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将学生分层
2、教学目标分层
3、练习分层
4、教学分层
5、教学评价分层
6、分层教学与分类指导相结合
让秋景在笔尖动起来
一、引言
我担任七年级语文。开学以来,我们已经写过两次作文,从作文质量来看,并不理想。我执教的这个班,共有65人,作文基础很差,只有十几个基础较好。这些学生平时写作文字数总在四百字左右,所写内容单调乏味,不会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平铺直叙较为简单的生活、学习事件。这个单元习作是:描写景物,这次为了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使他们感受到作文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我精心设计了一堂作文课,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力求拓展学生的思路,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并结合课文使用多种方法描写景物,力求文章有声、有色、有味、有情。
二、教学设计说明
根据我以往的经验,基础不好的学生,初学写景作文时,总觉得无话可说,无物可写,勉强写来,只能空表感叹,写不具体;或心中有景,又不知如何表达,一时语塞。如果以写景为话题的话,总觉得题目太宽,基础差的学生难以把握,最后只会适得其反;如果只是简单地告诉他们这次作文的要求,读几篇范文,然后叫他们写作,这样效果肯定也不好。因此,我把题目定为:秋景。虽然农村的孩子少有机会游览名山大川、大江绿流。但是,他们生活在一个绿色的自然环境中,自然界的山、水、树、花等也是常见的。所以,我结合现在的季节、环境,抓住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让他们仔细观察、用心感受,最后引导他们由感到说到写。
三、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课间,请同学们走出教室细心观察校园的景色,捕捉景物的特点,把看到的默记在心里。
要求:每个同学要选取一角,按照一定的顺序,重点详说。
(一)、创设情景 激发兴趣
深秋到了,走进空旷的校园,一阵冷风吹来,让人感到一阵凉意。秋天的校园仍旧光彩迷人,树依旧是那么绿,它时而随风摇摆,时而站立不动,时而从树枝上落下几片可怜的树叶;花儿好象不知道深秋已经来了,依旧竟香开放,依旧用它那芳香吸引着只只蜜蜂;蝴蝶依旧在校园里翩翩起舞,依旧用它那美丽的身影吸引着同学们的目光。
这么美丽的校园,就让我们来说说它的美姿。
(二)、我说我见
1、检查课前布置的任务,请三个学生轮流来说他们看到的景色。其它同学课后说给同桌听,互相交流。
2、学生评价。(教师引导他们从用词,条理,语言等几方面来评论)
教师总结:刚才同学们说得怎样啊?如果把它写下来,可以说是一篇好的写景文章吗?
(三) 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叶圣陶老先生说:“写东西是怎么一回事?无非是把所见所闻的感受想一想,想清楚了,构成了有条有理的形式,用书面语气固定下来。”同学们把刚才说的话,按照一定的顺序,再加上一些修饰,补充,融入感受,展开联想,这样就成为一篇文章了。
1、学生自读习作,找出如何描写景物的方法,解决下列问题:(小组讨论交流后,师生互动,结合本单元所学名篇佳作,及自己的写作经验,总结归纳出抓住景物特征描写景物的一些方法。)
(1)、描写景物要捕捉景物的特点,
(2)、要把握不同时间和地点的景物特点
(3)、多方面去发现和感知景物的特点
(4)、要观察细致,用词准确,注意用比较的方法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5)、融情于景 情景交融
2、讨论交流后,师生互动,结合本单元所学名篇佳作,明确方法。
(1)、景物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形状、颜色、质地以及音响、气味等方面。 写景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描写,比如:空间顺序,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等;时间顺序,从春到夏到秋再到冬;逻辑顺序(先整体后局部)。观察景物的方法大致有四种 :
(a)定点观景。观察点固定,观察的景物固定。
(b)动点定景。从不同的位置和角度观察某一种景物。(c)移步换景.指随着立足点的移动,观察的对象或同一对象的角度也不断变化,这是游记散文常见的写法。
(a)定点观景。观察点固定,观察的景物固定。
(b)动点定景。从不同的位置和角度观察某一种景物。(c)移步换景.指随着立足点的移动,观察的对象或同一对象的角度也不断变化,这是游记散文常见的写法。
(2)、季节不同,景物就会有不同的特点,季节相同的不同地域,景物的特点也大有差别,只要细心观察就不难发现。 我们刚刚读过的第三单元一组课文,分别写了一年四季不同景物的不同特点,春天,桃花、杏花、梨花,“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夏天,树林和草原的黎明弥漫着雾气,空气中充满着苦艾的新鲜味和三叶草的甘香;冬天,“最妙的是下点小雪”,矮松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
(3)、我们习惯用视觉去感受描摹景物,其结果往往犹如一幅寂静的,并无多少生机的平面画作,如果我们能从多角度、多侧面去描摹景物,那我们的文章就会生动得多。著名作家余光中说过:“我们期待的散文,,应该有声、有色、有味、有光。”
朱自清在《春》一文中,先写了红、粉、白各色花之后,又联想到果实累累的季节。写春风,用触觉写风“像母亲抚摸着你的手”用嗅觉写 “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接着还用听觉写鸟儿“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多富有诗意的春意啊!就像一幅会动的图画!
(3)、我们习惯用视觉去感受描摹景物,其结果往往犹如一幅寂静的,并无多少生机的平面画作,如果我们能从多角度、多侧面去描摹景物,那我们的文章就会生动得多。著名作家余光中说过:“我们期待的散文,,应该有声、有色、有味、有光。”
朱自清在《春》一文中,先写了红、粉、白各色花之后,又联想到果实累累的季节。写春风,用触觉写风“像母亲抚摸着你的手”用嗅觉写 “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接着还用听觉写鸟儿“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多富有诗意的春意啊!就像一幅会动的图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