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C >> cen >> 岑参 >> 正文

 

岑参的写景诗与佛经的影响

【作者简介】张海沙,1957年生。1994年7 月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现执教于暨南大学中文系。发表过论文《试论严羽〈沧浪诗话〉创作主体论》等。

 


--------------------------------------------------------------------------------


    唐代诗人岑参历来作为边塞诗人代表而引起研究者关注,研究者的目光也多投注在他的边塞诗上。实际上,岑参描写边塞风光与边塞生活的作品不及其作品总数的五分之一〔1〕,而岑参在当时, 也并非以其边塞之作成名〔2〕。笔者以为, 应将岑参的全部诗作(边塞诗与内地诗)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因为这些诗作表现出了共同的审美趣向及艺术风格。岑参好写自然风景,而且喜好表现景致的奇异,即使是常景,他写来亦不同寻常,时人所谓“语奇体峻,意亦造奇”〔3〕。 这种艺术倾向形成很早,并成为他全部诗作的共同基调。本文试从岑参受到佛经影响角度,主要是岑参所熟悉的两部佛经《楞伽经》与《法华经》的影响角度,探讨其艺术审美心理及表现个性的形成。
      一
    岑参与佛教的因缘起于早年。作于天宝二年的《感旧赋•并序》叙其早年经历:“五岁读书,九岁属文,十五隐于嵩阳,二十献书阙下……荷仁兄之教导,方励己以增修。无负廓之数亩,有嵩阳之一丘。”从文中所叙可知,岑参于十五至二十岁之间(即开元十七至二十二年)隐居于嵩阳。
    嵩山是禅宗发祥地。相传中国禅宗初祖菩提达摩曾在嵩山少林寺面壁十年,“终日默然,人莫之测,谓之壁观婆罗门。”(《五灯会元》卷一)其禅风流布久远。据《宋高僧传》,开元年间曾在洛阳居留的名僧有金刚智(开元七年至开元二十年)、善无畏(开元十二年至二十三年)、菩提流志(开元十二年至十五年)等,这些名僧在洛阳传道、习禅与译经的时间与岑参隐居嵩阳的时间相同或相近。更值得注意的是开元年间惠能的弟子神会在河南南阳及洛阳的活动。“开元八年,(神会)敕配住南阳龙兴寺,续于洛阳大行禅法,声彩发挥。先是两京之间皆宗神秀,若不淰之鱼鲔附沼龙也。从见会明心,六祖之风荡其渐修之道矣。南北二宗时始判焉。致普寂之门盈而后虚。”(《宋高僧传》卷八《习禅篇》)禅宗北宗领袖人物神秀的弟子普寂和义福曾以洛阳为中心在北方大兴禅法,而后南宗祖师惠能的弟子神会北上,弘扬南宗顿教宗旨,挑起禅门南北之争。开元二十二年,神会在滑台寺(位于今之河南)召开僧众均可参加的无遮大会,揭橥一种新的禅学宗旨〔4〕。 尽管从岑参的诗文及唐代其它史料中,我们尚未得到岑参曾参与禅宗史上这些重大事件的记载,亦未见岑参与禅宗南北领袖人物交往的确切材料,但我们却可以确知,在禅法大兴于洛阳之时,岑参隐居于嵩山亦曾修习佛教禅道,并屡与山僧往来。
    今人将岑参诗编年,一般以《丘中春卧寄王子》为第一首诗,诗作于嵩阳隐居时,其诗曰:“田中开白室,林下闭玄关。卷迹人方处,无心云自闲。竹深喧暮鸟,花缺露春山。胜事哪能说,王孙去未还。”诗中首联以“林下闭玄关”概括其隐居之旨。“林下”指退隐之地,此词多为佛门所用。梁慧皎《高僧传•竺僧朗》:“与隐士张忠为林下之契,每共游处。”中唐诗僧灵澈亦有诗句:“相逢尽道休官去,林下何曾见一人。”〔5〕“闭玄关”为禅门用语,意为闭居修道。 岑参的隐居生活中,修禅学佛道是重要的内容。不仅独自闭关修道,岑参还与居止在嵩山一带的僧人期请往来,有《自潘陵尖还少室居止秋夕凭眺》一诗记其事。诗中先是写少室隐居的幽趣,接着叙道:“昨诣山僧期,上到天坛东。向下望雷雨,云间见回龙。久与人群疏,转爱丘壑中。心淡水木会,兴幽鱼鸟通。稀微了自释,出处乃不同。况本无宦情,誓将依道风。”诗中表现出远人事而近山林的心淡兴幽旨趣,可见洛阳一带北方清静禅风对岑参有过影响。
    年轻的岑参,处于盛唐时期,又为相门之子,他终于走出了隐居之地,求取功名。岑参二十岁献书阙下,其后出入两京,奔走十年。“尝自曰:云霄坐致,青紫俯拾……幸逢时主之好文,不学沧浪之垂钩。我从东山,献书西周,出入二郡,蹉跎十秋。多遭脱辐,累遇焚舟。雪冻穿屦,尘缁弊裘。嗟世路之其阻,恐岁月之不留。睠城阙以怀归,将欲返云林之旧游。”(岑参《感旧赋》)岑参出入两京十年,尽管也有与杜甫旅食京华十年期间相同的遭遇与期盼,但他却表现出与杜甫完全不同的生活选择。杜甫在长安十年期间(天宝五年至十四年)献过三大礼赋,又进过《封西岳赋》和《雕赋》,既歌赞了皇帝与皇权,又表现了自己仕进参政的渴望。杜甫还投诗给权贵(翰林张垍、京兆尹鲜于仲通、左丞相韦见素等),请求这些他内心其实并不尊重的权要人士的援引〔6〕。