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古代 >> S >> 孙权劝学 >> 正文

 

课改让课堂焕发真精彩──《孙权劝学》教学实录

课改让课堂焕发真精彩   ──《孙权劝学》教学实录   山东省临沭县第一初级中学 张佃光       新课程由“教教材”转向“用教材教”,这其实是要求教师关注学生,关注他们的差异与需求。教师应该拥有参与课程建设的权利,可以选择内容、取舍教材,甚至自编教材。

  基于此,我觉得一堂课的教学不应该囿于一篇课文的知识落实,教师也不能以把文章教深教透作为自己的课堂教学目标。

  我于2005年4月1日上了一节互听互评示范课。在备课过程中,我们根据新的课程改革的需要,力求突出新课程的特点,培养学生形成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新方式。自主,即主动,要主动地在语文实践中丰富人文素养,提高语文能力;合作,就是要切磋学问,砥砺思想,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探究,则要求善于质疑问难,深入研究并解决问题。

  我所上的是七年级下册第15课《孙权劝学》。本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可分两层:先写孙权劝学,吕蒙“乃始就学”;后写鲁肃“与蒙论议”,“结友而别”。

  本文记事简练,本文仅区区113字,只写了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断。虽极简略但剪裁精当,不仅保持了故事的完整性,而且以更精练的文笔突出了人物的风采,既表现孙权的善于劝学,又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根据本课的特点,我确定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在朗读的基础上,复述课文内容大意。   2、在感知语句大意的基础上,揣摩重点词语的含义。   3、品味鲁肃、吕蒙的对话,并说出通过对话表现出的人物特点。

  我觉得学生对《孙权劝学》这一相对比较简单的文本进行翻译和理解,应该不成问题。因此我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弱化对文本中具体字词的分析,主要通过朗读落实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而将分析人物作为教学的重点,并适当地向课外延伸,引导学生了解三国故事和三国人物,使学生能立体地理解课文人物,并能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在上课过程中,我首先选取了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歌,声情并茂地导入新课。接着,简单介绍司马光和《资治通鉴》,让学生有一个总体把握。接下来,检查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练习。然后,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并且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情节,训练学生的记忆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对内容的分析,自然而然地引出本篇课文的三个主要人物:孙权、鲁肃、吕蒙。然后通过对三人语言的揣摩,体会他们的语气和内容活动,让学生简要概括他们的性格特点。接下来,进行分角色朗读,进一步把握人物特点。最后找三个同学上台表演自己改编的课本剧,更加深刻地理解人物形象。 下面是这一阶段的教学过程实录:

  师:课文有多处对话,但人物的神态、心理并未直接表现出来,现在,假如你是编剧,你怎么来编写呢?假如让你做演员,又该怎么样演?小组内先试试。

  师:哪一组主动来表演一下?

  (小组编剧、表演。学生选出代表进行表演。)

  第一场:出场人物:孙权、吕蒙。

    (孙权坐在台前,手里拿着一本书)

    吕蒙(走上来):参见陛下,您召见微臣有什么事?

    权:你现在当权掌管国家大事,不能不学习!

    吕蒙:我现在太忙,又要训练军队,又要主持各种会议,实在是没有时间读书。

    权:我难道是要你攻读经书成为博士呢!只不过应当浏览一些书籍,了解过去的历史。你说事多,你比我的事还多吗?我可以说是日理万机,但我还坚持每天抽时间来读书,自认为收获很大。

    吕蒙:(面露为难之色)我……

    权(眼睛一瞪,拿起几本书):不要再说了,这几本书拿回去,好好读一读。过些时候我要检查你读得怎么样。

    吕:是,陛下。(两人下来。)

  第二场:出场人物:吕蒙、鲁肃。

    吕:(坐在台前,拿着语文课本):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鲁:今天我奉皇上之命,到寻阳视察,顺便看一下吕蒙,不知道这个大老粗近况如何?

    鲁(一拱手):贤弟,别来无恙否?

    吕:(忙站起来)啊呀!不知老兄来访,有失远迎,还望老兄见谅。

    鲁:贤弟最近在忙些什么?

    吕:我这段时间是废寝忘食,发愤读书,伊拉克战争刚刚结束,台海局势又突然紧张。

    鲁:(作大吃一惊的样子)啊!你现在的才略,和过去的吴下阿蒙真是有天壤之别啊!

    吕:(自豪幽默的语气)士人离别三天,就应当去掉老眼光来看待。老兄,这个道理你怎么现在才知道呢?

    鲁:惭愧,惭愧。我愿和你结为至友。

    吕:好!今天我们哥俩一醉方休。

    两人:(手拉手)走,喝酒去。(下台)


    师:通过表演,你认为文中的人物当时神态和心态如何?

    生:我演的是孙权,我觉得他当时应该是,很严肃的,同时他对吕蒙也是非常关心的,对他寄予厚望。

    师:你能不能用一句话来说说对文中任何一个人的看法?

