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C >> cen >> 岑参 >> 正文

 

岑参的写景诗与佛经的影响

bsp; 《楞伽经》对岑参诗歌创作的影响主要有两方面。首先是与自然的关系。岑参从早年开始便一直是亲山林而远人事。对自然,他从感情上亲近、又从理性上探究其奥理。岑参对自然的亲近,并非是人世受挫后寻求慰藉,如老年杜甫之营浣花堂;也非尚未入世的暂且栖息,如宋之问解褐前建兰田别业。从早年到晚年、在内地或处边庭、做官在朝或贬为外任,岑参关注的目光总是投向自然。自然事物,对岑参而言,既作为审美对象而存在,给他以审美愉悦,激发他的艺术创作激情,同时又寓含着哲学和宗教的奥义,引发他的思考,诱使他皈依。也正因为自然事物不仅具有物象上感官可感触的姿态,更具有哲学和宗教上的象征意义,岑参便是在多种层次上接受、认同并趋向了自然。而对自然多种层次的接受,岑参得益于《楞伽经》。
    自然事物、自然界,在《楞伽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楞伽经》曾以恒河沙这一自然事物譬如诸佛,而且还以为只有在自然中才能修禅发慧。诸佛证得了圣智、断灭了妄想,这样一种境界如何得到说明?《楞伽经》以恒河沙喻之:“大慧,然我说譬佛如恒河沙,无有过咎。大慧,譬如恒沙,一切鱼龟、输收魔罗、师子象马、人兽践踏,沙不念言:彼恼乱我,而生妄想。自性清静,无诸垢故。……譬如恒沙,是地自性。劫尽烧时,烧一切地,而彼地大,不舍自性,与火大俱生故。……如是大慧,如来法身,如恒沙不坏。大慧,譬如恒沙,无有限量,如来光明,亦复如是无有限量。……大慧,譬如恒沙,随水而流,非无水也。如是大慧,如来所说一切诸法,随涅槃流。”(《楞伽经•一切佛语心品之四》)经中以为,只有恒河沙这一自然事物才可以其特性而喻示圣智境界、诸佛智慧。经中揭示了自然事物恒河沙的诸种特性:自性清静、不起妄想;消长起落,而无生死断灭;既有流转而又常驻,变化诸端又悉归清静。的确,自然是有限与无限、刹那与永恒的统一体,佛教哲学的辩证思维很大程度地建立在对自然的思考上。正因为自然所具有的这种宗教意义,《楞伽经》所主张的修禅方式是“宴坐山林,下中上修”(《楞伽经•一切佛语心品之一》)。山林宴坐,这种禅定方式不仅是持戒亦是发慧的需要。
    岑参自早岁隐居嵩山起,亲山林而远人事的心音便如主旋律在诗中频频奏响。无论在内地、在边庭,岑参总是将目光更多地投注于自然,在自然中发现美、发现神奇也发现奥义。岑参有意将人事与山林相对,在对立中表现自己的审美趣向与情感归依。“久与人群疏,转爱丘壑中”(《自潘陵尖还少室居止秋夕凭眺》)、“事惬林中语,人幽物外踪。吾庐幸相近,兹地兴偏浓”(《携琴酒寻阎防崇济寺所居禅院》)、“爱兹清俗虑,何事老尘客?况有林下约,转怀物外踪”(《春半与群公同游元处士别业》)、“东溪堂路,来往行自熟。生事在云山,谁能复羁束”(《题华严寺环公禅房》)、“性本爱鱼鸟,未能返崖溪。中岁徇微官,遂令心赏睽”(《虢州郡斋南池幽兴因与阎二侍御道别》)。而在岑参心中,对自然的归依与对佛教禅宗的归依,是二而一、一而二的选择。“愿割区中缘,永从尘外游”(《登嘉州凌云寺作》)、“愿谢区中缘,永依金人宫”(《秋夜宿仙游寺南凉堂呈谦道人》)、“作礼睹灵境,焚香方证疑。庶割区中缘,脱身恒在兹。”(《登千福寺楚金禅师法华院多宝塔》)。岑参与高适,同是以边塞诗著称,然“高适诗尚质主理,岑参诗尚巧主景”(《唐音癸签•卷五•评汇一》)。所谓尚巧,是指岑参崇尚奇巧;而主景,是指岑参诗多写自然风景。这种对自然的审美兴趣及表现特征,便是在佛教禅学思想影响下形成的。
    在观察自然与诗歌表现自然的方式上,岑参亦受《楞伽经》的影响。《楞伽经》谈诸法性空,为破除法执我执,《楞伽经》分析了人的各种感受及意识的虚幻、流变,分析其起伏生灭。《楞伽经》宣称,人的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赖耶八识,均处在不停息的生、住、灭之中。为说明诸识川流不息的生、住、灭,《楞伽经》用诸种自然事物作比喻:“一切诸根,自身现器身藏,自妄想相,施设显示,如河流、如种子、如灯、如风、如云,刹那展转坏。”(《楞伽经•一切佛语心品之一》)自然是清静的又是喧嚣的,自然是永恒的又是瞬时的。岑参以流变的、因缘和合的、幻化的眼光看取万事万物。他不注重雕刻事物的外形外貌,而注重写出事物的一种飞动之势,写事物之间的相成相映及此起彼伏的联系。即使是写相对静谧的山林,与孟浩然山居描写的细腻、幽寂与丰富不同,岑参写得飞扬、空阔、流变。《河岳英灵集》品藻其诗:“岑诗语奇体峻,意亦造奇。至如‘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可谓逸才,又‘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宜称幽致也。”岑参的写景诗走着一条独特的路子,他从平常中发见神奇,从静谧中见到奔涌。当他置身边塞时,他好奇的艺术创作个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即使是早期的诗作、内地的诗作,自然景观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岑参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岑参的写景诗与佛经的影响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因假归白阁西草堂
    山房春事二首(其二)
    岑参的边塞诗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艺术特
    寄左省杜拾遗
    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岑参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代官职特点(兼岑参未入唐史之谜)
    岑参内心的边塞
    大诗人岑参为何在古墓中留下一纸账单
    岑参生平文件
    浅谈岑参的边塞诗
    岑参诗鉴赏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
    暮秋山行
    岑参简介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寄左省杜拾遗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诗歌目录
    官使赴晋绛得秋字
    寄左省杜拾遗诗词赏析
    碛中作
    戏问花门酒家翁
    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
    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
    火山云歌送别
    登嘉州凌云寺作
    逢入京使
    经火山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词赏析
    胡笳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
    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
    过碛
    仙凯歌六首(选二)
    赵将军歌
    封大夫出师西征
    别董大
    岑参的勤廉诗
    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晋绛(得秋字)
    盛唐诗人登封岑参
    施蜇存 《唐诗百话》之岑参
    火山云歌送別诗词赏析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诗词赏析
    逢入京使诗词赏析
    山房春事诗词赏析
    送祁乐归河东
    春梦诗词赏析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诗词赏析
    边塞诗人岑参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诗词赏析
    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诗词赏析
    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诗词赏析
    登总持阁诗词赏析
    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诗词赏析
    碛中作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赏析
    和贾舍人早朝诗词赏析
    岑参盛唐时期杰出诗人,与高适齐名,
    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诗词赏析
    岑参研究
    简评岑参诗两首
    唐代诗人岑参
    【作者小传】:岑参
    岑参诗词
    戏问花门酒家翁诗词赏析
    碛中作诗词赏析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