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C >> chen >> 陈子昂 >> 正文

 

一代唐音“起”射洪--重估陈子昂诗文革新的主张及意义

孔子在《论语.阳货》中讲“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等,同时“兴”也是《诗经》六义之一。汉儒郑众解释为:“兴者,托事於物”,而郑玄则解释为:“兴,见今之美,嫌於媚谀,取善事以喻劝之”, 此时,“兴”始含美刺之义。而刘勰的《文心雕龙.比兴》篇则说:“比则蓄愤以斥言,兴则环譬以寄讽。” 到了钟嵘则将“兴、比、赋”如此排列,以强调“兴”的重要性:“故诗有三义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业;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 孔颖达《毛诗正义》又对“比兴”的关系作了进一步的阐释:“比之于兴,虽同时附托于外物,比显而兴隐,当先显而后隐,故比居兴先也” ,由上可以看出,作为诗经三义之“比、兴”的意义很大程度上有相同之处,可以合而称之,具有互文之用。“兴寄”之 “兴”可以理解为兼有“比”和“兴”的意思,而“寄”可以理解为“寄托”。笔者赞同罗宗强先生的理解:“兴寄”就是有感而作,作而有所寄托,侧重点在寄托上。
在这里“兴寄”分别代表了“审美客体”和“审美主体”两维,陈子昂将两者联系起来,就是在当时君权社会,为表现理想找到的一个突破口。诗人从中起着能动作用,以此恢复文章之“道”——艺术的本质规律。
“兴”,即指所托之物,以自然和社会真实为基础,故有现实性要求的一面,需要应物斯感,遇境而生,缘事而发,决不可脱离现实,矫揉造作,反过来说,初唐的宫廷诗歌就有脱离现实的弊端。比如《修竹篇》所“兴”之物是“竹”,前半部分着力地叙写“竹”品格,为后文之“寄”铺垫。又有《感遇》三十八首,所谓“遇而感之”,寄托遥深,比如其二“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以唯美的意象,祖述《离骚》,托物“寄”志,以发怀才不遇之感。
陈子昂“兴寄”理论的重点在于“寄”,就是从审美主体的角度着眼,“审美运动中主体径由绪、意、旨,以及如何使旨具体物化为兴象并构成诗境” 。虽然从“兴”之客体出发,但旨在高扬审美主体——作者的审美志,强化作者在审美活动中的意志、情感及其价值取向,所以所“寄”内容甚广:不仅包括一直强调的“美刺”之社会教化作用,而且从他的诗歌中还可以找出其他情感之“寄”:对天地的关注,对“道”——万物变化规律的探究,主体自觉意识的高扬 ,“拔剑起蒿来”、“再取连城璧”的功业之志,……这些决不是一句“美刺教化”所可以涵盖的,而是关乎陈子昂的政治、哲学、人生诸多因素,恰恰正是这些所“寄”之情是有唐一代下层知识分子群体性的、普遍的审美取向和精神要求,陈子昂对“兴寄”的开掘,让其后的诗文创作充满了晋宋以下所欠缺的主体意识。
陈子昂“兴寄”理论既继承了自《诗经》、屈原以来的优良传统,又熔铸了时代精神和时代要求。
作为一名传统的知识分子,有“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再次有立言”的人生追求,《修竹篇序》可以视作陈子昂所立之言,他推崇的结合“风骨”和“兴寄”的“风雅”——“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音朗练,有金石声”之作,对有唐一代文学的影响,足可以使该篇藏之名山,传之后世。
3 陈子昂诗文革新的意义
陈子昂的诗文革新理论在中国文学史具有一个质变的意义。他的“风雅”之音,为茫茫寻找中的一代文人指明了方向,在盛唐之先就确定了它昂扬壮大的气象,也正是他这种只定基调不拘小节的理论指导,使得盛唐文学总体气象阔大,而且多是作者胸中真挚感情的自然喷发,读来不“隔”。
陈子昂革新主张明确地为唐音定位,而其创作则潜在地为唐音内容所借鉴,从不同的方面继承,差不多可以流变出盛、中、晚三代的诗歌主潮:
首先是李白沿着仕进功名的理想前进,继承他那些浪漫主义的因素,将文人士子开阔的胸襟、远大的抱负、富于幻想和自信的共同心理面貌表达得淋漓尽致,开创了中国古典诗歌继屈原以后的又一个浪漫主义新高潮。接着,由盛唐入中唐,杜甫、元结元稹白居易以至再后的皮日休,则继承了陈子昂风雅中讴歌不平之气和穷达之节的一脉往下发展,唱出了“唯歌声民病,愿得天子知”的现实主义最强音。而另一支则是由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陈子昂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一代唐音“起”射洪--重估陈子昂诗文革新的主张及意义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