    生: 我觉得鲁肃是一个敬才、爱才的人。

    生:我觉的吕蒙身为一员大将,能听从首领的规劝,努力读书,并才略大长,这种学习精神非常值得学习。

  本节课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了,听课的老师和上课的同学都觉得效果很好。

  课堂是一首诗,教师应该用诗一般的语言来和文本对话,来和学生对话。在进行这堂课的教学时,我首先注意到了自己的教学语言,让自己的教学语言更自然,更亲切,更具有亲和力,告别了以前“祈使句”的教学语言!在称谓上多用“我们”,在布置任务时多用“请”“想一想”“说一说”“你认为”,最重要的是时时记住自己是在和学生对话,而不是命令学生。

  亲切的语言可以帮助学生放松公开课面对众多老师时的紧张情绪;亲切的语言可以调动学生畅所欲言的情绪,活跃课堂气氛;亲切的语言可以拉近老师和学生的距离,让学生可以更好地与老师进行思想交流。

  课堂是一篇文章,也应该有自己的立意与中心,也应该有自己的详略之分。我把这堂课的中心定位为“人物”,以“人物”来串联整堂课的教学,一切教学活动为分析人物服务。课后有些老师指出我这堂课对文本的分析不够,课后需要落实加强。我觉得这不是缺点,恰恰说明我的教学目的达到了,我在设计之初的构想就是要弱化对字词的分析,并不以将课文讲深讲透作为我的教学目标。我就是要通过老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讨论深化对人物的分析。在“课群”的视界里,我将这一课定位为分析人物,让学生从人物身上获得利于他们成长的元素。如果在这一点上,学生有所收获,我的教学目标就已经落实下来了。

  课堂是一部电影,它应该是立体的,而不是平面的。对“立体”的理解,首先是:课堂是对文本的延伸,而不应该拘囿于文本。课堂上应该允许和鼓励学生表现他们对课外知识的掌握,让他们的个体知识与其他同学分享。同时,用课外知识来充实课内,才能使文本更立体。

  其次,对“立体”的理解还应该是:一个班级是由不同的学生组成的“立体”,课堂上应该允许不同性格学生的存在,课堂应该给外向开朗的学生提供展示风采的舞台,也应该给内向沉静的学生提供思索的空间。

  课堂需要热烈,需要激情澎湃,也需要冷静与睿智的思索。课堂上难免有被教师忽略的角落,但他们同样是一些安静的思维跟进者,他们用另一种形式实现着教师的设想。从课后学生的随笔来看,上课没有回答问题的学生获得的并不少于回答问题的学生。

  课堂的动静取舍,应视学生、内容、条件的差异而定。张弛有度,开阖相宜,将营造出和谐且宜于叙述成长的优良环境。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是一首美丽的诗,一篇优美的文章,一部精彩的电影。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孙权劝学,司马光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课改让课堂焕发真精彩──《孙权劝学》教学实录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孙权生平简介
    司马光生平简介
    《孙权劝学》问题研究
    《孙权劝学》练习说明
    《孙权劝学》教学建议
    《孙权劝学》有关资料
    鲁肃生平简介
    《孙权劝学》词语解释
    《孙权劝学》课文背景知识
    《孙权劝学》形近字辨析
    吕蒙生平简介
    评《孙权劝学》的语言情味
    《孙权劝学》圈点三辨
    《孙权劝学》素质教育新学案
    《孙权劝学》写作借鉴
    《孙权劝学》参考图片
    《孙权劝学》结构分析
    《孙权劝学》同步练习
    连环画《刮目相看》
    《孙权劝学》成语
    《孙权劝学》多义词辨析
    《孙权劝学》古今异议
    《孙权劝学》整体把握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孙权劝学》生字注音
    《孙权劝学》写作特色
    《孙权劝学》写作特点
    《孙权劝学》中心思想
    《孙权劝学》问题探究
    《孙权劝学》文言知识
    《孙权劝学》重点句子分析
    《孙权劝学》教学实录
    《孙权劝学》判断下面各句是什么语气…
    王羲之劝子于学
    中国古代的“劝学诗”
    师旷劝学
    劝学歌
    《孙权劝学》教学实录
    《孙权劝学》同步练习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孙权劝学》同步轻松练习
    《孙权劝学》教学实录
    让学生在体验式教学中更好的成长──…
    《孙权劝学》教学反思
    《孙权劝学》教学有感
    《孙权劝学》学法指导
    《资治通鉴》简介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孙权劝学》同步达纲练习
    《孙权劝学》同步练习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孙权劝学》语言描写,生动传神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孙权劝学》教学得失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孙权劝学》电子教材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孙权劝学》通假字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导读式小组合作学习──自读课《孙权…
    在合作与探究中培养学习兴趣──《孙…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孙权劝学》教学杂谈
    《孙权劝学》教学实录
    《司马光》快乐练习:同步轻松练习
    司马光的传人
    警枕
    司马光荐才
    司马光教子俭朴
    司马光姓什么
    司马光
    聪明的小皇帝
    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爱动脑筋的孩子
    《司马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不动脑筋的赵大化
    聪明的孩子
    《司马光》电子课本
    《司马光》教学设计
    《司马光》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组词
    《司马光》教学设计
    《司马光》教学感悟
    《司马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司马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司马光》第二课时说课设计
    《司马光》快乐练习:写字
    这也是一种创新──《司马光》教例及…
    《司马光》快乐练习:同步练习
    《司马光》教学杂谈
    《司马光》教学思考
    《司马光》教学设计
    《司马光》教学设计
    《司马光》教学设计
    《司马光》教学设计
    《司马光》教学设计
    《司马光》教学设计
    《司马光》教学设计
    《司马光》近义词反义词
    《司马光》词语造句
    《司马光》素质教育新学案
    《司马光》教学设计
    《司马光》学习目标
    《司马光》教学设计
    一朵花儿,不同的绽放──《司马光》…
    《司马光》教学建议
    夏县:司马光故里
    《司马光》教学设计
    《司马光》教材插图
    《司马光》教学设计
    《司马光》快乐练习:语文练习
    《司马光》教学设计
    《司马光》教学案例
    《司马光》教学反思
    《司马光》教学实录
    司马光巧拒“走后门”
    《司马光》教学片段及评析
    不要再让“司马光”砸“缸”了 ──《…
    《司马光》教学设计
    《司马光》教材简说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