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课文,我们应把“让学生能朗读课文并感受阅读的兴趣”作为起步阶段阅读教学的第一要求,王老师在教学中采取多种手段让每个学生都喜欢读书,主动地要读书,进而视读书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我们能够在孩子们的朗读中看到蛋壳里由睡到醒的小鸡,啄蛋壳的小鸡、撑破蛋壳站起来的小鸡。我们也随着小鸡看到了黄乎乎的世界,蓝湛湛的天空、绿茵茵的小草、碧澄澄的小河,从一幅幅图片中,一截截动画中,一个绚丽的世界深深印在孩子们的心里,这是在感受世界的同时,也为孩子们积累、运用语言创设了情境,提供了条件。大家真正感受到了——世界多美呀。 用“童趣”去引领学生 ——《世界多美呀》教学反思 苏教版小语第二册17课《世界多美呀》是一篇童话性质的科普知识短文。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把生物学知识融进生动有趣的故事中,使学生在阅读时,既获得小鸡出生过程的完整知识,又能从中充分体验到童趣和自然美。课文有两条线索,一条是小鸡孵化过程中的变化,另一条是小鸡对周围世界认识的变化。在教学本课时,我主要让学生通过角色体验和抓重点词的方法进行教学。 在学文过程中逐步渗透小鸡的孵化过程,由“睡,醒,啄,撑,叫,站”,让学生通过板书,了解科普常识。让学生通过“啄”这一环节的细读,抓住关键词语,“用小尖嘴”“啄呀啄呀”“啄了很久”“小小的”来体会小鸡的坚持不懈,勇敢,有韧劲;“小鸡出壳”这一环节十分有意思,我让学生通过朗读表演,理解“撑”(双手用力张开)。“叫”(小鸡的特有语言,表达内心的喜悦与自豪),“站”(虽然小鸡迫不及待地要出壳,但因为刚出生,嫩生生的很吃力。)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感兴趣的是通过自己的表演,将小鸡出壳的欣喜表现出来。学生绘声绘色地将自己心中那只可爱的小鸡表现得淋漓尽致。但我觉得还应该多一点“欢快”(可以询问学生“你这只小鸡,叽叽叽叽地在说啥呢”“听,这叽叽叽叽的叫声多欢快呀,这只小鸡多自豪呀!”)让学生尽情地享受这份自在,这份放松,真正进入情境。 让学生感受“世界多美呀!”我是通过“蓝湛湛”“绿茵茵”“碧澄澄”这3个ABB式的词语让学生感受天空,树木,小河的美丽,借助省略号展开想象,想象小鸡还看到了什么美丽的景物。学生回答“小鸡看到了小花”“小鸡看到了红艳艳的小花”。这里处理得不够生动。可以以“小鸡”的身份进行对话。如:教师扮问话的小鸡“叽叽,叽叽,你看到了什么?”学生演答话的小鸡“叽叽,叽叽,我看到了红艳艳的小花。”如此生动的场景对话,相信学生学得很轻松。在抓住“可”“叽叽叽”“多美呀”这些关键词来体会小鸡内心的兴奋。 在学完全文,还需要帮助学生梳理一下,明确“小鸡孵化”的过程,可以设计将“睡,醒,啄,撑,叫,站”这6个动词用椭圆圈起来,留出一个洞眼写上“小鸡”,再将课题以说话的图标标识,学生便会一目了然“哦,小鸡经过这漫长的生长过程,看到了美丽的世界,情不自禁地说‘世界多美呀’。”重点指导学生背诵课文的第2、3自然段,第2自然段的第二句,第3自然段的第三句,可以边学边识记,采用个别读,个别辅导来帮助学生深刻记忆。 整篇课文应以“童趣”去引领学生,避免生硬的问答,师生共同进入“小鸡的世界”,会真正体会到“世界多美呀”。 《世界多美呀》说课稿
各位专家评委,大家好。我是来自,]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一年级下册17课《世界多美呀》 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说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综上分析,我确立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其中,感悟世界的美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教学重点,了解小鸡孵化过程是教学难点。这是教学流程图,我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尝试了三个整合点[ ](读一遍) 一、动画展现,感知啄壳之难 啄蛋壳是小鸡孵化过程中的重要一步,这对于学生是陌生的,单一地解释说明并不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如何突破这个难点?童话就要上出童趣,为此,我设计了FLASH动画,下面我以微型课的形式展示这一环节。刚才大家都在模仿小鸡啄蛋壳,想不想亲眼看看?睁大眼睛哦[ ],咦,怎么还没有啄破?你说 你说,有道理,谁能把小鸡小小年纪,啄得那么费力读出来?真棒,我们一起来为小鸡加加油吧![ ] 在这一环节中,动画的出现一下子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我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此,在同学们兴趣盎然时,小鸡啄壳声戛然而止,留给学生思考和想象的空间,进而深入理解文本,顺利地完成了朗读指导,[ ] 继续播放时,每个学生都为小鸡终于出壳欢呼雀跃。 二、创设情景,感悟世界之美 在突破了教学难点后,很快就到了课堂的重点---感悟世界之美。文中“蓝湛湛 绿茵茵 碧澄澄”这三个词都比较抽象,并且要通过它们感悟到大自然的美丽,这对于一年级的学生,困难是可想而知的。[ ]为此,我利用图片和词语颜色的变化强化学生的色彩感受,帮助其理解。在激发学生想象大自然中还有哪些美景后,又进一步创设情境[ ],结合多媒体课件中的图片和音频,还有老师声情并茂地描述,学生已经入情入景,言为心声,让我们来听听他们的感慨。[ ] 三、拓展文本,反思升华 为了引导学生冲出文本,拓宽学习空间,我设计了问题,让学生想象小鸡走出蛋壳后,还会听到什么,闻到什么?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引导学生反思:我们能为美丽的世界做些什么?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实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让我们来看一看[ ]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注重激发学生的个性感受,如带着自己的感情读句子,角色扮演等。适时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将抽象的词语和丰富的画面融合,让学生感受到世界的多彩魅力,与文本产生情感的共鸣。并利用FLASH动画吸引学生了解小鸡孵化过程,一个动画分两步演示的设计,既留下悬念,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又激发了学生情感,让课堂生动活泼,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