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是按什么顺序来报道三路大军的渡江作战

  人民解放军突破江防,占领国民党政府所在地南京 1949年4月1日,国共双方代表团在北平开始谈判。为争取达成有利于人民的协定,人民解放军数度推迟渡江时间。4月15日,国共双方代表团拟定了《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并商定4月20日签字。但南京国民党政府却拒绝签字,人民解放军即遵照中共中央军委命令,于20日夜发起渡江作战。中突击集团第一梯队第24、第25、第27、第21军在强大炮火掩护下,冒着国民党军军舰和江防炮火的拦截,在100余公里的正面上,首先登船起渡,迅速攻占了鲫鱼洲等江心洲。接着,突破鲁港(芜湖西南)至铜陵段国民党军江防阵地,连续打退守军的多次反击,巩固了滩头阵地,尔后向纵深发展攻势,至21日,占领铜陵、繁昌、顺安等地。

  国民党军芜湖以西地段的长江防御被人民解放军突破后,汤恩伯于21日到芜湖亲自布置堵击,但已无济于事。当晚,人民解放军东、西两突击集团发起强大的渡江作战。东突击集团第一梯队第23、第28、第29军展开于龙稍港(泰兴西南)至张黄港段,在天生港(泰兴以南)等地突破守军防御后,击退其第45、第21、第123军的多次反击,于22日进抵南闸(江阴以南)、百丈镇(申港以西)之线,建立了东西50余公里、南北10余公里的滩头阵地。同时,争取了国民党军江阴要塞守军7000余人起义,控制了江阴炮台,封锁了江面。第20军由泰兴西北龙窝口至永安洲段起渡,22日攻占扬中。西突击集团也于21日晚在预定地段突破守军江防阵地,控制了宽100余公里、纵深5至10公里的滩头阵地,于22日占领彭泽、东流等地,并解放安庆。中突击集团则继续发展攻势,占领南陵,歼国民党军第88军大部。

  在人民解放军渡江时,停泊在镇江附近江面的英国军舰4艘公然炮击长江北岸的人民解放军渡江部队。人民解放军当即以炮火猛烈还击,击伤其旗舰"紫石英"号,后4艘军舰相继逃往上海。为此,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表声明,严正申斥了帝国主义的这一侵略行径,并要求英、美、法等国在中国的一切武装力量迅速撤离中国的领海、领土、领空,表达了中国人民保卫主权的决心。

  国民党集团鉴于江防已全线被突破,部队有在沿江一线被人民解放军分割、围歼的危险,于22日下午仓促部署总退却,芜湖以西的部队向浙赣铁路沿线撤退,芜湖以东、常州以西的部队向杭州方向撤退,常州以东的部队向上海方向撤退,企图在浙赣铁路沿线和上海地区组织新的防御。人民解放军除组织第二梯队军继续渡江外,主力向国民党军防御纵深发展攻势。23日,东突击集团主力相继解放丹阳、常州、无锡等城,切断了宁沪铁路,争取了国民党海军海防第2舰队司令林遵率舰艇25艘在南京以东江面和另一部舰艇23艘在镇江江面起义。第34军进占镇江,第35军于23日晚进占国民党政府所在地南京。南京的解放,标志着国民党蒋介石集团22年的反动统治被推翻。中突击集团一部占领芜湖,主力渡过青弋江,并在湾沧地区歼国民党军第20军大部和第99军一部。西突击集团占领贵池、青阳等地,歼国民党军第8兵团一部。

  在第二、第三野战军渡江作战的同时,第四野战军先遣兵团和中原军区部队占领武汉以东以西的黄梅、浠水、汉川等地,有力地牵制了白崇禧集团,保障了第二野战军渡江作战的翼侧安全。

