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教科书P55—57例4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认识放大与缩小现象。 2、知道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形状没变,从而体会图形相似变化的特点。 3、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形状没变。 教学难点: 体会图形相似变化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上两节课我们学习了比例尺,知道比例尺表示的是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是按一定的比把实际距离进行放大或缩小。请同学们观察教科书P55的图。 2、说说图中反映的的是什么现象?哪些是将土体放大了?哪些是将物体缩小了?生活中还存在许多放大与缩小的现象,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二、新授 1、教学例4 (1) 出示例4,让学生说说题中要求的按“2∶1”放大图形什么意思?(按2∶1放大图形也就是图形的各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 (2)学生尝试着画出正方形和长方形放大后的图形。 (3) 画直角三角形时,引导学生思考: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不能看出是多少格,怎么办?(只要把两直角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再连成封闭图形就可以了)画完后通过量一量的方式,发现放大后的斜边的长度也是原来的2倍。 (4) 观察对比原图形和放大后的图形,说说有什么变化?(一个图形按2∶1的比放大后,图形各边的长度放大到原来的2倍,但图形的形状没变) 2、例4的延伸 (1)如果把放大后的这组图形的各边再按1∶3缩小,图形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学生讨论后的出:A、图形缩小了,但形状不变。 B、缩小后的图形各条边分别缩小到原来长度的。 (2)学生独立画出缩小后的图形,指名投影展示。 3、归纳小结:图形的各边按相同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形状没变。 4、学生独立完成书P57的“做一做”,交流是怎样思考与操作的,并及时纠正错误。 三、巩固练习 1、教科书P60练习九第1题,找出图形A放大后的图形。 2、教科书P60练习九第2题。 四、总结 图形的各边按相同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形状没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