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现辖城厢区、涵江区、荔城区、秀屿区和仙游县等五个区(县),其中荔城区和涵江区为省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其他区县是非课改试验区。今年本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分课改区和非课改区两套试卷,两个考区的毕业生同时参加相应考区的中考。 今年的中考工作本着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发展,逐步建立符合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则,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和《关于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的精神,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严格按照部颁学科《课程标准》、省颁《指导意见》、《考试大纲》和本市《考试说明》的要求,结合本届毕业生所受的初中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当前课程改革的进程,由市教育局统一负责,认真制定了考试改革方案,严密有序地组织了今年的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工作。 一、考试方案
全市统一考试科目,由市教育局统一组织命题管理并提出考试方案,以莆教[2006]中9号文件《关于二○○六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中考)及八年级生物、地理结业考试有关事项的通知》下发各县区教育局和市直有关学校,明确了今年中考的时间、科目及考试形式等有关事项。 (一)初中毕业考试与升学考试继续实行两考合一。 (二)中考试卷分为课改实验区试卷和非课改实验区试卷,荔城区、涵江区的考生使用课改实验区试卷,其它县(区)考生使用非课改实验区试卷。八年级的考生统一使用课改实验区结业考试试卷。 (三)考试科目及分值 1、中考:(1)课改实验区:语文150分(其中听说测试部分10分),数学150分,英语150分(其中听力测试部分30分),政治100分,物理100分,化学100分,历史100分。 (2)非课改实验区:语文150分(其中听说测试部分10分),数学150分,英语150分(其中听力测试部分30分),政治100分,物理90分,化学60分,历史100分。 2、八年级结业考试:生物100分,地理100分。 (四)考试形式 1、课改实验区的中考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实行闭卷考试,历史、政治实行开卷考试。 2、非课改实验区的中考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实行闭卷考试,政治实行开卷考试。 3、八年级结业考试的生物、地理实行闭卷考试。 (五)八年级结业考试按照中考要求,对试卷进行评卷、登分、造册。课改实验区05年八年级生物、地理考试不合格者,可参加06年八年级生物、地理重考。非课改实验区的外地考生回莆参加中考的及社会考生可参加课改实验区八年级的生物、地理结业考试。 (六)非课改实验区中考总分为760分,其中历史及初二参加地理、生物两个学科结业考试的分数按考生卷面成绩的20%折算计入该生的初中升学考试总分,参加高中阶段各类学校的招生录取;课改实验区按《莆田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05年莆田市基础教育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与高中招生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莆政综[2004]183号)文件及相关规定执行。 (七)初中毕业体育考试由学校按照有关规定要求自行组织,成绩以合格不合格评定。成绩达到合格者方有资格参加高一级学校招生录取。 二、考试管理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工作由市教育局统一组织和管理,命题工作由市教师进修学院具体负责。 (一)中考和中招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 1.统一要求与个体差异相结合的原则。以课程改革新理念为指导,充分发挥考试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在实现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推动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实施。 2.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改革、发展与稳定、继承的统一,从我市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各县区与学校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稳步推进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 3.评价方法多样化与评价主体多元化的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兼顾水平性考试和选拔性考试两种功能,重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统一,改革考试方法,突出过程性评价和情意目标考查,充分发挥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及其家长和社会在评价中的作用。 4.科学、客观、公平、公正的原则。加强对考试和评价过程的管理与监督,不断完善管理办法,健全管理制度,增强评价与考试改革的实效性。 5.有利于普通高中学校均衡发展的原则。 (二)中考命题的准备工作 1.编写中考《考试说明》。我们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以教育部《关于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为指针,依据各科《课程标准》和省颁《考试大纲》的要求,编写了《莆田市2006年初中毕业与升学考试说明》,分课改区和非课改区两种版本,对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等作了具体说明。 2.组建命题人员队伍。我们在平时的教学教研工作中发现人才,根据德才兼备的原则挑选教师和教研员参加省级或国家级的命题人员业务培训,然后由这些受训并取得命题资格证书的人员组成命题教师人才库,建立不断充实、不断加强的中考命题队伍。