  在郎溪、广德地区围歼南逃的国民党军,占领浙赣铁路 人民解放军渡江成功后,4月22~23日,总前委依据沿江国民党军全线南撤的情况,迅速调整进攻部署,令第三野战军除以第8兵团部率第34、第35军担任镇江、南京地区的警备任务,以第10兵团第29军东进占领苏州并向上海方向警戒外,主力在粟裕统一指挥下分别沿丹阳、金坛、溧阳及太湖西侧和南陵、宣城、广德之线向长兴、吴兴(今湖州)地区疾进,完成战役合围,歼灭由南京、镇江、芜湖地区南逃的国民党军,第7兵团并准备夺取杭州。同时解除第二野战军第4兵团沿江东进的任务,改为与第3、第5兵团并肩向浙赣铁路沿线挺进,追歼逃敌,控制浙赣铁路,切断汤恩伯集团与白崇禧集团的联系,保障第三野战军作战的翼侧安全,另以第10军担任安庆、芜湖地区的警备任务。

  各部队接到命令后,不顾疲劳,不待重火器和辎重到达,克服阴雨连绵、道路泥泞等困难,向指定地区疾进。4月26日,第9兵团主力通过广德;第10兵团进抵天王寺、宜兴一线,并在溧阳以西、以南地区歼国民党军第4、第28、第51军各一部。国民党军在人民解放军的多路追击下,不敢再沿宁杭公路南逃,改由宜兴以西山区直下郎溪、广德,企图由此突出重围,直趋杭州。27日,第10兵团第29军进占苏州。第三野战军主力会师吴兴,将国民党军第4、第28、第45、第51、第66军等5个军包围于郎溪、广德之间地区,经两天激战,将其8万余人全部歼灭。5月3日,第7兵团占领杭州。第二野战军在皖南游击队的策应下,经屯溪、婺源、乐平等地,于5月4~7日相继占领浙赣铁路沿线的贵溪、上饶、衢县、金华等地,并在追击作战中歼国民党军第68、第88、第106、第73军各一部。

  在此期间,第四野战军先遣兵团和中原军区部队,占领孝感、黄陂,逼近武汉。

  攻占上海,歼灭汤恩伯集团主力,解放武汉、南昌等地 郎广围歼战后,汤恩伯集团一部逃往福建,主力8个军25个师共20余万人退守上海,在蒋介石亲自部署下继续顽抗。位于武汉地区的白崇禧集团,除以一部兵力迟滞第四野战军先遣兵团渡江外,主力准备南撤湘鄂边、湘中、湘鄂西地区组织新的防线,企图阻止人民解放军南下湖南、江西、广东、广西和西进四川。

  中共中央军委和总前委依据战局的发展,决定以第三野战军第7兵团主力向浙江东部和南部进军,解放浙江省;第8兵团一部兵力继续担任南京、镇江地区警备,并肃清溃散于苏浙皖边界地区国民党军的任务;第9、第10兵团并指挥第8兵团一部攻取上海。以第二野战军位于浙赣铁路金华至东乡段休整,策应第三野战军夺取上海,准备对付美、英等国可能的武装干涉,并以一部兵力向福建北部、江西中部进击,视机进占南昌。以第四野战军先遣兵团在武汉、九江间待机渡江,占领武汉三镇。

  为求完整地接收中国最大城市上海,避免市区遭受战火破坏,第三野战军决定以第9兵团指挥第20、第27、第30、第31军,第10兵团指挥第26、第28、第29、第33军,分别经由浦东、浦西实施钳形突击,直插吴淞,截断敌军海上退路,迫敌投降。如敌继续顽抗,则对市区发起攻击,分割、歼灭全部守敌。5月12日,上海战役开始。至22日,将汤恩伯集团主力压缩到苏州河以北地区。经第三野战军增调第7兵团第23军和第8兵团第25军分别加强第9、第10兵团,该两兵团于23日夜向上海守军发起总攻。各攻击部队采取快速勇猛的动作,多路直插市区和宝山、吴淞。为减轻对市区建筑物的破坏,尽量不使用重武器。至27日,完全攻占上海。汤恩伯集团除约5万人经吴淞口登舰逃跑外,15万余人被歼灭。

