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名称 |
汉语拼音第三课《 b p m f 》 |
科目 |
语文 |
年级 |
一年级 |
提供者 |
广州市东山区东风东路小学
陈卓毅 |
一、设计理念 |
汉语拼音是帮助学生认读汉字、学好普通话的重要工具,但在传统的汉语拼音教学阶段,学生学习起来难免感觉有些枯燥乏味,易引起厌学情绪。
根据何克抗教授的《语觉论》,孩子的语觉关键期最敏感的年龄段在9岁以前,在此关键期内,语义知觉要求提供语言环境和语觉经验,如果在这关键期内,未能提供所需的环境与经验,那么,大脑神经中枢虽然有天生的、潜在的语义知觉功能,它也不可能实际发生。为此,我们在一年级的汉语拼音教学阶段就要注意创设语言环境,就要贯彻以语言运用为中心的思想。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因此,要把课堂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渠道,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
1、部分学生上学前学过汉语拼音,对汉语拼音有一定的认识;
2、学生入学才三个星期,对借助课件自主学习尚不熟练,需要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扩展阅读;
3、刚刚开始学习声母,学生目前还不能进行打写训练,只能以说话训练为主。 |
三、学习目标 |
Ⅰ.知识与技能 |
1、 学会声母b p m f,能够读准音,认清形,并能正确书写;
2、 认识三个生字;
3、 认识音节,学会“两拼法”,能够准确拼读由b p m f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4、 学会带调拼读;
5、 能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3—5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儿歌。 |
Ⅱ 过程与方法 |
1、 开始学习通过比较鉴别事物、区别事物的方法;
2、 通过拓展阅读,扩大学生的识字量,并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巩固声母b p m f和本课所学生字;
3、通过看图说话,学会运用所学的拼音或词句。 |
Ⅲ.情感、态度 |
知道学习拼音对学习普通话的意义,培养学生自觉学习、运用普通话的兴趣。 |
四、学习策略 |
1、 通过观察图画、说话训练,学习拼音和运用拼音。
2、 拼读和扩展阅读有机结合。 |
五、教学环境与教学资源 |
教学环境
教学资源 |
1、本课是在多媒体网络教室中完成;
2、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人教版);
3、为本课制作的多媒体课件;
4、字母卡片。 |
六、学习过程(第一课时) |
教 师 行 为 |
学生的学习活动 |
设 计 意 图 |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
1、 导入:今天我们继续认识来自声母家族的新朋友,想知道它们是谁吗?
2、 播放FLASH课件。
3、 指名回答:今天我们要认识哪四位朋友? |
学生观察动画,跟读儿歌。 |
利用课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认识本课要求学会的声母,并在跟读儿歌过程中拓展阅读。 |
(二)看图说话,整体呈现 |
1、 幻灯片呈现教材中的四幅图;
2、 根据学生回答:分别呈现b p m f。 |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幅画面说话。 |
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体现语言运用为中心的思想,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知识,很多字的发音中含有本课教学的内容,同时也为后面学生记音、记形、编儿歌作准备。 |
(三)自主学习,认清音形 |
指导学生利用课件进行自主学习,认记b p m f的音和形。 |
学生进入《拼音乐园》,利用课件自主学习。 |
让学生利用课件自主学习,并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
(四)编讲儿歌,反馈巩固 |
1、 反馈:检查学生对b p m f读音的掌握情况(指导声母发音要领);
2、 示范编儿歌;
3、 指导书写;
4、 注意区别b和p。 |
1、 开火车认读;
2、 让学生通过模仿编儿歌来记住四个声母;
3、 让学生练习书写本课声母;
4、 进一步通过做动作记声母b和p。 |
1、 在反馈过程中矫正学生的读音,教给学生正确的读音方法;
2、 老师从音、形、用三个方面示范编儿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
(五)快乐拼读,拓展阅读 |
b p m f 想和小朋友捉迷藏,它悄悄地躲在了儿歌里,看看同学们能不能把它们找出来。 |
学生进入课件,扩展阅读儿歌,点击声母b p m f。 |
一方面是巩固本课所教拼音的音、形,另一方面是再次实现扩展阅读。 |
(六)看图表达,实践运用 |
呈现图画,让学生看图说话。 |
看图编儿歌或说一段话。 |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拼音的能力。 |
七、考核评价 |
表
一 |
评价内容
评价方式 |
会正确读出
本课的字母和音节 |
能自主学习 |
积极发言 |
喜欢这节课 |
自 评 |
|
|
|
|
小 组 评 |
|
|
|
|
教 师 评 |
|
|
|
|
|
表
二 |
评价内容
评价方式 |
到生活中去找发这些音的字 |
用找出的字组一个词或说一句话 |
自 评 |
|
|
小 组 评 |
|
|
教 师 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