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 树
教学内容:P10~P11
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
2、结合具体情境,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用具:挂图、幻灯、小黑板。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秋天到了。秋天师播种的季节,为了今后我们的生活处处充满绿色,今天我们就要去进行植树活动。
二、 探索新知
1、出示挂图,观察图片,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解决“每组3人,可以分多少组?”可以怎样列式,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学生列出“36÷3”的算式后,引导学生思考怎么计算。
3、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
(提倡算法多样化)
4、完成试一试第1~2题。
(1)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
(2)第2题先说说用什么方法作,从图中获得信息,然后由学生独立完成。
三、 拓展应用
完成P11 练一练第1~3题
1、第一题,学生独立完成,做完后交流算法。
46÷2 84÷4 630÷9 96÷3
66÷3 100÷5 720÷8 48÷2
2、第2题:先让学生看图,明白图意,然后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第3题:先让学生看图,明白图意,然后根据问题选择有用的数字信息。
学生自己完成,个别学生给于适当辅导。
4、在 里填上“>”“<”或“=”。
48÷4 84÷4 720÷8 720÷9
24 × 3 24 × 2 26÷2 26 × 2
四、课堂小结
说说这节课学了什么? 自己学得怎样?
学生互评,自评。
练习二
教学内容:练习二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巩固前面所得的口算除法,使学生能够熟练计算。
2、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除法的意义。
教学重点:
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
教学难点:
在能够正确迅速计算的同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口算)
学生听算,集体订正,并与同伴交流计算的方法。
二、练习
1、第1、8题
教师组织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集体订正,并说说计算是要注意什么。
2、第2题
组织学生看图,先观察图片从中获取数学信息,然后思考问题,列出算式最后解答。
3、第3题
学生从问题中思考解题方案,然后再解答,互相交流算法。
4、第4题
逆向思维对学生有一定的难度,做完后说说有什么规律,体验乘除法之间的联系。
先观察,再思考,完成后与同伴说说你的发现。
5、第6题
引导学生看懂图意,然后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弄清楚题目的意思后,确定解体的方案,然后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6、第7题
填表,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方法,体验乘除法之间的联系。独立完成,说说怎样计算的。
7、第9题
解决这个问题的策略要提倡多样化,如可以先计算60÷3=20(页),7天可看140页,140比150小,所以看不完;也可以想3天看60页,那么6天看120页,剩下30页一天看不完,所以一星期看不完这本书。然后,引导学生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
三、课堂评价
你觉得口算除法掌握得怎样,你能解决那些实际问题?
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说,可与他人交流自己的不足,互相帮助。
二、观察物体
一、教学内容:P14~17
二、单元目标:
1、 在搭立体图形和多方位观察立体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 经历用正方体搭立体图形的过程,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3、 能正确辨认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立体图形的形状。
4、 在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三、重点、难点、关键
1、重点: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简单物体的形状。
2、难点:根据提问来判断并搭出同样的立体图形。
3、关键:利用教材提供的实践活动,引导所有学生参与到数学操作活动中来,让学生在活动中观察、探索、交流、体验。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学进度:第3周
搭一搭
教学内容:P14~P17
教学目标:1、在拼搭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空间想象能力。
2、在拼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重点:在拼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难点:在拼搭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用具:小正方体、小黑板、幻灯。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笑笑和淘气就进行了一个游戏,非常有趣,你们想看吗?
二、 探索新知
(一)操作活动一——根据指令搭立体图形。
1、教师通过幻灯演示“淘气”和“笑笑”搭立体图形的游戏过程,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说说游戏的方法,教师适时提出游戏的规则和要求。
2、师生游戏。教师发出指令,学生尝试搭立体图形,进一步体验游戏的方法。
2、学生同桌间游戏。
3、学生交流教师在巡视中发现学生的典型操作活动进行交流。
(二)操作活动二——提问、判断并搭出立体图形。
1、师生活动师范。
2、学生同桌间开展游戏。
三、 拓展应用
1、搭一搭,看一看。找出从正面、上面、侧面看到的形状。(正面画“√”,上面画“○”,侧面画“△”)
( ) ( ) ( )
( ) ( ) ( )
( ) ( ) ( )
2、下面的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分别是什么形状?搭一搭,连一连。
① ② ③ ④
从侧面看到的形状是 的图形有( )个,分别是( )。
3、搭一搭,填一填。
A ① ②
B ③ ④
填图号。
⑴、从侧面看是图A的有( )。
⑵、从正面看是图B的有( )。
⑶、还有什么养的立体图形从侧面看是图A?还有什么养的立体图形从正面看是图B?想一想,搭一搭。
4、下面的立体图形从正面、上面、侧面看到的形状分别是什么?在方格纸上画一画。
三、千克、克、吨
一、教学内容:P18~P27
二、单元目标:
1、 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吨,了解克、千克吨的实际质量,了解用秤可以称物体的轻重。
2、 掌握克、千克和吨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单位间的换算。
3、 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克、千克、吨有关的简单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的兴趣;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三、重点、难点、关键
1、 重点:建立1克、1千克、1吨的质量概念;掌握克、千克、吨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2、 难点:建立1克、1千克、1吨的质量概念
3、 关键:在教学中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通过实践、观察、推算,初步建立质量单位的观念,引导学生掌握质量单位之间的进率和换算的思考方法。
四、课时划分:
6课时
五、教学进度:
第4~5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