  在此期间,第三野战军第7兵团在浙东、浙南游击队的配合下,解放了宁波、奉化、镇海(今宁波市北部)、温州、临海、黄岩等城市和广大地区。第二野战军一部解放江西省南城和福建省建阳、建瓯、南平等地;另一部为策应第四野战军先遣兵团的渡江作战,进至江西省丰城、樟树(今清江)一线,并于22日占领南昌。第四野战军先遣兵团于5月14日开始举行汉浔间渡江作战,从武汉至九江间横渡长江。15日,争取了国民党华中军政副长官兼第19兵团司令官张轸率2万余人在贺胜起义,17日解放华中经济中心武汉。6月2日,第三野战军一部解放崇明岛,至此,渡江战役结束。

  渡江战役历时42天,人民解放军以木帆船为主要航渡工具,一举突破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并以运动战和城市攻坚战相结合,合围并歼灭其重兵集团。此役,人民解放军伤亡6万余人,歼灭国民党军11个军部、46个师共43万余人,解放了南京、上海、武汉等大城市,以及江苏、安徽两省全境和浙江省大部及江西、湖北、福建等省各一部,为尔后解放华东全境和向华南、西南地区进军创造了重要条件。
本人的父亲参加过本次战役,至今保存着渡江战役纪念章。 没有
有船啊 渡江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实施战略追击的第一个战役,也是向全国进军作战的伟大起点。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以后,国民党军大部主力已被歼灭,所残存的204万人中,能用于作战者仅146万人,对人民解放军的进攻已形不成有组织的抵抗。国民党蒋介石为了赢得时间,重整军力,一方面于1949年1月21日宣布"引退",由副总统李宗仁任"代总统",并出面与中共和谈。

另一方面,则积极组织长江防御,企图借长江天险,阻止人民解放军渡江南进。国民党集中了115师约70万人的兵力,分布在宜昌至上海段1800公里的长江防线上。其中九江以西由华中军政长官公署长官白崇禧统率40个师25万人防守;湖口以东由京沪杭警备总司令汤恩伯统率75个师45万人防守。此外,尚有海军舰艇130余艘、飞机300余架配合陆军作战。

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军委,已和蒋介石打了多年交道,对蒋介石的缓兵之计已洞烛其奸,他们决心将革命进行到底。

一方面以极大的耐心同国民党举行谈判,争取和平渡江、和平解放全中国;另一方面,命令第2、第3野战军,在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组成的淮海战役总前委继续领导下,准备发起渡江战役,夺取国民党政府政治、经济中心南京、上海等广大地区,并随时准备对付帝国主义可能的武装干涉。

同时,还决定以第4野战第12兵团部率两个军12万人组成先遣兵团,攻取信阳,威肋武汉,牵制白崇禧集团,配合第2野战军渡江作战。总前委根据中央军委总的意图,于1949年3月31日制订了《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决定组成东、中、西3个突击集团,采取宽正面、有重点的多路突击的战法实施渡江作战。以第3野战军8个军35万人,组成东突击集团,在粟裕、张震指挥下,在扬中至靖江段渡江;以第3野战军7个军30万人组成中突击集团,在谭震林指挥下,于安徽裕溪口至枞阳镇段渡江;以第2野战军9个军35万人组成西突击集团,在刘伯承指挥下,于枞阳镇至望江段渡江。

