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桥流水人家
执教者:赵惠文 乐清市乐成镇第七小学
邮政编码:325600 电 话:13968716180
一、教材简介:
“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出自元曲《天净沙 秋思》,三个名词的组合,巧妙地勾勒出典型的江南风光。本文以“小桥流水人家”为题,正展现了作者记忆中童年生活的江南水乡风情,一股淳厚的土气息迎面扑来,一片淳美的田园风光在脑海中徐徐展现,一阵心旷神怡的情愫便也在心头弥漫开来:小溪潺潺绕村庄、杨柳依依垂水面、水鸟流水相和唱;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守望相助”,是小桥流水人家的人们恬淡、闲适的生活。那愉快的童年和无数美好的回忆,就深深地融合在字里行间。
全文以“爱”贯穿,文质兼美,语言清新流畅。作者爱恋故乡的感情通过优美的风景描绘和深情的往事回忆,把情融于景中,也有直接流露深情,正如王国维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这“景语”深深地表达作者对故乡绵绵不尽的怀恋和思念。
二、设计意图:
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基于文本语言,发挥想象,把语言描写中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色和生活在想象中读成画面,恍若身临其境,从而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同时对作者表达感情的方法有所领。
三、教学目标:
1、认读7个生字,读读记记“婀娜、舞姿、粼粼、波纹、干涸、点缀、涌现、潮湿、流通、舒服、印象、守望相助”等词语,并联系上下文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自己的感受,在读中想象文章描写的情景,并能表达想象。
3、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
4、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句。
四、课前准备:
了解台湾作家谢冰莹。
五、教学预设(1课时)
(一)想象画面,情境导入
1、课前诵读元曲《天净沙 秋思》。
2、导入:古人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当你读到“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时,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心中会产生怎样的感觉?把这样的感觉融进这句诗读出来。(学生朗读)
3、台湾作家谢冰莹笔下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故乡别具神韵,让我们走进课文。
【设计意图:从课前积累的诗句导入,想象画面,构建一个江南的印象,为课文学习中的想象朗读感悟做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读“学习提示”,了解怎样学习这篇选学课文。(师生交流概括,板书:想象故乡景,体会思乡情)
2、根据提示,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课文写了故乡的哪些景致,然后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段读读,读出一点自己的感受。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4、交流体会:作者笔下的哪些景物给你留下深刻印象?你能从这些景物中感受到,作者在表达一种什么感情?哪些段落分别写“小桥”、“流水”、“人家”的?(学生理清文章脉络)
【设计意图:教学生学会用文前的“学习提示”意在培养他们自主阅读的良好习惯;初读前有一定的要求,初读后交流,使学生在初读中养成静心读书和思考的习惯,培养读中感受的意识。】
(三)品出“思乡情”,悟得写法
1、导入:作者就是同这些景物,向我们传达那份思乡情。让我们随着作者的娓娓道来,走进文字,走进席乡情中。
2、学生朗读课文,想象文章描写的情景,边读边在句段旁作批注。同桌交流读书感受和读书发现。根据学生发言,课件出示相应的句段,老师相机点拨,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表达思乡之情的方法:
(1)自由读读,你从哪些词句中感受那作家的思乡情,点点圈圈,写写你的感受。(自由品读,写批注)
(2)畅谈读书感受,随机点拨:
① 景美:“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终年潺潺地环绕着村庄。溪的两边,种着几棵垂柳,那长长的柔软的柳枝,随风飘动着。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有两三枝特别长的,垂在水面上,画着粼粼的波纹。当水鸟站在它的腰上歌唱时,流水也唱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
