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天的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秋天的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执教:北京市东城区史家小学分校 汤亚宁 点评:北京市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 唐富春 【教学目标】 1、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文章是从几方面写秋天的雨的。 2、通过观看图片、录像,在情境中感悟、理解课文的内涵,积累优美的词句。 3、初步感知先总后分的段落结构,知道围绕一个意思从几方面具体地写秋天的雨。 4、感受秋天美好的景色,使学生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感悟文章语言的优美,积累优美的词句。 【教学难点】 初步感知先总后分的段落结构,知道围绕一个意思从几方面具体描写。 【教学准备】 有关秋天的课件、录像。 【教学流程】 在第一课时中已扫清词语障碍,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秋天美丽的景色。此为第二课时内容。 一、新课导入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第十一课,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复习引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新的词语,先来复习一下:钥匙(注意读轻声)凉爽(注意“爽”字的字形)小扇子、扇哪扇哪(发现是多音字,读准确)。 师:句子也要读准确:“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三、新课学习 1、整体感知课文: 师: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课文,看谁读得正确,边读边标出自然段序号。 2、仔细感悟文章: ⑴ 第一自然段: 师: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打开了秋天的大门。它是怎样把秋天的大门打开的呢?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第一自然段。 (师播放课件,生欣赏,然后轻轻地读一读这部分) ⑵ 第二自然段: 师:秋天的大门打开了,走进秋天,我们会看到什么呢?自己读第二自然段。 (生自读课文。) 师:它们都被秋雨染上了什么颜色呢?请同学们默读第二自然段,画一画它们都被秋雨染上了什么颜色。 师:秋雨过后,万物都被染上各种颜色,在这些句子中,你最喜欢哪一句呀?自己再读一读第二自然段,找出你喜欢的句子画下来,然后自己美美地读一读,再读给同桌听一听。 (生交流喜欢的句子,适时进行学生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 师: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生欣赏录像后带着自己的感受再读课文,师指名学生读。) 师:多美的银杏树呀!书上还有一句话和这句话可像了,自己找一找,读一读。 师:秋天的雨给不同的树叶染上了不同的颜色,红黄相映、斑斓如画,谁来把描写树的这两句话读一读? (“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 师:“你挤我碰”,同桌两人可以做这个动作,那橘子、柿子怎么“你挤我碰”呀?谁来通过朗读帮它们把心情表达出来? (师指名学生朗读。) 师:秋天的雨真是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图画。书上的“泡泡”说:“读到这儿,我读懂了‘五彩缤纷’的意思。”同学们读懂了吗?请再来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师:“五彩缤纷”这个词告诉我们,秋天的大自然各种颜色都有,而且色彩非常艳丽,争着向人们展示,那么好看!用得多好呀!这个词语在哪儿呢?这句话和后面几句话的关系如何? (师小结,师生合作读课文。) ⑶ 第三自然段: 师:走进秋天,秋天的雨使我们看到了五彩缤纷的景象,还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⑷ 第四自然段: 师:秋天的雨不仅使我们看到了五彩缤纷的美景,还闻到了香甜的气味,还告诉我们冬天快要到了。快来读一读第四自然段,找一找你从哪儿看出冬天快要来了?自己试着补充句子。 小喜鹊( ),小松鼠( ),小青蛙在( ),准备( )。松柏( ),杨树、柳树( )。它们都在准备过冬了。 ⑸ 第五自然段: 全班学生齐读课文。 四、练习巩固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秋天的美丽;通过你们的朗读,老师感受到了你们对秋雨的喜爱之情。现在就来把你最喜欢的词语圈下来,再记一记,然后抓紧时间背一背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让秋天走进我们的心里。我们只有两分钟的时间,比一比看谁记得最多。 (生自由记背课文。) 师:同学们,秋天的雨给大地带来了丰收的歌,给我们带来了欢乐的歌,我们也在这欢乐的歌中获得了丰收! 五、布置作业 师:同学们回家后可以把自己喜欢的词句或段落抄在本子上,会背的部分还可以默写。同学们眼中的秋天的雨是什么样的,也可以写一写。 【设计思路】 《秋天的雨》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课文把秋雨作为一条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连接起来,从整体上描绘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在教授这堂课时,我在教学设计上主要基于以下几点思考。 一、扎实语文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在这堂课中,我以教材为依托,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在抓住字、词、句、段等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抓好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训练。如在学习第二自然段后,对“五彩缤纷”一词的进一步体会,对总句和分句的意思和关系的理解,就是在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词语、句与句之间的关系以及构段的方式。 二、提高语文素养 课文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或把秋雨人格化,或把秋雨比喻成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或很含蓄地抒发感情。这些被艺术化了的语言,会给学生造成理解上的困难,是教学的一个难点,也正是学生应该记忆和积累的地方。这么美的文章,怎样才能深入人心呢?在教学时,我注意避免烦琐的分析,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让学生自己练习阅读,尊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使学生读出了兴趣,读出了感情,读出了启示,也提升了学生语言实践的能力。学生在阅读后自主选择把喜欢的词语和句子抄下来,读一读,背一背,从读中积累,从积累中感受语言的魅力。 【点评】 《秋天的雨》是人教版实验教材《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北京市东城区史家小学分校的汤亚宁老师在进行这节课的教学中,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注重读书活动的开展。读书是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很重要的实践机会。教师在教学中坚持以读为本,做到读书与理解相结合,读书与感悟相结合。根据教学进程,教师安排了自由读、轻声读、指名读、默读、齐读等多种读书活动。学生在读书活动中不但锻炼了表达能力,丰富了知识积累,增强了情感,更感受到了语言文字的魅力,提升了运用语言的能力。 第二,注重语言文字的训练。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时,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字、词、句、段的练习,把语言文字的训练落在实处。如,在第二自然段的学习中,有词语的理解──“五彩缤纷”,有句式的练习──把字句、被字句,还有自然段结构的认识──总分段式等。 第三,注重课文中的情感熏陶。教学中教师适时运用课件,把语文学习从课堂向课外拓展延伸,使学生仿佛置身于秋景之中,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加强了学生学习的感受,创设出良好的学习情境。教师还通过让学生做动作、想象、联系填空、背诵等,使学生能够理解文中人格化的语言,并在头脑中形成丰富多彩的画面,使学生对一个美丽、丰富、欢乐的秋天有进一步的感受。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秋天的雨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秋天的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秋天的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下一篇文章: 《秋天的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