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长亭送别(王实甫)

的代表作《西厢记》中“长亭送别”一折,讲述张生与崔莺莺相爱,崔老夫人知道事情已无可挽回,便催张生进京赶考,莺莺与掌声在长亭依依而别,语言铺叙委婉,华丽秀美

1.下面加点字注音或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钏(chuàn 镯子) 泠泠(líng 清淡) 斜晖(huī 日光)
B.靥儿(yè 古代妇女贴在额两边的花饰) 揾泪(wèn 摺拭) 厮守(sī 相守)
C.谂知(shěn 知悉,深知) 一递一声(dì 交替,更迭) 蹙眉(cù 皱)
DD.伯劳东去——汉武帝——《东飞伯劳歌》
4.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①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 ②蜗角虚名,蝇头微利
③荒村雨露宜眠早,野店风霜要起迟 ④伯劳东去燕西飞
A.夸张 用典 互文 比喻
B.比喻 拟人 比喻 互文
C.夸张 拟人 比喻 互文

 《长亭送别》音频朗读.MP3。课件共19张。首先介绍元曲相关文化常识,使学生对元曲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介绍元杂剧常识:概念、结构、构成等。作品《西厢记》往往指的是元朝戏曲名家王实甫的名作,但它不是一人一时完成的,而是经历了几个时代的演变过程,主题也发生的很大的变化,直到王实甫用它来阐释“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这个主题。课文节选的“长亭送别”这一折,写崔莺莺与张生送别的情景。作为“花间美人”,铺叙委婉的文采派代表,《长亭送别》确实“深得骚人之趣”“极有佳句”。本课件内容分析主要侧重诗句欣赏,还搜集了许多句子的出处,加以比较赏析。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长亭送别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长亭送别(王实甫)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