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作示范。在军校,他与曹渊、蒋先云相识相知,成为最好的朋友。这三人都具有才智过人、政治上活泼和组织能力强等特点,日后同时成为叶挺独立团的主要战将,因此,人们称他们为“铁军三杰”。
1925年底,许继慎从黄埔军校毕业,被军校留在新编教导第二团担任排长,负责训练新兵。他的军事才能很快在两次东征中露出头角。
第一次东征打击的对象是叛军林虎,战场在广东东江一带。东征军名义上以许崇智的粤军为主,讨伐主力实际上是由黄埔军校一、二期学生组成的教导一团和二团。这支新军纪律严明,训练有素,尤其是斗志高昂,视死如归,常常一个冲锋就能把对方成团成营的部队冲得七零八落。许继慎在淡水、阿婆两次战斗中,指挥少量兵力打退数倍于己的敌军攻击,因功升为连党代表。在棉湖战斗中,林虎亲率一个师的兵力,突袭至二团团部附近,将指挥作战的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二团团长钱大钧团团围住,形势十分危急。许继慎一面派人向友 邻部队求援,一面紧缩防线,扼守要道隘口,坚守不退,将林虎所部死死地拖住。不久曹渊带领一个连增援,经过数小时激战,终于将敌军击退,保证了团部的安全。战后,许继慎和曹渊都因作战英勇被擢升为连长。
第二次东征打击对象是陈炯明。这时,黄埔军校学兵扩大为国民革命军第一军,许继慎担任一军第三师七团党代表办公室少校干事。由于七团党代表蒋先云被周恩来任命为前线特派员,到一军其他部队督战,由许继慎代理七团党代表。兴宁之战,他带领七团两个连奉命增援,未到前线,就看见负责阻击任务的主力团团长骑马向后狂奔,一边跑,一边脱军装,样子十分狼狈。由于主官弃阵,主力团的官兵也纷纷后撤,敌军则趁机发起反攻。
许继慎策马迎头拦住团长,一把攥住缰绳,喝斥道:“你这是往哪里跑?”
“许党代表,是你呀?”团长惊魂未定,气喘嘘嘘地说:“正面之敌至少有一个师,根本顶不住,快撤吧,迟了就没命了!”
“不就是死吗?你忘记黄埔‘不要钱,不怕死’的校训了。我已经带领增援部队上来了。”许继慎劝道。
“你带了多少人?”
“两个连。”
“这点兵力有个屌用?放手!”团长听见敌军的冲杀声越来越近,抡起马鞭,抽在许继慎手臂上,手臂上顿时抽出一道血痕。
许继慎忍住火辣辣的疼痛,强行扭转马头,拖着团长并驾齐驱,朝前线奔去,边跑边喊:“我后面还有大批援兵!”
主官重返战斗位置,加上许继慎带来两个连的生力军投入战斗,很快稳住了阵脚,此后援军陆续到达,敌军转而惊慌失措,最后被击溃。
战后,主力团团长因战功晋升少将,他对在关键时刻立下逆转之功的许继慎只字不提。许继慎也缄口不语。当事双方都保持沉默,但亲眼目睹他们战场表现的七团官兵则抱打不平。蒋先云将兴宁之战中的情形向东征军总政治部主任周恩来作了汇报,周恩来在党内表扬了许继慎“机智、勇敢和谦虚”,赞扬他有“金子”一样的优秀品格。
为尊者隐,为长者讳,许继慎宁可埋没自己的功劳。但是,当政治上的毒箭向共产党袭来时,他会毫不犹豫地戳破那些“尊者”、“长者”虚伪的面具。1925年,蒋介石在潮州西湖公园召开连以上军政人员联席会议,授意国民党右派分子挑起事端,攻击共产党员不忠于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许继慎是黄埔军校“青年军人联合会”负责人之一,具有高度的政治敏锐性。
在缪斌、贺衷寒等右派分子大放厥词之后,许继慎沉着镇定地走上讲台发言:“对革命忠实与否,不能光看他怎么说,重要的是看他怎么做,特别是在生死关头能否英勇无畏,舍身成仁。蒋先云党代表,是共产党党员,在第一次东征时,他两次负伤,至今伤口未愈,人所共睹。唐在刚营长,也是共产党员,冲锋在前,壮烈牺牲,现在忠骨未寒。在历次平叛战斗中,共产党的连、排长大量牺牲更属常见。即以我本人来说,攻惠州时,我不但立于城下指挥,而且亲自爬城。但是,攻城指挥官某团长却在敌人猛烈炮火下,从阵前逃走。这不仅是勇敢不勇敢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对革命忠实不忠实的问题。”
掌声像惊雷从会场响起。在许继慎严密的逻辑和犀利的词锋面前,右派分子无言以对,败下仗来。蒋介石本想借这个机会打击共产党人的影响,没想到弄巧成拙,反而提高了共产党的威望。他气恼地对缪斌等人说:“你们打仗不行,斗嘴也不行,一群人拿许继慎没有办法,真是窝囊!”
周恩来非常欣赏许继慎,说他军政兼长,作战勇敢,而且善于说理。1926年3月,蒋介石炮制“中山舰事件”,将共产党员赶出第一军,周恩来主办政治干部训练班,点将要许继慎到第二中队担任队长。三个月后,共产党决定加强叶挺独立团的指挥力量,周恩来派许继慎带领三十多名营、连级干部赶往湖南浏阳军中。叶挺任命许继慎为第二营营长。
在战火纷飞的战场,许继慎脱颖而出,他善于捕捉战机的机敏和悍于攻坚撞硬的骠悍,令军坛为之一惊。北伐两湖的几次著名的战役中都闪烁着他智慧的光芒。
在著名的汀泗桥战役中,叶挺独立团击破守桥之敌,衔尾急追。出击不到片刻,就接到第十二师师长张发奎的一道命令:“对敌追击不得超过15里!”
当时敌军全线处于慌乱之中,整个指挥系统和部队建制被打散,根本组织不起有效的反击。叶挺不愿意失去大好战机,命令部队大胆追击。部队追至咸宁县城外,又遇到类似汀泗桥的地形,三面环水,只有一条铁路桥可过,守桥的直系军阀部队构筑了坚固的阻击阵地。
“追还是不追?”前头部队停下脚步,向叶挺请示。
叶挺也正在思忖。
“机不可失,冲过桥去!”许继慎主动请缨:“咸宁之敌甚为混乱,铁路桥可以通过,请速令机枪连掩护我营冲锋!”
&nb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