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鄂豫皖边境地区,创建了三小块根据地和三支小股红军,他们都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缺乏统一指挥,自身发展较慢,这与他们处于中原腹心的战略地位很不相称,要尽快改变这种局面;
目前影响三支红军统一的最大障碍是地方保守观念,这些主要出身于农民的士兵具有强烈的排外心理,把土生土长的子弟兵称为自己的部队,把其他红色区域的部队称为外来的部队,拒绝与友邻部队合作;
三支红军部队之中,豫东南红三十二师战斗力虽强,但政治上比较薄弱,多次发生抵制党的组织领导,驱逐甚至枪杀上级派来的党代表事件;
……
在介绍情况后,周恩来对边区的发展方向、党的建设、红军改编、战略战术、组织领导等重大问题一一作了指示,鼓励他尽快完成统编红一军的艰巨任务。
中央军委的同志摆酒为许继慎饯行。席间有位同志关切问道:“你的家乡不是在皖西根据地吗?这次可以见到亲人了!”
“早已家破人亡,到哪里找亲人!”许继慎苦笑一声。他的弟弟许希孟组织农民暴动被捕,在皖西独山镇被国民党砍头示众;他的老母亲遭到地主保安团的迫害,背井离乡,至今下落不明;他的家乡六安正处在苏区与白区的交接地带,不断遭受“清剿”部队拉锯式扫荡,十室九空。想到家乡人民的苦难,他悲愤地说:“此去大别山,我必为党、为革命、为死难受害的人民,同蒋介石、国民党决一死战,不获成功,决不生还!”
仲春四月,正是大别山的杜鹃含苞怒放的季节。烂漫的山花铺满群山,给苏区带来一抹嫣红、一缕喜庆。许继慎一行风尘仆仆地来到湖北黄安,在七里坪召开根据地党和红军干部会议,宣布中共中央关于统一鄂豫皖根据地和红军的决定,成立以郭述申为书记的特委和以许继慎、徐向前为正副军长的红一军军部。红一军统辖三个师共计二千一百余人。
这是根据地军民盼望已久的日子。早在1927年11月,黄麻暴动胜利后,当地领导人就提出从西到东逐段割据大别山脉的计划。第二年,中央巡视员曹壮父在听取鄂豫边特委意见后,向中央再次提出“学江西井冈山的办法”、创造大别山工农武装割据局面的建议。上述建议虽然被上级否决,但执著的大别山人民并未停止尝试,他们在黄麻暴动的基础上,创建了鄂豫边根据地和红三十一师,首先在大别山西端打出了苏维埃的旗帜,接着在商南民团暴动的基础上,创建了豫东南根据地和红三十二师,点燃大别山中段的烽火,最后又发动六(安)霍(山)起义,创建皖西根据地和红三十三师,大别山东段也响彻了土地革命的风雷。至此,一个纵贯大别山脉的战略根据地已经隐约可见,它就像一个躁动于母腹之中的巨婴,急需催产、接生和成长。
许继慎的到来,引起军民的极大兴奋。他们急切地盼望许继慎能顺利地捏合三个山头的武装力量,同时也担忧这个困扰边区几年的难题会再次压垮新来的领导人。
许继慎十分幸运,他在这里遇到了老同学徐向前。
这是一对闻名不知面的老同学。他们都在上海报考黄埔军校,都在黄埔第一期学习,都参加过东征战役,由于分编在不同的连队,两人并不认识。对于在军校和北伐中名声大噪的许继慎,徐向前十分尊重。特殊的黄埔情结和共同的抱负,把他们这两个素未谋面的“老同学”变成了一对配合默契的搭档。
红一军军部成立后,前委决定分头行动。许继慎率军部去商南、皖西传达中央关于整编工作的指示,徐向前则带领由红三十一师改编的红一师向京汉线出击。
在出发的那天早晨,徐向前踏着露水来为军长送行,在他身后跟着五十名装备精良的彪形大汉。这是红一师最精锐的师部手枪队,徐向前最钟爱的“尖刀部队”。
许继慎诧异地指着手枪队,问道“这是……?”
“东去商南,要经过灰白区和白区,沿途会有民团和敌军袭扰,红三十二师情况十分复杂,过去发生过杀自己人的事件,我看军部都是文职人员,带点精干武装,以防万一。”徐向前解释道。
平淡的语言之中蕴藏着关心和细致。许继慎和政委曹大骏都十分感动。
东行非常顺利。许继慎利用他在家乡的巨大的威望,经过细致、周到的说服工作,先后在南溪和金家寨将红三十二师和红三十三师改编为红二师和红三师,接着,又根据实际情况组建了一个独立旅和两个归地方领导的独立师。随后,他率领红二、三师向六霍地区进攻,首战流波潼,次战麻埠,三战霍山城,四战英山,连战连捷,特别是英山之战歼敌一个整旅,这是鄂豫皖红军从未有过的空前大捷。过去,红军从来没有攻击过整团的国民党正规军,更不用说成建制地消灭成旅的敌军。
在奇迹的宝匣打开之后,一个又一个的令人振奋的胜利接踵而至。
8月中旬,徐向前带领红一师遭到国民党戴民权师的追击,双方在黄安西北四姑墩一带展开激战,红一师顶住敌人猛攻后发起反击,正在拉锯较劲时,突然在敌军后面涌出两支红军部队,形成夹击之势。这一变化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很快,红一师战士清醒过来,纵声欢呼:“许军长回来了!许军长带着部队回来了!”
其实,许继慎根据侦察员的情报,早已获悉四姑墩的战场形势。为了取得更大的战果,他匠心巧运,没有正面增援兵力吃紧的红一师,而是挥兵迂回至敌阵后侧,形成夹击之势,一举夺取战场的主动权。两人指挥部队前后用劲,一夹一挤,就轻轻松松地击溃敌军两个旅。
四姑墩之战还有一个特殊之处,就是过去存着严重隔膜的三支红军第一次实现了协同作战。
消息传开,军中士气高涨。战士们俏皮地说:“军中又来了许神仙,什么敌人都不怕了!”在此之前,徐向前由于善打游击被指战员誉为“徐神仙”。
许继慎、徐向前都是追求一流成绩的人。他们仅仅用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不仅组建了统一的红一军,还使红军部队在战略战术上出现了质的飞跃。徐向前有一段精彩的语言总结了许继慎给部队带来的变化:
从六月到八月,红一军三个师分东西两线出击,连战皆捷,先后共歼敌七千余人。自身兵力扩展到五千余人,增加了一倍以上。特别重要的是,红军的战术有了新的发展。可以说,开始了从小规模的游击战向较大规模运动战的过渡。过去只能跑圈子,伏击、袭击小股敌人,消灭国民党正规军的个把排和连;现在不同了,能主动调动大股敌军,在运动中整团整团地歼灭。过去只能攻打小的民团据点,缴获也少;现在不同了,能打下县城和重镇,缴获大批枪弹和轻重机枪、迫击炮,武装自己。战术多样,机动灵活:英山战斗,攻占据点与打援相结合;杨平口战斗,诱敌伏击;花园战斗,远距离奔袭;四姑墩战斗,诱敌深入,迂回包围。战斗中,并能注意开展政治攻势,战场喊话,瓦解敌军。总之,部队战术思想有了新的提高,战斗力大大增强,标志着鄂豫皖的红军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在一片喝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