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入侵者》教学设计 福建省福州市第十八中学 郑秀萍 【教学目标】 1、学习文章中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及特点,了解事理说明文常用的说明顺序。 2、运用学习的方法筛选、整理材料,提高事理说明文的阅读、写作能力。 3、了解本文介绍的生态知识、生物“污染”的常识,提高防范意识。培养学生的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思维方法。 【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及特点,理解事理说明文常用的逻辑的说明顺序,运用学习的方法筛选、整理材料,初步掌握写作简单事理说明文的能力。 【教学课时】 1课时。 【学生预习】 1、预习课后的“读一读,写一写”给生字词注音、解释、造句。 2、利用书籍、网络等手段收集有关“生物入侵”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多媒体展示:西瓜、玉米、西红柿等我国引进的优良品种的图片。学生根据图片来说出名称。 2、多媒体展示部分生物入侵者的图片。 3、解题“入侵”的含义。 说明:导入新课中,笔者原先设想用“伽利略号探测器坠毁土星”这一当时新近发生的事件,作为人类避免生物入侵现象的话题引入新课。校本教研的课题组认为,“情境──互动”教学法中,这一导入新课的设计,学生的互动面不广,无法在课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在林璇老师的建议之下,将话题定位于学生日常所熟知的“外来物种”上。用多媒体的精美画面创设了悬念,引发学生学习课文,探究“生物入侵者”的兴趣。实际上课的效果证明这一修改,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课堂中师生的互动也起了很好的“余热”作用。 二、导学互动 1、读一读:学生自读课文,思考问题: ⑴ 生物入侵者带来怎样的危害? ⑵ 造成生物入侵的原因和途径是什么? ⑶ 生物学家们对待“生物入侵”的态度怎样? ⑷ 世界各国对“生物入侵”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2、议一议: ⑴ 议文章的说明顺序: 学生回答思考题,并完成文章结构框架图,理解文章的说明顺序,以及这一说明顺序的作用:使说明有条理,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 引出生物入侵者(话题) 摆出生物入侵者(现象) 生物入侵 探究生物入侵的(原因) 逻辑顺序 揭示生物专家的(态度) 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说明:这一环节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理解文章的说明顺序:逻辑顺序。校本课题组王盖英老师建议,通过文章结构框架,使学生更直观的理解文章的说明顺序。因此在第二稿时加入了这一框架图。 ⑵ 议文章的说明方法: 学生找出文章中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的语句。并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3、教师和学生共同归纳: ⑴ 逻辑顺序使事理说明文更具条理性,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 ⑵ 适当运用说明方法,使文章生动,形象,更具吸引力。 ⑶ 议材料、仿写。 四人小组讨论组员收集的有关生物入侵者的资料,仿造文中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重新组织材料说明一种生物入侵者。并形成提纲。 三、拓展延伸 1、说一说: 小组代表上台说一说讨论的结果。(多媒体展示有关的图片资料,并由该小组派代表讲解提纲内容。) 2、写一写: 布置作业:根据小组讨论、组织素材,介绍自己感兴趣“生物入侵者”,写成一篇400字左右的文章,注意用上适当的说明方法、按照一定的说明顺序。 【教学反思】 Tell me and I forget,show me and I remember,involve me and I understand.(告诉我的,我会忘记;演示给我看的,我记得住;让我参与学习的,我才能理解。) ──[美]杰明·富兰克林 “实践出真知”,是我这一教学设计的指导理念。学生亲自参与实践,才能对知识有更深刻的映像,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因此在教学中,老师讲授知识、演示知识的同时,还要提供机会,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学习。语文课堂上的仿写练习目的也在于此。学生“现学现卖”趁热打铁,使学生当堂获得一种方法、一种技能。语文并不是一门直观性很强的学科。如何将很抽象的“可意会难言传”的写作思路,变成很有操作性的,直观的练习,成了这堂课设计的重点。教学过程主要突出了:“读”、“议”、“说”三个环节,是在为“写”作铺垫。“读一读”课文的内容;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议一议”对课文的理解和有关的知识;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你的收集的信息;最后动笔模仿着“写一写”。本文的一个很重要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学会事理说明文的常用的说明方法、逻辑的说明顺序、训练学生筛选材料的能力。说明顺序是学生学过的旧的知识,作为一个巩固的知识训练。 强化说明方法的运用,在这篇文章教学处理上是一个亮点。因为,这篇文章的知识在生物课上学生们是见过、学过的。如果纯粹是讲知识的话,就很容易将语文课上成“生物课”了。因此,教学是突出强调了语文知识的一面。表现在: 1、课文分析时强调了说明文的要素之一:说明方法。2、在学生介绍“生物入侵“资料时,强化了学生在语言表述中说明要素的运用。当一位学生介绍完材料,同学们有针对性地对其中所运用的说明要素进行评析。在教学的拓展环节中,让学生有意识的模仿文中的写法来组织材料,学生针对归纳的特点,筛选手头的材料。通过小组成员的讨论归纳出手头的资料。在“说一说”环节中,学生上台来解说材料,是对学生口头表达的训练,又是对课堂内容的延伸训练。进而达到本课的教学中的写作目的。 在媒体的运用上,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考虑到学生临场回答的不确定性,在“说一说”这张课件的制作中运用了“超级链接的方法”,有效地避免了临时切换的慌乱。 当然,这堂课也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一些细节的处理上还有待商榷,如教学目的中“了解本文介绍的生态知识、生物“污染”的常识,提高防范意识。培养学生的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思维方法。“这一点就体现得不够突出。字词缺少时间强调。原先设想使用穿插讲解的方式灵活的点到即止,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上,却疏忽了这一点。 【行家点评】 语文组首席教师林璇老师点评:本教学设计能紧扣单元教学目标,体现新课标注重培养学生求真创新精神的要求。对教学环节的设计,尤其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表要求。读、说、议、写四个还击让学生参与认知过程。有效地培养阅读能力。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以“探究合作”为训练主线,让学生在获取信息筛选信息,质疑解题的过程中的阅读说明文之法。因此本教学设计是合理而有创新特色的。 校教科室副主任黄乃禧老师点评:本教学案例突出了“双主探究,历练得法”校本课题的思想。师生当堂交流探究,学生合作训练。让学生做到了一课一得。以课文为例,拓展了学生事理说明文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参与其中掌握了生动地说明语言的运用。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学生的参与面不够广,上台展示的只能代表一家之言,如能随机点评学生的作品,将能兼顾得比较全面。 语文教研组组长蔡戎老师点评:这一堂课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学生充分理解了逻辑顺序与说明方法的作用的基础上,动手实践写作,做到了有讲有练,讲练结合。学生在课堂上真正能有所得。值得强调的一点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基础知识的强调还是显得不足,有待改进。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生物入侵者,梅涛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生物入侵者》教学设计原文赏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