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是按什么顺序来报道三路大军的渡江作战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和第四野战军一部,在长江中下游强渡长江,对国民党军汤恩伯白崇禧两集团进行的战略性进攻战役。

  国民党军以70万兵力组织长江防御,企图阻止人民解放军渡江 经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以及在战略决战阶段的其他战役,国民党军大部主力已被歼灭,人民解放军已解放东北全境、华北大部、西北一部和长江中下游以北广大地区,各解放区已连成一片。人民解放军的总兵力已发展到400万人,士气高昂,装备得到进一步改善,大兵团作战的经验更加丰富,已完全有把握在全国范围内战胜国民党军。

  三大战役后,国民党军正规军还有71个军227个师的番号约115万人,加上特种兵、机关、学校和地方部队,总兵力为204万人,其中能用于作战的部队为146万人。这些部队,多是新建或被歼后重建的,且分布在从新疆到台湾的广大地区,在战略上已无法组织有效防御。蒋介石为了赢得时间,依托长江以南半壁山河重整军力,等待时机卷土重来,一方面于1949年1月21日宣布引退,由副总统李宗仁任"代总统",并出面提出与中国共产党进行和平谈判;另一方面仍以国民党总裁身分总揽军政大权,积极扩军备战。将京沪警备总司令部扩大为京沪杭警备总司令部,任命汤恩伯为总司令,统一指挥江苏、浙江、安徽三省和江西省东部的军事,会同华中"剿匪"总司令部(4月改称华中军政长官公署)总司令白崇禧指挥的部队组织长江防御。到1949年4月,国民党军在宜昌至上海间1800余公里的长江沿线上,共部署了115个师约70万人的兵力。其中,汤恩伯集团75个师约45万人,布防于江西省湖口至上海间800余公里地段上;白崇禧集团40个师约25万人,布防于湖口至宜昌间近1000公里地段上。同时,以海军海防第2舰队和江防舰队一部计有军舰26艘、炮艇56艘分驻安庆、芜湖、镇江、上海等地的长江江面,江防舰队主力计舰艇40余艘分驻宜昌、汉口、九江等地江面,沿江巡弋;空军4个大队计飞机300余架分置于武汉、南京、上海等地,支援陆军作战。此外,美、英等国也各有军舰停泊于上海吴淞口外海面,威胁或伺机阻挠人民解放军渡江。

  长江,是中国的第一大江,自西向东横贯大陆中部,历来被兵家视为天堑。下游江面宽达2至10余公里,水位在每年4~5月间开始上涨,特别是5月汛期,不仅水位猛涨,而且风大浪高,影响航渡。沿江广阔地域为水网稻田地,河流湖泊较多,不利大兵团行动。防守该地段的汤恩伯集团,除以一部兵力控制若干江心洲及江北据点作为警戒阵地外,以主力18个军54个师沿南岸布防,重点置于南京以东地区,并在纵深控制一定的机动兵力,企图在人民解放军渡江时,凭借长江天险,依托既设工事,在海空军支援下,大量杀伤其于半渡之时或滩头阵地;如江防被突破,则分别撤往上海及浙赣铁路(杭州-株洲)沿线,组织新的防御。其具体兵力部署是:以第8兵团指挥第55、第68、第96军防守湖口至铜陵段;以第7"绥靖"区指挥第20、第66、第88军防守铜陵至马鞍山段,第17兵团所属第106军位于泾县、宁国、太平地区为预备队;以第6兵团及首都卫戍总司令部指挥第28、第45、第99军防守南京及其东西地区;以第1"绥靖"区所属第4、第21、第51、第123军防守镇江至江阴段,第54军位于丹阳、武进地区为预备队;以淞沪警备司令部指挥第37、第52、第75军防守苏州至上海间。另以第9编练司令部指挥第73、第74、第85军和第18、第67、第87军共20余个师位于浙赣铁路沿线及浙东地区,担任第二线防御。防守湖口至宜昌段的白崇禧集团,以27个师担任江防,其中以主力第3兵团位于武汉及其以东至九江地区;以13个师位于长沙、南昌之间地区。