岑参没有这些举动。现存岑参文集中, 没有干进求援的书表,甚至连立志功名的诗篇也难以见到。岑参出入两京的十年里(开元二十二年至天宝二年),我们所知道的是,他又在终南山造了一处隐居之所〔7〕,并屡屡访寺寻僧、参禅论道。 我们可以从他此时期的诗作中读到他寻道的行踪和悟道的心得。这类诗作有:《晚过磐石寺礼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岑参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岑参的写景诗与佛经的影响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因假归白阁西草堂
    山房春事二首(其二)
    岑参的边塞诗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艺术特
    寄左省杜拾遗
    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岑参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代官职特点(兼岑参未入唐史之谜)
    岑参内心的边塞
    大诗人岑参为何在古墓中留下一纸账单
    岑参生平文件
    浅谈岑参的边塞诗
    岑参诗鉴赏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
    暮秋山行
    岑参简介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寄左省杜拾遗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诗歌目录
    官使赴晋绛得秋字
    寄左省杜拾遗诗词赏析
    碛中作
    戏问花门酒家翁
    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
    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
    火山云歌送别
    登嘉州凌云寺作
    逢入京使
    经火山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词赏析
    胡笳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
    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
    过碛
    仙凯歌六首(选二)
    赵将军歌
    封大夫出师西征
    别董大
    岑参的勤廉诗
    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晋绛(得秋字)
    盛唐诗人登封岑参
    施蜇存 《唐诗百话》之岑参
    火山云歌送別诗词赏析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诗词赏析
    逢入京使诗词赏析
    山房春事诗词赏析
    送祁乐归河东
    春梦诗词赏析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诗词赏析
    边塞诗人岑参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诗词赏析
    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诗词赏析
    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诗词赏析
    登总持阁诗词赏析
    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诗词赏析
    碛中作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赏析
    和贾舍人早朝诗词赏析
    岑参盛唐时期杰出诗人,与高适齐名,
    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诗词赏析
    岑参研究
    简评岑参诗两首
    唐代诗人岑参
    【作者小传】:岑参
    岑参诗词
    戏问花门酒家翁诗词赏析
    碛中作诗词赏析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