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X >> xu >> 许继慎 >> 正文

 

碧血悲歌——许继慎

采声中,许继慎心中潜藏着一层隐忧。三支红军虽然名义上合编了,但组织系统基本上没有触动,地方主义意识还影响很深。从抵达根据地的那一天开始,他就主张将部队打乱建制进行混编,但是,多数同志认为条件不成熟,迟迟未能实行。他担心地方主义的毒瘤一旦释放出来,会影响整个部队的团结。

  会师不久,许继慎的担心成为事实。8月末,红一、二师奉命奔袭广水。敌军早有准备,凭坚固守,袭击变成了强攻。根据许继慎的命令,徐向前率一师从北面仰攻,部队前仆后继,死伤惨重,而按照计划应该同时出击的红二师却按兵不动。

  徐向前被迫撤出战斗,闯进军部,大声质问:“这打的是什么鸟仗?红二师为什么不遵守命令?我最好的营长高汉初就这样冤枉牺牲了?”

  许继慎正为红二师保存实力的做法而恼怒,也在气头上,脑门一热,两人吵了起来。这是他们第一次吵架,也是最后一次吵架。

  事后,两人冷静下来,忍不住笑了:他们吵架找错了对象。

  在前委会议上,许继慎再次提出混编的建议。他说:“鄂豫皖根据地已经被中央确定为全国六大战略根据地之一,而部队还未完全融为一体,这是非常危险的。从半年的实践看,只有从组织上打乱部队建制,才能从老根上铲平山头。混编至少有两个好处。一是利于打破地方观念。三个师过去来自三个地区,基本上是按地区系统形成建制的。有人动不动就说:‘这一师是我们的,那一师是他们的。’甚至相互瞧不起,闹矛盾,妨碍部队的团结和统一。二是便于形成拳头。三个师建立的时间有先有后,实战经验、战斗作风、武器装备都不一样。红一师成立早,底子厚,人多武器好,战斗力最强。相对说来,其他两个师就显得弱些。混编后把红一师的干部和武器多调些给二、三师,就能进一步加强这两个师,使全军的力量相对平衡,形成有力的拳头。同时通过混编,各部队亦能相互学习,交流经验,取长补短。”

  许继慎说服了大家。在徐向前的支持下,前委通过混编方案,红一师由三个团合编为两个团,红二、三师合编为第二师,将军部直属的独立旅与黄麻补充营、皖西独立第一师合编为第三师,其中第一、二师各抽五个连进行对调。与此同时,在部队中大力健全各级党组织,军部设前委会,师、团设党委会,营、连设党支部,班、排设党小组,另外还组建了士兵委员会和各级俱乐部。经过混编,全军实现了统一领导、统一意志、统一作风、统一纪律,形成了“狠、硬、快、猛、活”的战斗风格。

  对于许继慎开创性的工作,周恩来给予很高的评价:“许继慎政治上很强,很能打仗,他把叶挺独立团的战斗作风带到了红四方面军。”徐向前也在回忆录中反复强调许继慎“把三个师捏在一块,他有很大功劳”。

  更为难得的是,许继慎主管红一军军事期间,还以巨大的政治勇气抵制了“立三路线”的错误。当时,“立三路线”指导下的中央和长江局不断发布命令,要求红一军切断平汉路,进逼武汉。边区特委决定组织以城市为中心的地方总暴动,提出了“打到武汉过中秋”的口号。前委讲论上级指示时,许继慎尖锐地指出:“三年前,我打过武汉。当时集中了三四个军共计十多万人,花了一个多月才拿下武汉三镇。要攻克武汉这样的大城市,没有几个军是不行的。这样的军事常识都没有,还作什么决定!作计划,给任务,不审时度势,不掂量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一味地叫嚷‘会师武汉,饮马长江’,这不是雄心壮志,而是主观主义、冒险主义!”


  前委多数成员也认为:“我们名义上是一个军,实际上只有几千人,就这么点力量,怎么个打法?我看,能打到外线上去,搞一两千条枪就不错了!”

  根据多数同志的意见,许继慎没有率部向武汉进攻,而是出击平汉线,在遭受几次小挫折后,又改变行军方向,把注意力放在巩固根据地上。为此,他遭到地方负责同志的责难,军中也有人指责他屡次违背上级命令。10月中旬,红一军第一次党代表大会按照“立三路线
 
 
”的标准衡量军队的工作,批评军部在进攻敌人大中城市和交通干线时“作战不力”,存在着消极的“右倾机会主义”倾向。许多人把火力对准了许继慎,在改选红一军前委时,把他排斥在外。

  许继慎不为所动,仍然执行稳妥的军事战略。11月,他率部奔袭新洲,以疾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国民党郭汝栋第二混成旅包了“饺子”,缴获大批枪支和军需物资。这时,中央关于纠正“立三路线”的指示传达到红一军。前委成员听了传达,不约而同地把钦佩和愧疚的目光投向军长。

  新洲之战后,许继慎考虑到由于主力出击平汉线,皖西根据地大部被敌侵占,约有二百余名干部和万余名群众遭到杀害,于是果断决定回师皖西。12月上旬,部队夜袭金家寨,歼敌四十六师一个团,然后进逼六安,诱使国民党重兵出援。12月30日,援敌分三路向红一军驻地麻埠进逼,被红军包围于东、西香火岭,共歼敌三个团。在恢复皖西根据地后,许继慎又率部赶往鄂豫边地区,在二道河击溃敌三十师一个旅。

  在二道河,许继慎率领的红一军与蔡申熙带领的红十五军会合,两军根据中央指示正式合编为红四军,由中央派来的旷继勋任军长,原来的两个军长蔡申熙、许继慎分别改任红十师和红十一师师长。许继慎没有因为职务上的下调而影响情绪,依然全身心地投入战斗。1931年春,他和蔡申熙带领红十、十一师密切配合,在广水双镇地区全歼国民党第三十四师,生俘师长岳维峻以下五千余人。这是红军历史上第一次取得歼敌整师的胜利。

  新任鄂豫皖特委书记兼军委主任曾中生十分看重许继慎、徐向前、蔡申熙过人的军事才能,把他们视为主要助手。这四人都是黄埔军校出身,日后都成为了共和国的军事家,但每个人都独具特色。曾中生大局意识强,善于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思考问题;许继慎心思敏捷,机智果断,遇事有魄力,关键时刻善于决断;徐向前厚重慎密,作风踏实,既能独当一面,又乐于做副手和高参;蔡申熙长于进行战略思维和协调工作。曾、许、徐、蔡的搭配本是难得一遇的黄金组合,但是,命运多乖,他们刚刚联手写下第一页辉煌,就被张国焘的黑手折断。

  耿介、直率的许继慎多次揭穿张国焘的老底,率先向“左”倾错误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许继慎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碧血悲歌——许继慎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