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纪念白求恩》教学设计

 

七、小结本堂课内容。

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理清全文写作思路;了解白求恩同志共产主义精神的表现之一——国际主义精神;理清局部思路(第一部分的思路、某些句子的思路);初步理解议论文中叙述的作用。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堂课内容

  二、教师引导精读分析二自然段。

1、白求恩同志的共产主义精神的第二个方面是什么?作者在这一段话里,用了两处很有感情力度的词语高度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它们是——极端。

我们把这句话读一遍,注意语音的重读。(生读)师评:重音出来了,感情的力度就出来了。

2、作者在这一段里用了很多贬义词来形容一些人的不纯粹,是哪些词?把它们找出来。

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术不仁、不负责任、拈轻怕重、喜欢自吹。

顺便指导学生看注解,弄清“拈轻怕重”等词语的意思。

3、我们继续来品读。作者在这一段里用了几个表示强调的句子来肯定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精神。这是一些什么样的句子,大家来找一找,然后告诉我。

生:“从前线回来的人……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无不为之感动。”

师评:好,但重音要读出来。“无不”、“没有一个不”比一般的语气要重,叫做双重否定句。下面同学们再把这两个句子读一下。(生读)

师:这两个双重否定句,强调了什么——白求恩精神的感人之深。

4、作者为什么先举前线回来的人的例子,再举晋察冀边区军民的例子?

参考:从前线进一步扩大到整个边区,用广大军民的反映证明自己的论断,证明第二部分中两个二极端的判断是准确无疑的。(此题让学生自由发言。)

这些例子是从正面还是侧面表现白求恩精神的?——侧面(侧面介绍是为了补充正面介绍的不足,通过别人的眼光来写,增强了事实的可信度,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5、我们再来看看,作者在这一段里面将白求恩医生的表现和另外一些人的表现进行——

生齐答:对比。

师:对,这个对比就很有力量。一正一反地说就使我们更加深刻地,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白求恩精神。下面就请同学们把这些对比的句子再读一读。(生读)

6、小结:通过读,我们很容易把握文章的层次,这段分三个层次,第一层从正面说,第二层从反面说,第三层从侧面说。请同学们做旁批。

7、我们现在再读细一点。对比,主要从哪些方面对比,我们要抓住哪些关键词语?请同学们找出来,打上着重号,然后发言。

——“对工作”、“对同志对人民”的态度进行对比。这样的对比从议论文角度看就是——对比论证,其作用是——一正一反,褒贬分明,批评中肯。通过对比,白求恩的精神显得更加突出,强调了学习白求恩的必要性(现实意义)。

师:这样,这一段通过精读,我们就理解了词语的含义,理解了词语的表达作用,理解了句式,理解了各层次的意思,理解了对比的手法,这就是精读一一精心地品读。下面就要读出作者的情感,注意每个层次都要停顿一下,表示我们深刻理解。然后注意,读句式的时候,要注意情感,在读重要词语的时候,要读出重音。(生读全段)

8、除了这一段运用了对比之外,其他段落里有吗?是怎么对比的?

第三段:白求思同志共产主义精神具体表现在第三个方面是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对比见下表。白求思大夫是个杰出的医生,他医疗技术的高超是解放区军民都了解的事,所以作者只用一句话作了概括,而不作过多的论述。

小结对比论证方法几其作用:

白求恩

不少人和一些人

对工作

极端负责任

不负责任,拈轻怕重,喜欢自吹

对人民

极端的热忱

冷冷清清,摸不关心,麻木不仁

对技术

精益求精

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见异思迁

第二、三段中把白求恩与不少人和一些人对比对比方法的好处是,突出了白求恩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强调了向白求恩学习的必要性,明确了应该克服的缺点和今后努力的方向,从而有力的证明和阐述了论点。

  三、学生阅读第四部分,教师引导分析。

  教师讲析:在这一部分里,作者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这一点是白求恩同志所有精神的核心。然后引导学生思考:

  1只见过一面字流露出怎样的心情?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说明了什么?

  参考:表达了一种遗憾之情。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见白求思同志对中国共产党及其领袖那种倾心的热爱和忠诚。

  2.向白求思学习的意义是什么?学生齐读从这点出发,……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五个短语一个……的人组成排比形式,是从哪几个角度来说的?

  参考:高尚指人格,纯粹指品质;有道德指修养;脱离了低级趣味指志趣;有益于人民指人生意义。

  讲解:五个短语由短而稍长;气势越发磅礴,内容五彩缤纷,有如赞美诗一般。

  3、学生齐读最后一段,力求背诵。

  四、归纳写作特点。

1.夹叙夹议是本文语言表达的特点。(要求学生找出记叙和议论的部分。在此基础上分析。)

本文是一篇纪念文字,作者采用了夹叙夹议的写法。本文是议论文,以“议”为主,“叙”是议论文中的“叙”,是为证明论点提出事实根据,“叙”中紧扣论点,“叙”得简明,概括,本文叙得简明扼要,议得精辟恳切,为议而叙,议从叙出,二者有机结合。如第一、三、四段都是先叙后议,第二段分三个层次,每一层都是先叙后议,整个段落夹叙夹议的特点更明显。

  夹叙夹议,既能使读者由表及里地认识白求恩同志,又能使读者懂得向白求思同志学习什么,为什么向他学习。

记叙文中的记叙和议论文中的记叙有何区别?