  中共中央军委决定以百万大军发起渡江战役,夺取国民党的政治经济中心 1949年2~3月,中共中央军委依据向长江以南进军的既定方针,命令人民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和中原、华东军区部队共约100万人,统归由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和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毅、副司令员粟裕、副政治委员谭震林组成的总前委(邓小平为书记)指挥,准备在5月汛期到来之前,由安庆、芜湖、南京、江阴之线发起渡江作战,歼灭汤恩伯集团,夺取国民党政府的政治经济中心南京、上海以及江苏、安徽、浙江省广大地区,并随时准备对付帝国主义可能的武装干涉。同时决定,第四野战军以第12兵团部率第40、第43军约12万人组成先遣兵团,由平(今北京)津地区南下,归第二野战军指挥,攻取信阳,威胁武汉,会同中原军区部队牵制白崇禧集团,策应第二、第三野战军渡江作战。

  总前委依据中共中央军委的意图和国民党军的部署以及长江中下游地理特点,于1949年3月31日制定了《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决定组成东、中、西3个突击集团,采取宽正面、有重点的多路突击的战法,于4月15日在江苏省靖江至安徽省望江段实施渡江作战,首先歼灭沿江防御之敌,尔后向南发展,夺取南京、上海、杭州等城,占领江苏、安徽省南部及浙江全省。其兵力部署是:以第三野战军第8兵团指挥第20、第26、第34、第35军,第10兵团指挥第23、第28、第29、第31军和苏北军区3个独立旅,共35万人组成东突击集团,由粟裕、第三野战军参谋长张震指挥。其中第34、第35军位于江北全椒、仪征、扬州等地并攻占瓜洲、浦口、浦镇,吸引和牵制南京、镇江地区国民党军;主力6个军由三江营(扬中以北)至张黄港(靖江以东)段实施渡江,成功后向宁沪铁路(南京-上海)挺进,控制该路一段,阻击南京、镇江的国民党军东逃和上海方向的国民党军西援,并向长兴、吴兴方向发展,会同中突击集团切断宁杭公路,封闭南京、镇江地区守军南逃的通路,完成战役合围,尔后协力歼灭被围之敌。以第三野战军第7兵团指挥第21、第22、第24军,第9兵团指挥第25、第27、第30、第33军,共30万人组成中突击集团,由谭震林指挥,在裕溪口(芜湖以北)至枞阳段渡江,成功后以一部兵力歼灭沿江守军,并监视芜湖守军;主力迅速东进,会同东突击集团完成对南京、上海、杭州地区国民党军的包围,尔后各个歼灭被围之敌。第7兵团并准备夺取杭州。为求得中、东两集团行动上的协调,迅速合围南京、镇江地区守军,中突击集团过江后统归粟裕、张震指挥。以第二野战军第3兵团指挥第10、第11、第12军,第4兵团指挥第13、第14、第15军,第5兵团指挥第16、第17、第18军及中原军区部队一部,共35万人组成西突击集团,由刘伯承和第二野战军副政治委员张际春、参谋长李达指挥,由枞阳至望江段实施渡江,成功后以1个兵团挺进浙赣铁路衢州及其以西、以北地区,控制该路一段,切断汤恩伯集团与白崇禧集团的联系;主力沿江东进,接替第9兵团歼灭芜湖守军的任务,并准备参加夺取南京的作战。4月3日,中共中央军委批准了上述计划。为了便于部队就粮和避免过分拥挤,4月17日总前委又决定西突击集团过江后,第3、第5兵团直出浙赣铁路沿线,第4兵团执行东进任务。邓小平、陈毅位于合肥以南的瑶岗,代表总前委统一指挥渡江作战。

