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Z >> 郑庄公 >> 正文

 

郑庄公这个人

左传》有言,郑庄公寤生。初到人间便不同凡响,注定要在天地

间站稳脚跟。有一种怪现象,如果要成就一凡事业,都要经过伤痛的隐忍

和浴火的历炼,拿历代帝王的杀伐征讨来考察,这种现象倒是普遍存在

的。郑庄公其人直到即位前缺失母爱,那种心理的伤痛是不言而喻的。但

嫡长子的地位却帮了他的大忙,他还是顺理成章成为万人之上的一国之

君,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了。

共叔段在武姜氏的溺爱和郑庄公的纵容下,羽毛丰满了,开始和他分

庭抗礼了。先是坐享百雉之城还不满足,然后又擅自扩充地盘,最后缮甲

兵、具卒乘、将袭郑。这个郑庄公胸有成竹:“可矣!”到时候了,结果

把共叔段赶得到处跑。把亲生母亲也不放过,并恶狠狠地说一辈子也不想

见到你了!后来因为统治工作之需要,挖个地洞去看自己的母亲,还自我

标榜其乐融融!武姜氏也是见风使舵,从地洞里出来后,这“母子如初”

是打了大折扣的!或许当时的监督机制尚不完善,共叔段一步步坐大成

势,或许郑庄公确比较孝顺,让共叔段按照武姜氏的意思要风得风要雨得

雨。
再来看这个人的不讲信用。周平王是当时正统,是天子,但这家伙看

到天子对属国虢国稍微好一点,他就不满意了,开始怨怼,迟暮中的周王

朝、周平王国力式微,对这种人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来收拾,就和郑庄公王

子、公子互换人质。周平王一死,周王朝无暇顾及虢国欲还政于虢国,这

本身就是周和虢之间的事,但郑庄公坐不住了,先抢了夏粮,后夺了秋

田。民以食为天,这不是断了周王朝子民的后路吗?这种没有任何信义的

人,真是言不由衷,质无益也!

郑庄公在政治舞台上还善于表演。其时是弱肉强食的时代,郑庄公对

攻打象许国这样的小国表现尤为积极,他深知其中的政治利润,还有非常

得体的托辞,你这个许国啊,不好好进贡,实在是天祸亡你!许国是没希

望了,郑庄公心里窃喜,我是难以和父兄相处的人,和一母同胞的弟弟失

和了,使糊其口于四方,这个许国我就不治理了,还不如让许国人自己去

主持和掌管。切慢,还有后话,我郑国可以和你通婚,虽然我的子孙不能

占有许国,也不能让其他人占据这里,让我的臣子先守着这块地方。还有

更为堂皇的理由,老郑曾经有过此地,谁还能与本人争许国呢?看似颠三

倒四,实则煞费苦心,戒饬的终极目的只有一个,谁也别觊觎这块肉!

以上就是郑庄公的基本表现。后人读起来确实有点伤心,这世道怎么

就成了这个样子呢?为什么郑庄公之类能大行其道?我怎么看他怎么象个

政治流呢?春秋无义,天道人道崩溃,谁拥有暴力谁就有话语权,这就

是那个时代解决所有问题的标准,你有意见只能保留。细究起来,还真有

些值得推敲的东西。首先在当时,如果要使自己地位得以巩固,不受威

胁,必须得将共叔段这样无视正统的人得打下去。郑庄公是非常有谋略

的,顺着武姜氏的意思,让共叔段迅速地膨胀起来,形势发展成了共叔段

必自毙之的时候,等到一国不能容二君、一山不能容二虎的氛围营造完

毕,可矣二字再次显示出其成竹在胸的韬略和掌握全局的气概,然后师出

有名,一举将其消灭之,稳定了国内局势。其次是不惜利用一切手段壮大

自己,即使牺牲自己的政治信誉。周郑交质,王子公子互换为人质,但郑

庄公为了一已之国,能够准确判断出日薄西山周王室的实力,看透了人质

互换的政治谎言,毫不顾念儿子的安危,抢夺周家的粮食,在农耕生产尚

不发达的当时,粮食是衡量一国是否强大具有实力的重要指标,也是令人

刮目的重要战略物资。戒饬守臣时更是如此,器用财贿,无置于许,一幅

政治守财奴的嘴脸。

话说回来,倘若自古像郑庄公这样的天子诸侯多些的话,老百姓倒在

国安邦固政治环境中多过几天稳定日子。历史的车不能倒着开,现在如果

多上几个象郑伯这样的人,天下就大乱了!

我怎么也不喜欢郑庄公这个人!


文章来源:木子心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郑庄公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郑庄公这个人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