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人物档案资料名人名言生平作品主要事迹佳句轶事世界明星中外传记成才故事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王屋山的路

作者:王宗仁

  济源之行,沉淀在我脑海中最多的是路,王屋山的路。它从老愚公家的门槛伸出,盘旋在济源的角角落落。历代的济源人将它不断拓宽,畅通。今天新一代的济源人抬起头来,从这条路上走向理想中的明天。
  王屋山左有大店河,右有铁山河,二水环流之间,山有三重,其状如屋,得名王屋。王者大也,形容它是天下之屋。另,因了一则妇幼皆知的寓言故事,王屋山便成了“天下第一山”。
  我们坐车很顺利地驶上向往已久的王屋山,站在了愚公村前愚公老人的雕像前。愚公眉宇间那棱角清晰、线条刚毅的纹络与四野莽莽的山峦折皱浑然一体。这时,我自然而然地想起了善用故事开启国人心智的毛主席讲的那个“愚公移山”的寓言:“古代有一位老人,住在华北,名叫北山愚公。他的家门南面有两座大山挡住他家的出路,一座叫做太行山,一座叫做王屋山。愚公下决心率领他的儿子们要用锄头挖去这两座大山。”我仰起头打量着愚公和儿孙们的群雕,心想,老愚公就是一座石山,棱角是他的性格,额纹是他的智慧。他不在乎智叟的讥讽,不畏惧大山的巍峨,不吝啬年迈的力气,要以世代人的顽强打通两座大山。愚公是天下所有修路人的楷模!
  当地人指着对面的那座刀劈般、直陡陡的山对我们说:看见了吗?当年愚公移的就是这座山,王屋山。山的另一半已经被他挖走了,今天你还可以隐隐约约地看见万重山峰中飘忽着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那便是他家通往山外的路……
  我举目四顾。雕像后面不远处就是愚公村,村庄坐落在一面山坡上,山林茂密,郁郁葱葱。绿荫间时有檐瓦露出,还有缕缕炊烟在清闲地飘逸。触景生情,霎时间一股说不清是欣喜还是悲凉的复杂感慨涌上心头。祖祖辈辈守着大山的山民们几乎与世隔绝,受苦受穷只因为没有路。愚公老人下那么大的决心移山修路,实属所迫。他要挣脱穷山恶水,到外面广阔的世界里为子孙后代创造幸福。重峦叠嶂的山峰锁着山村,愚公老人只能以手中原始的锄头作劈山斧,每日挖山不止。他需要出山的路,他坚信手中的锄头能描绘出他心中的美好蓝图。愚公的锄刃上凝聚着中国老百姓自古就有的那种抗争、图新精神。
  我站在王屋山上,寻觅那让每一个中国人感动的老人留给世人的遗迹。空山幽谷,分明还有挖山的声响在回荡。如果说古代的愚公渴盼的幸福是尘世虚渺的远方的云,那么这位老者做梦也想着的那条路,今天已经真真切切地通到了他家的门口。不过今人用的不是他挖山的锄头,而是用源于锄头的现代化机械修路的,也不是他想象中的小路,而是一条宽敞的公路。
  我们开着汽车走进了愚公村。
  这是个两百多户的大村庄,农户村舍依山而建,排列得并不十分整齐,多为砖瓦房,偶有小楼突现其间。街道随山势拐来弯去,别有风趣。村里很清静,街上只有熙熙攘攘的人影在闪动。一位荷锹归来的村妇告诉我们,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去了。我问:村里打工的人多吗?“多,有的终年在外打工,大都年轻有文化。留在村里种田的人只在农闲时,不愿窝在山里熬日子,就出山临时找点活儿干。”村妇指着我们来时走过的那条公路说。我明白了,打工的村民都是坐汽车出山的。我采访了村民赵学纯。他张口就说自己是愚公的后代,还说这个村里的人大都是愚公的后裔。我存疑,便问:据考证愚公姓吕名三太,你是赵姓何以见得与愚公有缘?他淡淡一笑,很巧妙地回答:愚公是传说中的人物,我们却是实实在在的愚公村的村民。我听了无话可说。在愚公村老赵家也算是个大户人家。他有三儿一女,老伴是地道的足不出山的山里妇道人,儿女们都各有挣钱的渠道,尽情享受着劳动致富的甜蜜。大儿子开汽车跑生意,三儿子是水晶厂的工人,女儿正读中学,志愿是考上郑州或济源市的大学。他和二儿子在家种地,只有农闲挂锄时才出山找零活干。我问他一年全家的收入有多少,他说五六千元吧!旁边马上有村民插话:绝对不止。老赵笑笑:“在愚公村我家的生活是中上等水平,首富谈不上,穷也穷不到哪里去。”老赵总是那么会说话,现在的山里人,了得!
  近两年来,在愚公村包括赵学纯在内,不少农家都开设了独具一格的家庭旅社,接纳来王屋山的游客。原来,王屋山不仅有通往外边的公路,还修了一条到深山去的宽敞公路。王屋山是旅游胜地,大大小小的风景点不下十处。有二千四百多年寿命的一棵老银杏树,系全国五大银杏树之一。树下有千年不老泉,山民世代饮之,多长寿。尤其招人注目的是山顶的琼林台,山峰独柱凌空,状如云城,人称天坛极顶,海拔一千七百多米。相传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屡攻不胜,便来到王屋山中,清斋三日,登山至顶,于琼林台设坛祭天,祈祷破蚩尤之策。近年来,全国各地的游人,从新修好的公路蜂拥王屋山,登上山顶观光。
  我们乘汽车向深山的极顶驶去。没想到车行半道,公路终止,还需步行爬山六里地,方可临顶。我问当地人:何不将公路修上琼林台?回答说:即使到了今天可以乘汽车或坐缆车登山,我们也不应该忘记当年愚公修路的艰难。让大家登山练练腿劲,好记着老愚公用锄头挖山的韧劲。
  好个王屋山的路,了得!

 

 

 

相关人物

王愿坚  王家男  王延辉  田间  田瑛  田野  食指  史铁生  穆 青  孟晓云  李敖  李乔  李劼人

相关文章

躲在太阳背后的光亮   高原上的娘热沟   牧羊女的藏靴——追忆一个真实故事   唐古拉的新年   兵屋生死缘-散文   野牦牛情话   八廓街的记忆   八个女兵和一座冰山   草地明月(外三章)——来自老将军的回忆   暴风雪不是景观   拉萨的痛   散文-阳光捅开冬日的窗   缺氧的美丽   唐古拉山上的弯弯险路     藏在藏羚羊背后的故事    王宗仁   女兵墓   青藏高原之脊

古今中外人物大全,世界人物介绍,著名人物资料,企业家、名星、伟人、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个人资料个人简历作品

| 联系站长 | 按拼音检索人物 | 现代人物分类索引 | 古今中外作品 | 教育教学资料 | 职业培训资料  |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  ? CopyRight 1998-2028, 1-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