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叶挺采纳了他的建议。在兄弟部队火力掩护下,许继慎亲率二营官兵,冒着敌人交叉火力,一直向前冲。二营不顾伤亡,拼命拉近与溃兵的距离,最后终于与溃逃的敌军相接。负责阻击的敌军桥头部队不敢扫射自己的人,发挥不出火力优势,遂被打败。二营乘胜占领咸宁县城。
四军军部接到叶挺已追往咸宁的报告后,副军长陈可钰破口大骂:“好胜鲁莽,过于急进。”等到他得知吴佩孚正全力赶往咸宁城,又转而大赞:“真是军事天才,能够见机进取。如果咸宁城被敌军先机占领,我们又要打一场‘汀泗桥’战役。”
机敏灵动的许继慎还擅打恶仗。对手越强,战局越乱,他越生龙活虎。1927年春,叶挺调任第二十四师师长兼武汉卫戍司令,许继慎担任七十二团团长。4月,蒋介石集团叛变革命,成立了与武汉政府对立的南京政权。5月17日,在他的收买和唆使下,国民革命军独立第十四师师长夏斗寅率部发动叛乱,冒险奔袭武汉。当时,国民革命军主力部队集结在河南境内,正进行第二期北伐,武汉驻兵极度空虚,仅有3个团,而且处于分散状态。叛军从宜昌出发,沿途未遇任何阻拦,势如破竹,直抵距武昌只有30里的纸坊镇。
三镇震悸,武汉国民政府的领袖人物料定空城难守,携带家眷和细软,纷纷逃亡。危难时刻,叶挺赶到七十二团,找到团长许继慎、副团长廖运铎:“时间很紧迫,你们团为先头部队,立即紧急集合,投入战斗,一定要守住纸坊一线,等待增援部队上来!”
“请师长放心,七十二团保证人在阵地在!”许继慎立下军令状。
七十二团奔赴前线,发动逆袭,将叛军驱出纸坊镇,并占领纸坊车站。叛军毕竟人数占优,侦知正面只有许继慎一个团后,集中三倍兵力进行反扑。双方激战一夜,第二天拂晓,叛军在巷战中步步推进,突破多处防线,七十二团团部遭到合围,形势岌岌可危。
“同志们,现在已处在生死关头!退也是死,进也是死,与敌死拼,还能杀出一条生路!大家跟我上!” 许继慎手执团旗,率领所有的预备部队——机关枪连、特务连、步兵连和团部工作人员、勤杂人员迎着叛军攻击方向冲去。在火红的团旗引导下,数百名战士像一股奔涌咆哮的洪流,杀入敌阵。
攻击与逆袭,包围与破围,两股人流撞在一起,发出震耳欲聋的厮杀声。锋线上不断有人倒下,又不断有人填上,七十二团官兵抱着必死的决心,踏着血迹和尸体冲锋,所有的人,包括死去的烈士,都是面向敌人。在战斗中,许继慎始终冲在最前头。
狭路相逢勇者胜。面对不计生死的勇士,叛军胆怯了,开始动摇,出现溃退的迹象。许继慎当机立断,命令号兵吹响冲锋号,带领官兵发起全线追击,叛军阻击部队凭借预设阵地企图以密集火力掩护溃兵撤退。许继慎在追击中两处负伤,左右胁各中一弹,鲜血将军衣染透,成了一个血人,但他仍然坚守岗位,指挥作战。
就这样,他用一个团的兵力打败了夏斗寅一个师的进攻,再次上演了以少胜多的奇迹。他像一颗冉冉升空的将星,以惊人的速度、眩目的光芒和不可抑制的活力登上军事舞台。他的同志和敌人都相信许继慎今后的军事生涯将更加辉煌。
在销声匿迹三年后,许继慎突然崛起于大别山之巅。他将三支各自为战的小股红军煅造为一支铁师劲旅,为红四方面军奠定了最初的基础。他和徐向前默契配合,在一年的时间内,指挥二千余人消灭一万五千余人的正规军,创造小蛇吞大象的军事神话,部队也扩大七倍以上。
出人意料的是,在创造最初的奇迹后,许继慎仿佛从世界上蒸发了。在长达三年的时间内,他无声无息。
1927年8月,他的部队参加了南昌起义,但是,在主官序列表上,没有他的名字。
1927年12月,他的老上司叶挺组织了广州起义,也不见他的踪影。
1928年到1930年,他的恩师周恩来在上海指挥中央特科,麾下聚集了一批黄埔师生,里面也没有许继慎。
反常的寂静,引来许多猜度。有人说,他赋闲了,心灰意冷了,退出了国共争斗的是非圈。
从表面上看,许继慎寓居上海,的确过上了闲云野鹤般的隐居生活。他经常访朋问友,与安徽籍留居沪上的社会名流来往密切。由于仰慕他的才能,国民党派人拉拢他,邓演达的第三党争取他,他都婉言谢绝,摆出一副置身事外的姿态。
对于他的这种处事态度,党内有些同志不理解,指责他交游过广,敌我不分,还提出要对这种背景复杂的人保持警惕。
其实,许继慎是个性情直率的人,平生最讨厌虚伪、奸诈,不习惯绵里藏针的外交辞令,他渴望生活在金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军旅之中。可是,人生中有许多事情,不由自己作主,因此也就生出了许多抱憾和无奈:
南昌起义前,许继慎虽然重伤未愈,仍然追随部队来到南昌。前委为保存干部,作出凡受伤人员一律撤离南昌的决定,许继慎只好转赴上海养伤。两个多月后,他又接到叶挺令其火速归队的急电,立即乘船去汕头,希望能赶上南下潮汕的起义军。船到汕头时,该地已被粤军攻陷,无法登岸,只好暂栖香港。后来,他又听说叶挺在香港指挥广州起义,于是在港九各处寻找线索,希望能与老上司取得联系,结果还是劳而无功。辗转半载,许继慎只得回到上海,向中央军委报到,然后按照组织的指示,在政治上采取灰色立场,以个人交友的方式,利用乡土关系进行统战工作。这种工作性质与方式后来给许继慎招致杀身之祸。这是后话。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最了解许继慎心思的莫过于周恩来。他一直在为自己青睐的战将选择用武之地。1930年春节刚过,他就把许继慎找去,笑吟吟地说:“中央军委决定任命你为红一军军长,前往鄂豫皖边区指挥作战。”
“我等的就是这一天!”许继慎喜出望外。
“你的担子很重。”周恩来扳着指头,列举了一系列困难:
以大别山为依托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