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F >> fang >> 方志敏 >> 正文

 

方志敏:《我从事革命斗争的述略》

方志敏对中国革命的贡献,一是创建了赣东北根据地和红十军,作为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先行者,当时和后来都一直受到高度评价;二是他在狱中写成的《我从事革命斗争的概述》、《可爱的中国》、《狱中纪实》、《死》等自传性文稿,对中国革命做了抒情的论证和理性的探索,赋予中国革命以一种的诗性的、神圣的光芒。1984年,方志敏的全部文稿由人民出版社收集为《方志敏文集》出版,1999年江西人民出版社修订再版。

1、写作

典型的革命者面对的是刀光血影、牢狱刑场,其生命寄托是理想与信念,其作品是狱中书简。中国革命的狱中书简,以瞿秋白的《多余的话》与方志敏的《我从事革命斗争的述略》、《可爱的中国》等最有价值,前者沉思的是革命者的人性;后者发掘的是人性中的革命性,都是了解这场革命的必读书。

并不是每个下狱的革命者都能写书作文,即使是具备写作才能的革命者。方之所以能在1935年3月到7月写下13万字的书简,外部条件是他在狱中住在“优待号”:“房子很宽敞,每室住一个或两人,都有玻璃,都用纸裱糊过,与其说是囚室,不如说是书房。住在优待号里的人,除了不能走出大门外,其余都如在旅馆里住着一样,十分自由方便。”(方志敏,1999:164)入狱之前,方从未住过这么好的地方。另外,方还得益于四个被他争取过来的看守的帮助。

参加革命的无非是三种人,一是基于对现实的观察和研究后主动以革命为生的,二是在革命的洪流中随大流的(包括投机者),三是个人无路可走被逼上梁山的。方属于第一类,他是一个自觉的革命者,对其行为有清醒的意识与反省。一旦成为革命者,他就义无反顾地承担起一个革命者全部命运,包括随时可能降临的死亡。1935年1月29日,他被俘的当天晚上,他就坦然承认自己的身份,坦承:“我对于政治上总的意见,也就是共产党所主张的意见。我已认定苏维埃可以救中国,革命必能得到最后的胜利,我愿意牺牲一切,贡献于苏维埃和革命。”(方志敏,1999:3)狱中文稿的内容,一是政治汇报。方对革命的极度忠诚,又是割据一方的最高人之一,失败之后当然有许多政治交代,如总结赣东北斗争的经验教训、检讨皖南行动失败的原因等等。他不讳言:“我们因政治领导上的错误、与军事指挥上的迟疑”而招致失败。(方志敏,1999:99)二是个体抒怀。对可爱的中国、对掌握着绝对真理的党、对一定会胜利的革命事业,方都浓墨重彩地写下了他的爱;对自己的错误的严厉自责、对牺牲者的深切怀念等都真诚动人。政治汇报曾经是令人反感的材料,个性抒情一般是艺术家的专利,方把党性和个性、政治和诗情融合在一起,创造了一种特殊的文体的滚烫的文字,至今读来仍令人血脉贲张。

不过,这些周转无数、奇迹般地保留下来的文稿并非“政治抒情”诗,而是革命纪实。方志敏是赣东北根据地和红十军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从1927年回到故乡到1934年被迫长征,方多次“重起炉灶”,艰苦卓绝,在关键时刻作出正确决策,其革命生涯与赣东北的革命已血肉相融。他具有从事党政军工作的全面才能,在赣东北,只要有方志敏的参与,任何一项工作都可以打开新局面。“血染东南半壁红,忍将奇迹作奇功。”(叶剑英)狱中文稿既是一个革命者的成长史,也是一个根据地的兴衰史,是一个区域完整的革命史,这里没有政治修辞,没有刻意剪裁,具有高度的主观真实性。

2、必须革命(上)

革命成功成功半个世纪之后,知识界开始反省现代中国的激进思潮和革命行径,有“告别革命”的主张。长期处于革命动员之中的国人,也许已经忘却这本是世纪初康梁与国民党人争论得很热烈的问题,即使是毛泽东,青年时代也认为恐怖性的革命是其他办法走不通以后的“变计”。事实上,一些较有思想的革命家都曾思考过这个问题。

仿佛是要和今天的学者们辩论,方在狱中也在想这个问题。在他的家乡:

群众的赤贫化,以至于走到饥饿死亡线上,这还能压制他们不心怀怨恨而另找出路以打破目前不可忍耐的现状吗?(方志敏,1999:9)

我每年暑假回家的时候,看到村中如此情形,心里总感着难过,合得将它改良一下才好;但是左想右想,终想不出一个改良的方法来。不彻底革命,你会有什么力量来改良农村?从前一些热心新村运动者,他们到底做出来一点什么成绩,他们不都是宣告失败了吗?(方志敏,1999:11─12)

1929年,方写了一个纪实性的剧本《年关斗争》,说的是贫农张三年关前出门砍柴,他的妻子被一个来逼债的地主强奸,羞而自杀;他的女儿被另一个地主拉走抵债;张三刚回到家,他用卖柴的钱买来的半斤肉也被第三个地主抢走了。张三“怎么样才会出头”?农民议论开了:“不革命这日子是过不出头的”“我家锅都没有了,不革命连饭都不要吃了。”──这固然是基于宣传需要的理性化、概念后的语言,但“农民丙”确实说了一句地道的农民话:“我们一身都是苦,除了苦一身都没有什么哇头。依我说,我们饿死也是死,被土豪打死也是死,到不如和土豪们拼命。”(方志敏,1999:364)

这里漏了一个环节。从活不下去到铤而走险,还需要一个绝望心理。群众赤贫的根源在于贪官污吏们以各种方式、各种名目的压榨和盘剥,方志敏的家乡有一个派出所的余姓小巡官,一手包揽立法、司法、行政三权,是当地的无上权威而又无恶不作。方志敏等人曾上告省警察厅,余巡官知道后,“连忙派人送了一大注脏款来进贿,天大的事,就化为无事了。”(方志敏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方志敏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方志敏:《我从事革命斗争的述略》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