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试卷讲评
缙云县水南小学 李 芬
教学目标:
1、通过本次试卷的分析,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并能正确理解题目要求,学会按要求回答问题。
2、帮助学生归纳错误的原因,总结答题方法,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流程:
一、分析本次考试的整体情况
1、这次三年级期中试卷共十大题,总分为100分。分“积累运用”(占总成绩的58%。包括拼音、组词、近义词、标点符号、比喻句、关联词造句、古诗积累。)“阅读理解”占22%,“习作表达”占20%。
2、三(3)班成绩统计
共有59人参加考试,平均分92.8分,及格率98.3%, 优秀率76% ,90分以上的有44人,80-89的7人,80以下的8人,不及格的1人。
3、试卷讲评主要目的:分析试卷中大家失分最多的题目,并且找出错误的原因,归纳些答题方法,以便在今后的考试中不再犯类似错误,取得更好的成绩。
二、学生自主订正试卷
1、首先由自己去订正一下错题,看看哪几题是自己能做却失分的?用不同颜色的笔订正,并在旁边写写错误原因。
2、学生交流反馈。
三、典型错题讲评
(一)、大家一起找出哪道题最容易出错,并请答对的同学说说考试时你是怎么做的?
(对好的方法及时肯定,加以表扬。)
(二)、第五小题加标点符号失分最多重点讲解。(全对的只有4位同学)
1、复习提示语在三种不同位置,引号的用法。
生交流,师归纳:冒号和前引号是连起来用的,一句话说完了,要写句号,再加后引号。
提示语在中间的句子,前半句还没说完,后面有话要接着说,中间要用逗号隔开。
2、出示错误最多的句子:
我明白了 我们的庆龄是个守信用的孩子 妈妈望着庆龄笑了笑 说 那你就留下来吧
(1)指名加标点,说说为什么这么加。
(2)拓展练习。
(三)、讲解第六题辨别比喻句。
第4句:田野就是金色的海洋,真美!有17人认为这句话不是比喻句。
1、你认为比喻句有什么特点?随机副板书:本体,喻体,比喻词。
2、你都知道有哪些比喻词?
3、难点:有比喻词,有的没比喻词,怎么来辨别呢?
4、巩固练习。
(四)用关联词语造句。
1、出示典型错例:
(1)句子不完整的,
(2)句子意思表达错误,
(3)用得不恰当的。
2、归纳小结:关联词语是固定搭配使用的。比如:一……就……;如果……就……,
无论……都……;只要……就……;不是……而是……。
3、举一反三:
出示句子,填写关联词语。
(五)阅读理解部分
课外阅读《奇妙的尾巴》比较简单,所有的题目都能在短文中找到答案,因此,正确率较高,只是第2小题写比喻句有少数学生出错,可以结合前面比喻句的讲评,让学生自主订正。课内阅读《爬天都峰》,体会句子的含义有点难,特别是“我”从爸爸的话中读懂了“我”和“老爷爷”互相汲取力量,学生大致理解意思,但表达得欠准确,因此失分比较普遍。另外,用带点的词“要不是”写一句话,有10个同学模仿短文写了一段话,明显没有读题和审题,值得注意。
1、生仔细读短文,用“——”划出具体写“我”爬天都峰的句子,从中你体会到什么?结合回忆课文,天都峰有什么特点?(又高又陡),难爬吗?我有信心有勇气爬上去吗?
2、出示爸爸的话:
“你们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汲取”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理解他们互相鼓舞,才爬上峰顶的。
3、总结阅读方法。
做到“三读”:一读短文,了解主要内容,找出重点词句。二读问题,明白有几道题要做的,不要漏题;三是带着问题,再读短文,找出答案。
四、总结,谈收获。
五、学生自我评价
针对这次考试的总体情况,学生作一次自我分析,写一写评语,指出以后努力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