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斯丁路特、美籍华人陈省身、法国的艾勒斯曼共同提出纤维丛的理论。
1951年
五十年代以来,“组合数学”获得迅速发展,并应用于试验设计、规划理论、网络理论、信息编码等。(美国 霍夫曼,马·霍尔等)
1952年
美国的蒙哥马利等证明连续群的解析性定理(即希尔伯特第五问题)。
1953年
美国的基费等提出优选法,并先后发展了多种求函数极值的方法。
1955年
制定同调代数理论(法国 亨·加当、格洛辛狄克,波兰 爱伦伯克)。
美国的隆姆贝格提出求数值积分的隆姆贝方法,这是目前电子计算机上常用的一种方法。
瑞典的荷尔蒙特等制定线性偏微分算子的一般理论。
美国的拉斯福特等提出解椭圆形或双线型偏微分方程的交替方向法。
英国的罗思解决了代数数的有理迫近问题。
1956年
提出统筹方法(又名计划评审法),是一种安排计划和组织生产的数学方法。美国杜邦公司首先采用。
英国的邓济希等提出线性规划的单纯形方法。
苏联的道洛尼钦提出解双曲型和混合型方程的积分关系法。
1957年
发现最优控制的变分原理(苏联 庞特里雅金)。
美国的贝尔曼创立动态规划理论,它是使整个生产过程达到预期最佳目的的一种数学方法。
美国的罗森伯拉特等以美国康纳尔实验室的“感知器”的研究为代表,开始迅速发展图象识别理论。
1958年
创立算法语言ALGOL(58),后经改进又提出ALGOL(60),ALGOL(68)等算法语言,用于电子计算机程序自动化。(欧洲GAMM小组,美国ACM小组)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试制成功中国第一台通用电子计算机。
1959年
美国国际商业机器公司制成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IBM 7090”,第二代计算机——半导体晶体管计算机开始迅速发展。
1959~1960年,伽罗华域论在编码问题上的应用,发明 BCH码。(法国 霍昆亥姆,美国 儿·玻色,印度 雷·可都利)
1960年
美国的卡尔门提出数字滤波理论,进一步发展了随机过程在制导系统中的应用。
苏联的克雷因、美国的顿弗特建立非自共轭算子的系统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