每年从人才库中选拔所需数量的人员参加当年的命题工作,保正命题人员政治可靠、道德可信、业务可用,以利于命题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中考命题的指导思想和要求 1.严格按照部颁学科《课程标准》以及省颁《指导意见》、学科《考试大纲》和市颁《考试说明》的要求,结合本届初中毕业班学生所受初中教育的实际情况命题。坚持以素质教育的核心思想为指导,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全面发展。 2.体现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方向,体现新课程理念。试题要在全面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强调能力立意,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注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力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发挥考试的导向作用与教育功能。 3.降低试题难度,提高基本分的比例。命题注意把握好基本题的分值比例和难易题比例,试题的易、中、难三档的比例原则上确定为8:1:1(课改区)和7:2:1(非课改区)。 4.严格命题技术上的要求,做到思想性、科学性、技术性的统一。试卷结构应简约,题量适中,层次要清楚,版面安排合理。卷面设计要规范,试题的表述要准确,问题要明确,图文要匹配,符号、图形要清晰。杜绝人为编造的死记硬背的或似是而非的偏题、怪题。文科类科目要严格控制客观题的题量,理科类科目要加强学生实验能力的考查。试题答案的评分标准要科学合理,便于掌握。 (四)中考的命题与审题 1.命题程序:各学科按要求确定考试目的和考试内容,拟定命题双向细目表,草拟考题,讨论题目的类型、难度是否科学,拟定评分标准,统计分析试卷是否符合考试目的、要求;审题修改,审批定稿。 2.命题与审题人员由市教师进修学院教研员和基层中学选拔上来符合今年命题人员要求的教师组成,命题、审题人员均具有中学高级或中级以上职称,而且没有直系亲属参加今年中考,同时都是接受过教育部或福建省教育厅组织的中考命题人员培训班培训取得命题资格的。 3.市教育局派遣纪检监察室有关人员参加命题的全程管理、监察工作。 4.命题人员、审题人员与市教育局签订《保密承诺书》。 5.命题人员于6月6日上午进场,6月27日下午离场,全过程实行封闭式管理。 (五)考试的实施与阅卷 1.考试时间为6月25日至6月27日。 2.中考考务工作由市教育局按照中考管理的办法组织实施。 3.阅卷工作由各区县教育局组织、协调、管理,各区县按全市统一标准进行评阅。 4.为了减小阅卷评分过程中产生偏差,由市教育局组织召开各评卷点负责人和命题人员会议,组成阅卷指导组。指导组成员到各个评卷点参与阅卷评分工作,掌握学生答题的第一手材料,并及时解决可能发生的争议问题。 5.评卷结束后,及时听取评卷教师和有关人员对命题和考试工作的意见,由进修学院教研部组织各学科组进行质量分析,按省教研室的要求撰写考试工作总结报告和学科评价报告。 总之,今年中考考试工作组织管理有序,命题规范科学,试题的灵活度增强,难度较为适当。课改试验区的总体及格率达到63.58%,比去年略有下降;非课改试验区的总体及格率达到66.50%,比去年提高了2.08个百分点。各校师生对此普遍认为比去年有更强的可信度。 三、今后改进教学和考试工作的建议
1.贯彻执行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精神,充分利用中考对初中各学科教学的导向作用,加强教学指导,让教师准确把握教学基本要求,克服脱离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实际的倾向,确实减轻学生的负担。 2.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学校教师要牢固树立“两全”思想,坚持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不动摇。对于相当数量的基础较差、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一定要关心爱护他们,以人为本,创造适合他们的教学环境,让这一部分学生愿意学习、认真学习、学有进步。任何削弱或放弃对学困生教育的做法都是与素质教育相违背的,要下大力气不断提高考试及格率。 3.加强校本教研,深入开展课程改革,加大评价考试改革力度。加强考试内容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在强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考查的同时,加大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力度;加大开放性试题的比例,在考查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考查学生的创新精神。 4.加强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从今年各学科考试质量分析反映的问题来看,诸如审题不认真,答题错别字多,文科表述题表达语意不清,理科不善于借助草图分析,公式、方程式等书写不规范等,造成太多的失分。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当切实采取有效的方法,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学习方法。 4.加强直观教学和实验教学,提高实验能力。从今年考试中反映出学生的实验能力仍是较为薄弱的,实验题的得分率普遍偏低。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实验能力是我们今后教学的一项艰巨的任务,绝不能以“读”代“做”,“煮夹生饭”,要让学生真实感受实验过程,从而培养她们的实验能力和实验技能,培养他们用实验解决问题的科学态度和创新能力。所有学校应该按照“课标”要求配齐配足试验仪器设备,加强理化生试验技能的考核。
5.积极开展实践性活动,通过开展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等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心国家大事、关心家乡建设、关心他人。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思考,不断提高学生思想认识水平和文化道德水平。 6.加强命题研究工作,特别是主观性试题、开放性试题的研制工作,不断提高命题水平。加强考试管理工作,特别是命题、阅卷的指导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