A 读出“景色美”:反复读读,品品,哪些词句引发了你的想象?想象你就走在这画面中,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想做什么?(从“清澈见底、终年、长长的柔软的柳枝、婀娜的舞姿”等词句中想象画面。)
B 读出表达方法:故乡在作者记忆中,有垂柳的舞姿,有柳枝的画,有水鸟的歌,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恰倒好处地表达了思乡情。
C 小结:这个美丽的世界上,何处无水呢?唯独记忆中故乡的水美得和谐纯净,此时,她也许是在月下想起了故乡的水,也许是在游览名山大川时,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作者?(学生想象作者吟诵出这段美文时的表情,并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话。)
【设计意图: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老师的引导对学生深入感悟至关重要。这部分设计意在让学生融入文本,走进文字所描绘的画面。体会了思乡情,再想象作者吟诵时的表情,使作者的思念在学生心中转化成具体可感的一举一动一叹,这样的感情朗读才是真情的涌动。】
② 人乐:
“我和一群六七岁的小朋友,最喜欢扒开石头,寻找小鱼、小虾、小螃蟹。我们并是捉来吃,而是养在玻璃瓶里玩儿。”
“一条小小的木桥,横跨在溪上。我喜欢过桥,更高兴把采来的野花丢在桥下,让流水把它们送到远方。”
“我曾经随着采茶女上山摘过茶叶,我喜欢欣赏茶树下面紫色的野花和黄色的野菌。至今一看到茶树,脑海里立刻会浮现出当时的情景来。”
A 读句子,想象:“我”小时侯可能会做什么,说什么?把文字读成画面。
B 创设情境引读感悟:
童年,故乡的桥,水,有着她美好的梦想,怎不留恋呢?假如,两鬓斑白的她,现在就站在异国他乡的一座桥上,她一定想起了这一幕。闭上眼睛,她就吟着——“一条小小的木桥……”她也想起了儿时捉小鱼的情景——她想起了在茶树下的那一幕——
③ 家的温馨:
“我爱我的老家,那是我出生的地方。我家只有几间矮小的平房,我出生的那间卧室,光线很暗,地面潮湿,但我非常爱它。”
(老家虽然矮小、潮湿、简陋,但却非常爱它。直接传达了对家乡的深情厚爱)
“清晨,可以看到太阳从后山上的树丛里钻出来。夏天,凉爽的清风从南窗里吹进来,太舒服了!更美的是,我从东窗可以望到那条小溪和小桥,还有那几株依依多情的杨柳”
(从这几句中,也可以体会到作者对家乡的爱。在他眼里,家乡的日出是美的,家乡的清风是美的,家乡的小溪、小桥、杨柳,是美的,家乡的一切都是美的。)
④ 故乡人美:“大家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守望相助’的太平生活。”(读这三个成语,想象邻里之间的和谐生活,体会宁静安详的美。)
(四)了解作者生平,提升感悟:
1、导:家乡景美、人乐,是作者思念的原因之一,其实,作家谢冰莹的一生坎坷,了解她的生平,你会从她的文章中读出另一番感受。自己读读一段资料,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补充阅读资料(谢冰莹生平简介:生于新化大同镇谢铎山一乡村,父亲为清末举人。她小时随父读四书五经,1921年夏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未毕业即投笔从戎,1926年冬前往武汉两湖书院的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六期女生部受训,1927年随叶挺的革命军西征,开始创作《从军日记》。1929年5月入读北平女师大。后东渡日本,就读于早稻田大学研究院。1935年因“抗日反满罪”在日本被捕。抗战爆发后组织湖南妇女战地服务团,赴前线参加战地工作,写下《抗战日记》。抗战后期还在重庆主编刊物。曾任北平女师大、华北文学院教授。1948年应聘到台湾师范学院任教授,后一直不能回到大陆。1956年出家,法号“慈莹”。主要著作相继被译成英、日等10多种文字。)
(学生谈谈从资料中得到的信息,简单了解谢冰莹生平事迹。)
3、小结:一个可说出生在大户人家的小姐,在那样的年代英勇地参加了战斗,在敌人面前不屈服,不愧是女中豪杰。但不幸的是,因为政治的原因,离开祖国后,她到死都没能回到祖国,回到故乡。所以,故乡,祖国,成了心中无法抹去的思念。只是,所有的思念,都化为这样几个字——小桥流水人家。(反复吟读)
【设计意图:有关作者生平资料的拓展,有效地反哺于文本,使学生更深入体会到思乡情之浓,提升感悟。】
六、作业设计:
1、写读书记录卡:摘录课文中值得你积累的词句,并在卡中写上自己的读后感。
2、推荐阅读:找谢冰莹的作品读一读,与同学交流。
七、板书设计:
小桥流水人家
(想象故乡景 体会思乡情)
(2007年乐清市教育局组织送教下乡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