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教育教学 >> 物理 >> 综合 >> 物理新课程 >> 正文

 

新课程下物理考试模式初探

查询物理新课程的详细结果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 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但是由于社会的发展, 科技的进步, 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所以国家教育部决定, 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 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但是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的学生学习评价实施意见中提出了建立发展性的评价体系的理念, 对于学生学习的具体评价仅仅提出了一些原则性的建议, 在评价的形式和具体操作上还是缺乏明晰、可借鉴的操作方法, 本文着重从新课程理念下改革考试模式为切入点, 试图为当前新课程的评价研究提供参考。

一、新课程考试的目的与内容的变化

1.考试目的的改变

( 1) 由为选拔服务发展到为学生成长与发展服务, 即从为选拔尖子学生到为学生创造最好的教育。( 2) 从分等级鉴定发展到质量提升, 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能力, 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自我发展。( 3) 从重视考试结果发展到重视考查学生的潜能。( 4) 从重视考查知识发展到重视考查学生的全面素质.

2.考试内容的变化

( 1) 改变脱离生产生活实际, 加强与社会科学技术的联系。( 2) 改变单纯考察概念、原理、结合具体问题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3) 改变单纯考查概念、规律, 强调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4) 改变理论脱离实际, 切实加强与实验有关内容的考查。( 5) 改变从统一性答案到多样性答案, 适当增加开放性题目。( 6) 改变考查单一学科知识到注意渗透各学科知识的考查。


二、考试手段要多样化

传统的考试是一份试卷定优劣, 学生对考试望而生畏, 对学生每一次考试就如一次筛选, 多次达不到某一期望目标, 就意味着被这一目标所淘汰, 由此意志消沉、丧失信心, 导致教育的失败.因此, 传统的考试存在“四个单一性”的弊端, 即: 考试目的单一; 考试内容单一; 考试形式单一; 考试效果单一; 根据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意图, 九年义务教育不是精英教育, 是基础教育, 改变考试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 发挥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如何在教学中实现新课标提出的“三维目标”使学生乐于考试, 并在考试中各方面得到提高, 这就需要考试方法的多样性。

1.合作考试

把学生分成若干组( 5~6 人) , 然后教师把试卷分发给各组, 由各组合作讨论得出答案, 然后各组交叉评卷;把各组获得的分数记入小组考试成绩中, 并加以公布, 每学期统计一次, 并加以公布, 根据统计结果, 奖励优胜小组, 且只奖不罚, 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使学生在考试中得到提高, 又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

2.制作考试

物理学科具有使学生动手动脑的特点, 有些内容的测试不一定非用试题考试不可, 学习相关知识后, 要求学生制作一些学具, 如学习了平面镜、透镜的知识后, 要求学生制作潜望镜和放大镜等.在这种动手动脑的考试中,一些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也能制作出精美的学具, 取得高分, 享受到成功的乐趣。

3.辩论考试

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要求学生以知识、方法为基础, 知道怎样做, 用何种方法, 怎样才能实施等。例如: 学校要安装一根由街上到学校的闭路电视线,有三种选择: 一是沿空中直线架设到校内; 二是沿下水道接入校内; 三是沿街道空中架设到校内.选用哪种方法合适呢? 这不仅要考虑到线路的长度、安装费用等经济问题, 还要考虑到群众、政府的态度、市容市貌以及今后维修等问题, 选用哪种方法更合理呢? 对此, 把学生分成5~6 人一组, 让他们亲临现场进行考察, 收集有关材料, 精心计算, 然后通过分组讨论答辩找出一种理想的方案, 这种考试不但考查了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使学生在辩论中达成共识, 增长才干。

4.撰写科技论文

写论文主要是考查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想像能力、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 写作的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具有趣味性、社会性。

5.探究实验考试

科学探究被纳入课程标准, 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创新教育理念, 强调过程与学习的方式、方法的重要性.这种考试给出物理问题, 要求学生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和论证、最后得出结论。

总之, 考试的多样性要有的放矢, 各有侧重, 使考试具有针对性地面向全体学生, 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 形成人人爱物理、人人学物理的良好氛围。

三、考虑评价要有综合性

考试的改革关键是建立较全面的素质教育和评价体系, 现行的考试成绩, 只反映了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有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养成教育, 有碍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无论采用何种考试, 都应该是对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检测, 又是对学生养成教育的过程, 既是学生应用物理知识的检测, 又是学生个体特长的发挥, 因此考试的评价要有综合性。

1.对实验考试

探究实验考试不能只看实验制作的步骤、结果和分析, 对同样达到目的, 能另辟途径的学生要有加分奖励;同时要把是否乱丢实验仪器、相互配合等养成教育过程

也纳入考试评分范围

2.对自制作品

学生自制学具的评价, 不仅要正确反映物理原理, 还要看外观设计, 是否因材就宜、创新意识等相关因素, 使美育、勤俭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渗透于物理的实践教育过程。

3.对辩论考试

在辩论的考试中, 除了要求学生语言流畅、措辞得体、运用物理知识及原理正确外, 还要有必胜的信心、大胆的发言、反应敏捷、谦虚的态度等反映学生心理品质的因素纳入考试评分的范围。

4.多样评价

评价学生要多样化, 尤其是学生的学习态度、方法和习惯等方面, 要采取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师生共评、家长参评等形式, 最后由教师进行综合评定等级并写出具有激励性的评语, 使学生心悦诚服地受到教育和鞭策。实践告诉我们, 学生学习进步、素质的提高是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只有考试改革置于教育的过程中, 才不至于偏于一隅, 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促进教与学两方面的改革。只有把考试放在社会大系统和大环境中进行考查研究, 才能促进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同时才能充分体现面向学生的办学思想, 使教学质量逐步提高。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物理新课程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新课程下物理考试模式初探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安庆市“备好课”专题考核《初中物理…
    安徽省“备好课”专题考核《初中物理…
    新物理课程标准及其主要特点
    新课标下如何搞好初中物理复习
    我们究竟为什么进行物理教育
    考核个人工作总结
    浅谈初中物理课堂探究教学
    初中物理新课程新在哪里
    初中物理大纲修改内容
    新课改100问(31---40问)
    新课改100问(21---30问)
    新课改100问(51---60问)
    新课改100问(1---10问)
    中学物理课堂教学时间分配情况的调查…
    中学物理课堂教学评价
    中学物理教学中不容忽视的小实验
    香港课程改革的实施策略评析
    国家课程标准与框架的解读
    新课程教学对物理教师的新要求
    中学物理教学设计评比标准与规范
    物理中考命题分析
    北师大版《物理》(8~9年级)教材介…
    新课改100问(41---50问)
    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工作…
    新课标问题7:如何看待知识和技能在三…
    新课标问题6:为什么要强调情感态度与…
    新课标问题5:物理课程为什么要强调过…
    新课标问题4: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有哪…
    新课标问题3:为什么物理教育的目的是…
    新课标问题2:我国传统的初中物理教育…
    新课改100问(11---20问)
    泰州市中考物理考试大纲
    新乡市北师大版新教材使用情况介绍(…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的“四新”
    教育名言荟萃
    民族地区初中物理教育“新课程标准”…
    浅谈物理新教材的美育功能
    新课改100问(91---100问)
    新课改100问(81---90问)
    新课改100问(71---80问)
    新课改100问(61---70问)
    新课标下的初中物理教学
    新课标问题1:国际科学教育有什么发展…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