4月15日,国共双方和谈代表拟定了《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并商定于4月20日签字。但国民党政府却拒绝签字。人民解放军按照中央军委的命令,于4月20日晚发起渡江作战,首由中集团在100余公里的正面上登船起渡,于次日占领铜陵、繁昌、顺安等地。21日,东西两突击集团,在解放区群众的大力支援下,成千上万只木船,以排山倒海之势,浩浩荡荡,横渡长江。他们在强大炮兵掩护下,击破了国民党军水上障碍,粉碎了南岸守军抵抗、突破江防。东集团在突破江防时,国民党军江阴要塞守军7000余人,在中共地下党员唐秉琳等人率领下,宣布起义,于是江阴炮台立即掉转炮口向国民党军开炮。至22日,渡江部队均占领并扩大了滩头阵地。至此,国民党军苦心经营达三个月之久的长江防线完全崩溃,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胜利渡过长江。

与此同时,四野先遣兵团占领了黄梅、浠水、汉川,牵制了白崇禧所部,配合了第2野战军渡江作战。国民党军鉴于长江防线已全线被突破,于22日下午实行总退却。人民解放军随即发起追击,并于23日解放南京。南京的解放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是按什么顺序来报道三路大军的渡江作战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语文课件《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
    新闻两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原文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阅读…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回顾…
    新闻两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
    语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2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
    课件《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课堂教学…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课文…
    语文电子教材——一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
    课堂活动的深层含义——《人民解放军…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课堂…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赏析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分几层
    语文课件《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
    《新闻二则》(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人民…
    人教版八年级上《新闻两则》同步练习
    《新闻两则》教学设计
    风格迥异 魅力独具──《新闻两则》…
    《新闻两则》教学设计
    《新闻两则》教学设计
    《新闻两则》教学设计
    《新闻两则》教学设计
    《新闻两则》教学设计
    《新闻两则》教学设计
    《新闻两则》教学设计
    《新闻两则》有关资料
    《新闻两则》同步达纲练习
    《新闻两则》同步练习
    《新闻两则》自读理解卷
    《新闻两则》教学设计
    《新闻两则》教学设计
    决定历史的伟大决策
    关于新华社
    关于新闻和消息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课文…
    《新闻两则》学法指导
    血的见证──中国驻南使馆被炸目击记
    将“横渡长江”改为“胜利渡江”好吗…
    语文教学要贯串一个“活”字──《人…
    渡江战役中的一个奇迹
    新闻的“势”
    人民军队经典战役──百万雄师过大江
    《新闻两则》教学设计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管窥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练习…
    毛泽东参考图片
    《新闻两则》教学参考图片
    关于江阴要塞起义
    《新闻两则》教学设计说明
    《新闻两则》写作特色
    杜聿明匪部最后覆没情景
    我军横渡长江情景
    《新闻两则》习题精选
    《新闻两则》优化测控
    《新闻两则》教学设计
    《新闻两则》教学设计
    《新闻两则》教学设计
    《新闻两则》教学设计
    《新闻两则》教学设计
    《新闻两则》教学设计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新闻两则》教学建议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
    《新闻两则》整体把握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教学设计
    《新闻两则》教学杂谈
    《新闻两则》杂感
    《新闻两则》教学设计
    《新闻两则》电子教材
    《新闻两则》教学设计
    《新闻两则》课例分析
    体验,让课堂别有洞天──《人民解放…
    新闻《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的学习
    《新闻两则》教学设计
    《新闻两则》难句解析
    《新闻两则》研讨与练习说明
    《新闻两则》教学建议
    《新闻两则》素质教育新学案
    《新闻两则》课文背景知识
    《新闻两则》生字注音
    《新闻两则》多音字辨析
    《新闻两则》形近字辨析
    《新闻两则》词义辨析
    《新闻两则》词语解释
    《新闻两则》中心思想
    《新闻两则》重点难点讲解
    新华社的另一则新闻:《大军三十万昨…
    《新闻两则》问题研究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语言…
    《新闻两则》教学设计
    《新闻两则》研读赏析
    《新闻两则》疑难解析
    《新闻两则》反思体验
    《新闻两则》问题探究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
    人教版初中语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练习
    语文说课稿:《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
    《新闻两则》结构分析
    《新闻两则》写作特点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