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气浩然方志敏
追昔兼抚今,每每读《清贫》。长颂方志敏,不禁百感生。正气歌一曲,吾侪可洁身。元帅叶剑英,当年赞诗吟:
血染东南半壁红,
忍将奇迹做奇功。
文山去后南朝月,
又照秦淮一叶枫。
几十年来,方志敏这个光辉的名字为一代代革命者所敬仰。他在土地革命时期曾是模范根据地的创建者,牺牲前在囚室中写下的动人篇章《清贫》、《可爱的中国》等更教育了无数后人。直到今天,他的高风亮节仍然是每个共产党员、每个干部都应该学习的榜样。
■以“两条半枪”起家,在本乡本土就地发动农民创建根据地和红军的方式,被毛泽东称为“方志敏式”
■部队遇敌拦截被冲为两断,已脱险的他重新返回了包围圈
■根据看守所代所长曾被他感动而将十斤重镣换成三斤半轻镣的线索,在昔日刑场找到烈士的遗骨
方志敏,原名远镇,1899年生于江西省弋阳县一个世代务农之家。他从小体弱却俊秀,在村里有“正宫娘娘”的绰号。他8岁入私塾,17岁时在乡亲们的帮助下进入县立高等小学,在校内时接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1919年,方志敏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江西甲种工业学校机械专业,后因积极组织学生运动被开除,1921年又考入了九江南伟烈学校。在此期间,他读到英文版的《共产党宣言》等书籍并积极宣传,被同学加上一个“社会主义”的绰号。翌年,他因病吐血,又不满教会的控制,愤然退学去了上海,并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4年,方志敏加入共产党,并在南昌市郊创办农民协会。翌年,他又到广东向毛泽东、彭湃学习农运经验。1926年秋,北伐军进入江西时,他发动当地农民奋起支援。1927年夏,国民党反共后,方志敏潜回家乡弋阳县,以“两条半枪”起家,发动数万农民于1928年初举行暴动,又于1929年建立红军并逐步扩大。这种在本乡本土就地发动农民创建根据地和红军的方式,被毛泽东称为“方志敏式”。
1930年春夏,蒋阎冯军阀发生大混战。方志敏利用这一时机率红军独立团乘虚占领景德镇市,迅速把原先只有千余人的队伍扩大到上万人,建立了人口近百万的赣东北苏区。此后,他担任过红十军政委,又任闽浙赣省委书记、省苏维埃主席。这块面积不大的苏区,在敌人数万重兵的四年“围剿”中始终屹立,成为保卫中央苏区的战略右翼。
在家乡赣东北经过七年苦斗后,1934年末,方志敏接到中央军区命令,要他和刘畴西等率红十军团北上进入皖南,以掩护中央红军向西长征。面对这一危急形势,一些人悲观消沉,方志敏却鼓励大家振奋精神,并告别已怀孕的妻子缪敏和五个年幼的孩子毅然上路。红十军团一万余人孤军进入皖南后,连遭围追堵截,有耗无补,损失极大。1935年初,部队折返皖赣边界,遇敌拦截被冲为两段。当时,方志敏带领前卫800余人已冲出包围圈,见大部队未跟上便要返回。师长粟裕和其他同志要方志敏先去赣东北苏区,他们回去接应。方志敏却下命令让他们先行,自己率十余人趁黑夜潜入包围圈,在生死关头以高度的责任心自愿走上最危险之路。
方志敏找到大部队后马上组织突围。带伤的军团长刘畴西指挥出现犹豫,遇阻击未坚决冲锋而是折回再找路,敌军乘势收紧了包围。天黑后,饥疲不堪的方志敏在山坡上燃起两堆大火,向四周大喊:“我是方志敏,快出来向我靠拢!”这样,他又集合起不少分散躲藏的干部战士,并将他们临时编成一个团。天亮后,众多敌军压来,部队再度被打散。方志敏两日水米未进,藏进一个柴窝,不幸被敌搜出。他被押到南昌后,蒋介石曾亲自出面劝降,方志敏则表示:“为着共产主义牺牲,为着苏维埃流血,那是我们十分情愿的啊!”1935年8月6日夜,他被秘密处决。解放后,根据看守所代所长曾被他感动而将其十斤重镣换成三斤半轻镣的线索,在昔日刑场找到了烈士的遗骨。
■“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方志敏在狱中写下的《清贫》一文,堪称是革命的正气歌,而且较之宋代文天祥,有着更宏大的气概
方志敏在狱中写下的《清贫》一文,堪称是革命的正气歌,而且较之宋代文天祥,有着更宏大气概。他不像文天祥那样忠于一姓王朝,而是忠于最广大的人民。方志敏成长在那“长夜难明赤县天”的苦难岁月里,外国侵略者和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