  参加渡江作战的人民解放军各部队,于3月初~4月初先后进抵长江北岸,开展战役的各项准备工作。进行形势任务和新区城市政策纪律教育;侦察国民党军的防御部署、工事和长江水情、两岸地形;在地方党和政府的帮助下筹集、修理船只,到渡江前夕,共筹集各型木船9400余只,培训了数千名部队选调的水手;开展以强渡江河和水网稻田地作战为主要内容的战术、技术训练等。在中共中央华东局和中原局的统一部署下,地方各级党政机关竭尽全力动员和组织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支前工作,仅随军参战的船工即达1万余名,临时民工达300万人,山东、苏北解放区还组建了16个民工团随军服务。与此同时,各兵团还以一部兵力拔除了枞阳、土、仪征、三江营等长江北岸国民党军据点10余处,从北岸控制了长江航道,为主力渡江开辟了道路。

[1] [2] [3]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是按什么顺序来报道三路大军的渡江作战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语文课件《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
    新闻两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原文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阅读…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回顾…
    新闻两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
    语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2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
    课件《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课堂教学…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课文…
    语文电子教材——一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
    课堂活动的深层含义——《人民解放军…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课堂…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赏析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分几层
    语文课件《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
    《新闻二则》(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人民…
    人教版八年级上《新闻两则》同步练习
    《新闻两则》教学设计
    风格迥异 魅力独具──《新闻两则》…
    《新闻两则》教学设计
    《新闻两则》教学设计
    《新闻两则》教学设计
    《新闻两则》教学设计
    《新闻两则》教学设计
    《新闻两则》教学设计
    《新闻两则》教学设计
    《新闻两则》有关资料
    《新闻两则》同步达纲练习
    《新闻两则》同步练习
    《新闻两则》自读理解卷
    《新闻两则》教学设计
    《新闻两则》教学设计
    决定历史的伟大决策
    关于新华社
    关于新闻和消息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课文…
    《新闻两则》学法指导
    血的见证──中国驻南使馆被炸目击记
    将“横渡长江”改为“胜利渡江”好吗…
    语文教学要贯串一个“活”字──《人…
    渡江战役中的一个奇迹
    新闻的“势”
    人民军队经典战役──百万雄师过大江
    《新闻两则》教学设计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管窥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练习…
    毛泽东参考图片
    《新闻两则》教学参考图片
    关于江阴要塞起义
    《新闻两则》教学设计说明
    《新闻两则》写作特色
    杜聿明匪部最后覆没情景
    我军横渡长江情景
    《新闻两则》习题精选
    《新闻两则》优化测控
    《新闻两则》教学设计
    《新闻两则》教学设计
    《新闻两则》教学设计
    《新闻两则》教学设计
    《新闻两则》教学设计
    《新闻两则》教学设计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新闻两则》教学建议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
    《新闻两则》整体把握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教学设计
    《新闻两则》教学杂谈
    《新闻两则》杂感
    《新闻两则》教学设计
    《新闻两则》电子教材
    《新闻两则》教学设计
    《新闻两则》课例分析
    体验,让课堂别有洞天──《人民解放…
    新闻《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的学习
    《新闻两则》教学设计
    《新闻两则》难句解析
    《新闻两则》研讨与练习说明
    《新闻两则》教学建议
    《新闻两则》素质教育新学案
    《新闻两则》课文背景知识
    《新闻两则》生字注音
    《新闻两则》多音字辨析
    《新闻两则》形近字辨析
    《新闻两则》词义辨析
    《新闻两则》词语解释
    《新闻两则》中心思想
    《新闻两则》重点难点讲解
    新华社的另一则新闻:《大军三十万昨…
    《新闻两则》问题研究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语言…
    《新闻两则》教学设计
    《新闻两则》研读赏析
    《新闻两则》疑难解析
    《新闻两则》反思体验
    《新闻两则》问题探究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
    人教版初中语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练习
    语文说课稿:《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
    《新闻两则》结构分析
    《新闻两则》写作特点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