投影资料:

潘同志想到他(指白求恩)冒着雪,饿着肚子,一天走了80里山路,太辛苦了,就劝他:“你休息一下再去吧。”

“我是来工作的,不是来休息的。”

大家没有办法,只好带他去看病房。他一会儿检查了许多个伤病员,其中5个要立刻做手术。

讨论:以上选段与课文开头的叙述有何区别?

提示:选段是具体的描述,属记叙文中的“叙”。“叙”作为主要表达方式,是记叙文的主要特征,其主要目的是生动形象地刻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而议论文中的“叙”则是为证明论点而提出的事实根据,“叙”需要简明概括,是为议论服务的。如本文开头对白求恩的介绍只用了两个句子80多个字,却提供了白求恩的国籍、身份、年龄、来中国的目的、派遣到中国的原因等8个方面的信息,行文简洁,概括性极强。这就是议论文中“叙事”的特点,与记叙文中“叙事”有明显区别。简述的白求恩的生平事迹,是为下文的议论,即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这一分论点提供事实根据的。“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的议论就是在上文叙述的基础上产生的。

总结:记叙文中的记叙和议论文中的记叙的区别:

①目的不同:记叙文中的记叙是为了让人们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及真实情景;议论文中的记叙是为证明论点提供事实论据。

②详略不同:记叙文中的记叙要详尽、具体、生动、突出中心;议论文中的记叙要简明、概括、扣住论点。

  2.对比鲜明。

3、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本文是一篇议论文。议论文中作者对某件事、某个问题或某种现象所持的见解或主张就是文章的论点。中心论点是:要求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分论点有三个,第一个分论点是:要求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第二个分论点是:要求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第三个分论点是:要求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中心论点与分论点是统帅与被统帅的关系,经过证明了的分论点对中心论点来说,是证明中心论点的依据和理由。

4、语言特点

  这是一篇议论性的文章,其语言简练、鲜明、有力,极富说服力和感染力。表现在句式上,文章的句子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且句式整齐中有变化,富于节奏感。例如第二段的“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连用两个双重否定句,极其有力地强调了无一例外,每个人都佩服,每个人都感动的事实,这比一般的陈述句显得更斩钉截铁不可动摇。再如结尾部分,作者运用“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样一组排比句,强调了学习白求恩精神的重大意义,感情真挚,句式流畅,极富号召力。另外,文中多处运用整齐的句式增强说理力量。如第一段论述列宁主义原理,进而强调世界无产阶级要互相支援,才能“解放我们的民族和人民,解放世界的民族和人民”。这样的句子都让人感到气势宏大,富有感染力。

此外,文章在用词方面也极其讲究,因而非常准确、生动、凝练。例如在解说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时运用两个“极端”,这个副词从程度上深刻地体现了白求恩对工作对同志的态度,而在批评一些人时,运用了“拈轻怕重”“喜欢自吹”“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等词语,寥寥数语,入木三分地刻了一些人对工作对同志对人民的态度,与白求恩的两个“极端”形成鲜明对照。这些词和成语言简意赅,非常生动形象地表现中心。

六、拓展讨论

今天我们作为跨世纪的一代青年,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我们应当如何学习白求恩的精神?

学生讨论发言。

上一页  [1] [2]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纪念白求恩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纪念白求恩》教学设计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纪念白求恩》教案
    纪念白求恩
    纪念白求恩 说课稿
    《纪念白求恩》 说课稿
    《纪念白求恩》说课稿
    《纪念白求恩》 说课稿
    说课稿纪念白求恩
    《纪念白求恩》说课稿
    《纪念白求恩》教案及练习
    《纪念白求恩》课堂实录
    <纪念白求恩>课堂实录
    《纪念白求恩》课堂教学实录
    《纪念白求恩》课堂实录
    《纪念白求恩》教学设计示例
    (苏教版)《纪念白求恩》教学设计
    《陋室铭》练习题
    《纪念白求恩》教学设计
    《纪念白求恩》教案
    《纪念白求恩》教学设计
    《纪念白求恩》教学设计及备课资料
    《纪念白求恩》教学设计
    《纪念白求恩》教学设计
    《纪念白求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白杨》教学案例与反思
    《纪念白求恩》教案
    《纪念白求恩》教学设计
    《纪念白求恩》教案
    《纪念白求恩》说课稿
    纪念白求恩教案
    纪念白求恩教案
    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练习题
    陋室铭练习题及答案
    陋室铭练习题
    《陋室铭》练习题
    《陋室铭》练习题及答案
    陋室铭的练习题
    《陋室铭》练习题
    《陋室铭》辅助练习
    《陋室铭》练习题
    《陋室铭》 练习题
    《陋室铭》练习题与答案
    《陋室铭》《爱莲说》练习题
    《纪念白求恩》 说课稿
    《陋室铭》短文两篇 习题精选
    陋室铭练习
    《陋室铭》练习题
    短文连篇(《陋室铭》《爱莲说》)练习…
    陋室铭、爱莲说]同步练习题三答案
    《陋室铭》说课稿
    《陋室铭》 说课稿
    《陋室铭》说课稿
    陋室铭说课稿
    《陋室铭》说课稿
    《陋室铭》 说课稿
    《陋室铭》说课稿
    《陋室铭》 说课稿
    《陋室铭》说课稿
    陋室铭说课稿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