了《太原早秋》、《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等诗篇。 “百丈化城楼,君登最上头。九霄回栈路,八到视并州”——遥想当年,诗人登高远眺,赞叹晋阳城何其壮丽:广阔的晋阳盆地上,西山苍松滴翠,绿树掩映,红墙碧瓦的寺庙内,梵钟阵阵敲响,清澈的汾河水由北向南奔流而去,宽阔的河面上几座大桥横跨东西,桥两端城堞相依,将东西两城连在一起,宛如一座水上连城。东岸,是风光旖旎的太原县城;西岸,是宏伟壮美的晋阳城。晋水通过智伯渠从唐叔虞祠向北注入南、西、北三面宽达40米的护城河中。河面上游船舶点点,来往于晋阳城和叔虞祠之间。罗城、羊马城、瓮城等拱卫城外;大明宫城、新城、仓城三座宫城呈“品”字形坐落城中;宣光殿、仁寿殿、大明殿,飞云楼,汾上阁、德阳堂等钩心斗角,富丽堂皇。城门上楼阁高耸,城内里坊规正,数百座佛寺道观,分布在各个里坊之内,数万名僧尼道士来往于宫廷阊闾,传经布道…… 风云变幻,沧桑阅尽。979年,宋太宗赵光义攻取晋阳城,并火焚水淹全城。1500年的繁华都市,从此湮埋地下,沉睡千年。 中国历史上曾有7个地区被称为“天府”或“天府之国”:1、关中地区(战国至明代);2、成都平原(汉代至今);3、江南(北宋时期);4、并州(南北朝时期);5、京师(明清时期);6、闽中(明代);7、盛京(清代)。 专家解说晋阳“天府”之地 为什么是晋阳? 四川大学旅游学院教授杨振之认为,在人们心中,物华天宝、安居乐业之地,即是“天府”。然而多数“天府之国”的记载主要却是为了说明某一地区的重要性,因而比之为“天府”。广阔的大平原如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此类沃野粮仓,却因缺乏军事上的“安全感”而没有被先人评为“天府”。 北京大学教授俞孔坚指出,“天府”缘于古人对风水宝地的热爱。晋阳背依龙山、蒙山,面朝汾水、晋水,俯临晋中平原,是三面围合、一面开阔的山间盆地,典型的“风水宝地”。它南通中原,北制西北,是“拊天下之背而扼其喉也”的军事重镇,又曾被汉文帝刘恒爱称为“龙潜之地”,历代统治者对晋阳都非常重视,必然少不了精心的营建。 为什么是南北朝时期? 晋祠博物馆研究员王振芳认为,晋阳被称为“天府”是在走马灯般权力更迭的南北朝时期。此时,晋阳城处于北朝的中心,进可南下直取中原,退可凭借城池坚守待援,即便大势已去,也可以北逃塞外以待卷土重来。东魏权臣高欢看到了这一点。他先是在晋阳掌握兵权,为自己修建了大丞相府,作了长期居住的打算,并兴建晋阳宫,继而以此为基地遥控东魏朝政,最终在他所钟爱倚重的晋阳病逝。高欢之子高澄固守晋阳,静待高氏东山再起的一天。高澄遇刺身亡后,他的弟弟高洋接掌朝政,并在公元550年废掉东魏孝静帝建立北齐。这时,晋阳又成为防御北周进攻的战略要地和军事堡垒。 同时,王振芳指出,北齐时期的地理地貌和现在很不一样,当时的晋阳山环水绕,原隰宽平,植被茂盛,物庶民丰,三面环山的安全地势,使得金城汤池晋阳在动乱的南北朝可以承受袭击,抵抗入侵,居民得到一时的安宁。 ■
俯瞰太原
迎泽大街夜景
迎泽公园一角
晋祠圣母殿与周柏
漪汾桥夜色
本文来源:太原日报;本文作者:蒋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蒋韵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组图]蒋韵:太原,远去的“天府”详细资料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