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始终眷恋着祖国》读后感




阅读了《始终眷恋着祖国》后,我感慨万分。 主人公钱学森,多么了不起的科学家啊!他成绩特别优异,在美国留学。后来,他发现自己的母亲—— 祖国
 
还十分落后。于是,他产生了一个念头:回到祖国,为自己的祖国母亲奉献自己的一份力。可是,万万没有想到,美国政府不允许他回国。他没有顺从,任然决心回国,于是美国政府将他关了起来,并没收了一切实验用品。这一关就是整整五年啊!在这五年中,每一个夜晚,他脑中无时无刻不思念着祖国母亲,不盼望着回到回到母亲的怀抱啊!终于,他踏上甲板,坐着轮船,回国了!!这是多么令人激动振奋的事!他眼睛紧紧凝视着前方,眼神中无不透露着即将回到祖国母亲怀抱的喜悦。
 
 
 
我十分感动,也为祖国有这样的人才而自豪!在美国政府提出的条件下,他能禁得起金钱与权力的诱惑,表明了他对祖国的一片真情。这一举动真的十分伟大!
 
 
 
黑眼黑发黄皮肤是我们炎黄子孙的标志。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应该向钱学森学习,她是我们的楷模,他进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顽强的毅力值得我们学习,他的民族精神更让我们为之动容。
 
 
 
其实热爱祖国不一定要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举动,细微之处也含情。
 
 
 
那些退休的老人,本应在家享受天伦之乐,可他们却选择承担一份社会责任。为社会、为国家奉献自己的余热。他们自发分组,天刚亮,便打起大扫把,到街道上义务清扫;那些业余爱好者们,自编自演节目,在小区里表演,丰富社区生活,他们个个精神饱满,丝毫不逊色于年轻人;零八年奥运会期间,一些有良好风貌的大学生志愿者们来到首都,为奥运做工作,他们充分发挥才能,因此奥运会举办的相当成功,给国外友人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
 
 
 
这些例子不胜枚举,由此可见,许多人都积极地投身于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的行动中去。他们都是为了使国家更繁荣昌盛。这些人岁不曾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却和钱学森一样值得人们学习。
 
 
 
祖国哺育了我们,我们每个人因为社会角色的不同从而担负着不同的责任。作为学生,
 
我们的责任就是学习,同时培养综合素质,有良好的情操。这就是爱国的表现。
 
 
 
同学们,我们是“早晨的太阳”,未来是属于我们的,党和人民把希望寄托在我们身上,让我们立爱国之志,成报国之材,为着祖国美好的明天,勤奋学习,刻苦锻炼,向着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吧!

 如今,已是2009年了。回想起过去,那个举国欢庆的日子——1949101,让人觉得好遥远又好刻骨铭心。建国大业,毛泽东的一句,嘹亮了东方,开辟了辉煌中国!


终于迎来了建国60周年!


建国60年的到来,我们又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新的旅途。在初二的语文课本上,第一单元讲军的革命历程,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二单元讲述爱国情怀的《始终眷恋着祖国》。这篇文章叙述了海外游子的故事与心境……


拥有“现代航天之父”、“火箭之王”的钱学森青年时期成绩就十分优异。他到了加利福尼亚州理工学院深造,拜了著名物理学家冯·卡门为师。受到卡门的影响,钱学森成了最早研究火箭技术的三名成员之一。

当他知道新中国诞生了,就与他妻子决定回国,为自己的祖国作贡献。但万万料不到,美国海军次长居然说:“我宁肯枪毙他,也不放他回中国。”单并没有打垮钱学森的念头。从此,钱学森的回国路受到了重重考验。被拘留、被监视、被软禁……可是适得其反,这样更使钱学森夫妇的意志更加坚定。


19556月,饱受折磨的钱学森向周恩来总理发出了求救的呼声。1955917,他们一家人终于踏上了回国的路。


学完了这篇文章,让我感受到钱学森无比澎湃的爱国之心,身在海外的他,却始终心系着祖国与故乡,不惜放下自身名誉和荣华富贵,意志坚定的克服困难要回到祖国,为新崛起的祖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是陆游的《示儿》。快去世了,还想着国家的统一,展现出了诗人深挚强烈的爱国情怀,古今中外,有爱国事迹的人数不胜数。

虽然过去的中国,受尽他国的欺凌,列强的瓜分,有腐败的王朝,但中国站起来了!有了祖国,我拥有了自己的家园;有了祖国,我拥有了快乐与欢笑;有了祖国,我拥有了幸福……总之,我和祖国心连心,肩并肩,不可分割

是祖国给予了现在的一切,没有祖国就没有现在的小康生活。国人都爱自己的祖国,去翱翔吧,飞向蓝天!为自己的祖国天上一分彩,供上一份力量。不论我们在哪里,始终眷恋着祖国。我们永远都是炎黄子孙、龙的传人,为我们的祖国而骄傲自豪!

上一页  [1] [2] [3] [4]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始终眷恋着祖国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始终眷恋着祖国》读后感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