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两则》教学设计 江苏省无锡市蠡园中学 周 静 【教学目标】 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阅读新闻的能力。 2、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体会新闻准确、简洁的语言。 3、认识中国革命来之不易,并从中获得有益启示。 【教学重点】 把握新闻的特点,抓住战争的主题,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 【教学难点】 体会新闻语言的特点。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设计】 一、导入 以模仿电台主持的形式,带出对自我的介绍,同时用新闻的形式也是对后面的学习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新学期 新教改 新创举 东绛、蠡园两所中学互派教师换岗 一座沟通两校之间教学交流的新“蠡湖大桥”正在建成 为了促进东绛、蠡园这两所滨湖区各具教学特色的中学之间的教学交流,东绛、蠡园两所中学的校长在暑期合作商谈,在一拍即合的融洽氛围中提出了“互派教师换岗”的新型教学交流形式。 据悉,开学前几天,东绛、蠡园两所中学分别从教语文、物理的两名青年教师便均已到对方学校报到。今天9月1日,这四名青年教师在交换的岗位上已各就各位,正式开始教育教学工作。 据两校校方称,此次“互派教师换岗”的交流形式将进行两个月,这一“实验”若获得成功、效果明显,将在今后大范围、长时间的推展下去。 由此,我们看到一座旁逸斜出的更能促进沟通交流的新“蠡湖大桥”正在于东绛、蠡园两校间悄然建成。 二、新授 1、由示例,引出学生对新闻的认识,帮助学生初步把握新闻的结构、六要素。 2、由“新闻作为记叙文的一种,既有记叙文的一般特点,又有其自身的特点。那么与一般的记叙文比较,你觉得新闻有什么特点?” 学生自由讨论,凭感觉和经验谈。 3、学生认识的模糊性,引出对今天新闻文体的零距离接触,在学习中掌握新闻的特点。 4、自由朗读课文。 5、在抓住文章感情基调的基础上,齐读课文。 6、采取四人小组竞赛的形式,找出新闻的各个结构部分、六要素,体会新闻语言的特点。 三、作业 我来当一回报社编辑 以课堂上学到的新闻知识,写一则新闻,报道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新鲜事。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新闻两则》教学设计原文赏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