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C >> chen >> 陈忠实 >> 正文

 

陈忠实《白鹿原》后未敢仓促

实;读来产生不了真实感觉的文字,我只好推开读本。   
    我在追求真实的艺术效果的途径上几经坎坷,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是一个较为漫长的探求过程。及至到《白鹿原》创作,我领悟到对人物的刻应由性格进入心理脉象的把握,即人物的文化心理结构。人物的思想崇拜、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等等因素,架构成一个人独有的心理结构形态,决定着这个人在他生活的环境里的行为取向,是这个人物性格的内核,是这个人物区别于另一种人物的最本质的东西。这种独有的心理结构被冲击、被威胁乃至被颠覆时,巨大的痛苦就不可避免;及至达到新的平衡,这个人的性格就呈现出独特而新鲜的一面。我把它称为把握人物的“心理脉象”,关键是要把脉准确。我在《白》书中探试了一回,几乎没有做人物的肖像描写。   
    文汇报:“创作来源于生活”,这是一个老话题。也有作家表示,“生活无处不在”,因此,生活不应该成为创作的一个问题。你怎样看待生活和创作的关系?   
    陈忠实:“创作来源于生活”这话是对的,“生活无处不在”这话也对。前一句是一句老话,是上世纪50年代以来自我喜欢上文学就知道的宗旨性的写作命题,出处大约是上世纪40年代初毛泽东在《讲话》里提出的。一般理解,这里所强调的生活是指“工农兵”的生活。放到今天来讲,应是整个社会生活,包括已经逝去的历史和正在行进着的现实生活,重点在于要作家走出自己的家庭和书斋,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去体验去感受。这是无可置疑的事,不仅中国作家,世界上诸多名著的创作者也都得益于他们亲身经历的生活的丰富性。后一句大约是针对过去单指“深入工农兵”生活而言的。从字面到内涵,这话也无可指责,凡有人群的地方就构成了人类生活的各种场景和各个不同的角落,大到一个城市,小到一个二人组成的家庭。   
    在我理解,作家进入社会不同的场合和角落,体验和感受是绝然相异的。肖洛霍夫年轻时在顿河亲身参与了战争,写出史诗《静静的顿河》,后来参与了苏联乡村集体农庄化的过程,又写出了《被开垦的处女地》,老年又写出了深刻的生命体验的《一个人的遭遇》。我是属于那种关注社会生活进程、也敏感其进程中异变的作家,并赖以进行写作。我不轻看、更不排斥那些在较小的生活范围里体验着的作家,相信会有独到体验的作品产生。   
    无论面对历史或现实生活,无论进入纷繁的社会生活或游走于小小的家园世界,至关重要的是作家体验到了什么,深与浅的质量,才是影响与读者交流的关键。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文汇报:你说过,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是表述形式的完美程度。你认为的“表述形式的完美”是怎样的一个标准?   
    陈忠实:关于“表述形式”,主要是指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文字。我力求把人物一步一趋的心理脉象,首先能准确地展示出来。第一是准确,第二还是准确。先有把握的准确很重要,而后来文字表述的准确才算实现。文字色彩的选择和夸张尺码的分寸,都以准确来推敲、来确定。   
    还有文字的叙述或描写的选择。我的小说写作过程,是由白描语言过渡到叙述语言的。《白》是一种自觉追求的叙述。尽管是我在叙述,却是我进入每一个人物的叙述。作家自己的叙述和进入人物的叙述,艺术效果是大相径庭的。我写作的直接体会是,真正进入了人物的叙述,是容不得作家任何一句随意性的废话的,人物拒绝和排斥作家文字的任性,包括罗嗦。   
    另外,形象化的叙述语言不仅有味儿,且节俭篇幅。   
  关于创作力——“千万不要因为急于出手仓促成篇”   
    文汇报:你说过,在创作活动中,慢工能出好活儿,也会出平庸活儿;快工出粗活儿,也出过不少绝活儿,这在中外文学史上不乏先例。   
    《白鹿原》这部长篇从1986年起开始构思和准备史料,自1988年4月动笔,到1992年3月定稿,历经四年写作修改才告完成,可谓慢工出绝活儿。我同时注意到,在完成《白鹿原》之后的十余年时间里,你主要进行的是短篇小说和散文的写作,你觉得是在出慢工,还是在出快工?你会给期待的读者怎样的好活儿、绝活儿?毕竟,在出了《白鹿原》这样的皇皇大作品之后,短篇小说和散文很容易被湮没和遗忘。   
    陈忠实:写作速度的快或慢,不是一部作品成功与否的关键。关键是作家在这部作品里所要展示的体验的成色和质量。打个不大恰切的比方,一只怀着软蛋乃至空怀的母鸡,在窝里卧多久都没有意义。我只是认定一点,如果确凿预感到自己怀着一颗有质量有成色的大蛋好蛋,千万不要因为急于出手仓促成篇,使已经体验到的独有的成色得不到充分而完美的表述,这种遗憾甚至带有悲剧色彩。因为某些独立独特的生命体验,往往对一个作家是不会重复发生的。   
    我后来陷入散文写作的浓厚兴趣之中,间以短篇小说。我以兴致和感受写作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陈忠实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陈忠实《白鹿原》后未敢仓促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