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长亭送别(苏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第二部分(“做到见夫人科”——“专听春雷第一声”):长亭饯别。主要刻崔莺莺、张生二人缠绵依恋而又无可奈何的情态、心理,突出崔莺莺珍重爱情而轻视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
    第三部分(“[四边静]霎时间杯盘狼藉”——“小生又生此念”):临别叮嘱。主要表现崔莺莺对张生的关心和担心。
    第四部分(“[一煞]青山隔送行”——结尾):夫妻分别。描写崔莺莺目送张生依依难舍的情景和离别后的痛苦。
    六、教师范读:
    《耍孩儿》《五煞》《三煞》《二煞》
    1、因为这个“别”,是人类经常遇到的东西,拨动了人性最为敏感的神经。通过这个“别”,人们往往会涉及到生命与时间、时间和空间、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许多重大问题的思考,宇宙的永恒和生命的短暂,时世的变幻和人类感情的伤痕,所唤起的人类的沧桑感,是刻骨铭心的。 
    2、赏析【端正好】:  选取了哪些意象?有什么特征?艺术效果如何?意象分析:三种色彩:青,黄,红        (色彩是人物内心的外化,冷色调渲染凄凉惆怅)
    ?          三个方向:西,北,南,方向      (拉开距离,表现思绪与希望的不确定性)
    ?          上为四物:天,云,风,雁         (漂浮不定的特性)
    3.[滚绣球]中哪些词极力体现出主人公难分难舍的心情?
    明确:每一句都有:迟、疾、难系、挂、迍迍、快快、早、松、减等。
    4.[叨叨令]中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几个叠词?这种手法和这些叠词的运用有何艺术效果?
    提示:排比手法;五个叠词;排比和叠词的运用造成了音节和声韵的回环流转,产生了“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
    七、朗读第一部分,体会主人公的思想感情。
    八、布置作业:
    1.尝试改写第一部分的三首曲子,写成现代诗歌。(任选一首)
    2.背诵这三首曲子。
    第二课时
    一、交流上一节课布置的改写诗歌,作出适当的评价。集体背诵三首曲子。
    二、分析第二部分:
    1.从夫人的说话来看,她是怎样一个人?
    提示:贪图富贵权势的势利的贵族。
    2.[脱布衫]中也有环境描写,这里有何作用?
    提示:渲染张生内心因离别而产生的惆怅凄凉之情。
    3.“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一句采用了什么手法?与哪一诗句所表情意手法相同?
    提示:夸张手法,意思是说因为离愁别恨而消瘦了;与李清照的“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同。
    4.“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表现了崔莺莺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珍惜爱情,轻视功名利禄。
    5.[满庭芳]中用了几个典故?其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运用孟光献饭的典故,是表现崔莺莺对张生的体贴之心;运用“望夫石”的典故是表现崔莺莺对张生的爱之深切。
    6.“暖溶溶的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一句化用的是谁的诗句?
    提示:范仲淹《苏幕遮》——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7.“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这个典故出于何处?用此典故表明了怎样的意思?
    提示:语出苏轼《满庭芳》词。表明了对功名利禄的蔑视和痛恨态度。
    三、分析第三部分:
    1.夫妻赠诗表现了二人怎样的心情?
    提示:崔莺莺告诫张生切勿忘记她;张生则发誓永无别恋。这充分展示了二人深厚的情谊。
    2.怎样理解[耍孩儿]中的典故?
    提示:“红泪”借王嘉《拾遗记》的典故,司马青衫借白居易琵琶行》的典故,表现主人公因离别而生的伤心之情。“伯劳飞去燕西归”则用牛郎织女的典故表现两人缠绵难舍的心情。
    3.[五煞]表明了主人公怎样的心情?
    提示:对张生的生活的关心,千叮万嘱,真情自现。
    4.[二煞]中所用是几个典故?这些典故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三个典故,见课本。其作用是表明崔莺莺对张生的担心。
    四、分析第四部分:
    1.[一煞]中再写环境,其作用是否与先前所写相同?
    提示:稍有不同,这里是表现崔莺莺目送张生远去时那种凄怆悲苦的眷恋之情。以所见之物,写内心深藏之情。

2.[收尾]中写‘残照’其含义是什么?
    提示:以“残照”表现内心的怅惘失意之情。
    五、体会《西厢记》的语言特色:
    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展现人物内心的情感,增强感染力;二是融古代诗词与民间口语为一体,使语言既清丽华美,又生动活泼。
    (自由朗读全文,再次体会语言特点。)
    六.讨论:本文的主题是什么?
    抓要点:歌颂真诚的爱情,表现反封建、轻名利的思想。

上一页  [1] [2] [3] [4] [5]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长亭送别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长亭送别(苏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