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我的动情引导,学生的思维被积活,学得主动活泼,再加上朗读指导较到位,对明明形象的认识较真切,对文本的感悟也颇深。课后回顾“这堂课对学生的朗读、读书方法等方面的指导都较好,但是有过于拔高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而弱化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于是重新纵观了本堂课(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想象盲童明明的生活如何困难重重。
二、朗读课文,说感受。朗读第2-14自然段,找出明明五处笑的句子,品读体会,感受明明是怎样笑对人生、笑对生活的。
三、读课文,说感受。品读最后三自段明明的善良让人温暖。
四、拓展升华:红红的番茄太阳一直挂在我的心中,温暖着我的心。想象:当我的心情灰暗时,红红的“番茄太阳”会告诉我;当我遭遇挫折时,红红的“番茄太阳”告诉我;红红的“番茄太阳”还会告诉我。
师小结:红红的“番茄太阳”又会告诉你们什么呢?(让学生写下自己的收获)
于是在反思中确实感到不安:这样的语文教学的确少了点“语文味”。当时课堂上学生虽然读得多,说的比较充分,尤其是结尾的感悟,有的还颇精彩。但是语文课必须承载着它的本质功能。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而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础,是人文性的载体,人文性蕴涵于工具性之中,没有工具性就没有人文性。语文课应该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进行朗读、品味、积累和运用。而不能离开语言文字教学去放大“人文”,那么就会改变语文课程的性质。而新课标颁布后,语文教学研究的热点便转移到语文课程中“人文”教学的一面,难免有“矫枉过正”的嫌疑。而我参加工作的几年中处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于是难免随波逐流,等发现自己处在浪尖处时,才发现我远离浪谷(语文学科最本质的东西)了。
虽然早已意识到这一点,但是在具体教学中仍不时有所偏颇。尤其是对一些人文性味道浓厚的课文教学,往往很难让自己的语文课自由倘佯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中。这也许正是自己努力的方向所在。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