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X >> xiang >> 项羽 >> 正文

 

江东子弟有余哀,君王卷土可重来?--漫谈项羽

城郭室屋,皆坑田荣降卒,系虏其老弱妇女。徇齐至北海,多所残灭。”   本来大功告成,齐地皆属楚焉。  可结果因为这一顿烧杀掳掠,“齐人相聚而叛之”。 这是项羽嗜杀残暴导致的第二个致命的后果。  而且料想不到的是,还逼出了一个猛人—田横。对,就是那个田横与五百壮士的田横。从他后来这个故事我们就知道这人在齐地非常有人望,而且坚强不屈。也难怪,他的人望也是项羽逼出来的。要是项羽没那么喜欢杀人,齐地的老百姓估计也就在楚国的旗帜下做顺民了。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既然左右都是一个死,还不如跟你项羽耗上了。  再接下来的后果自然是“项王因留,连战未能下”。  这就不好了,如此现状肯定使刘邦和众诸侯蠢蠢欲动。因为在他们看来—原来你项羽也不是传说中的攻必克,伐必取啊。一个小小的,散沙一般的齐地你都拿不下,我们这么多哥们估计够你喝一壶了。  这时刘邦已经把关中牢牢抓在手中,招兵买马的任务业已完成,诸侯们也联络在一起了。所以以刘邦为首的诸侯联军整军东进,并迅速攻占楚国都城彭城。似乎项羽危在旦夕之间,一切来得太过容易。刘邦他们没有想过为什么,只知道高兴。  刘邦爱喝酒,打了胜仗自然要喝酒—“日置酒高会”—咱今儿个真高兴啊。  可刘邦和诸侯们都忘了,项羽即使在睡觉,他也是只老虎。  刘邦他们喝酒,项羽自然也没闲着。老巢都被别人端了,还能怎么办, “项王闻之,即令诸将击齐,而自以精兵三万人南从鲁出胡陵”。 结果“项王乃西从萧,晨击汉军而东,至彭城,日中,大破汉军。”项羽就是项羽,不愧为一代战神。  三万人对五十六万(可能夸张了一些,三十万总有吧),杀得刘邦一干人等屁滚尿流。  个人认为,就项羽在巨鹿之战和还救彭城之战中的表现,他的军事造诣与指挥能力是不输于韩信的,但他的战力更强。所以项羽出招更为奇险,气势更为磅礴。  千载之下,敢如此作为者,能如此作为者,有如此作为者,惟项羽一人而已!  项羽虽打败了刘邦联军,但却给了齐人机会,“田横亦得收齐”。可见田横不但是个勇士,而且是个能臣。  项羽因为他的嗜杀暴虐丧失一次非常好的统一天下的机会。如果平定齐地,以能臣干吏以驭之,遣一将扫荡燕赵。再鼓而向西,天下可定矣。  在这里我们又要说一个上面提到的关于项羽败亡第二个原因的故事。  就是齐地叛楚的时候,项羽亲征,便到九江王英布那里征兵。英布本来是项羽的嫡系,按理说要带兵亲往。可是这次他称病不去,而且也只派了几千人马。这让项羽很生气,“项王由此怨布,数使使者诮让召布,布愈恐,不敢往。”项羽也算对得起英布了,可为什么还要耍性子使脾气呢。可能有这么几个原因:首先,英布也是一个极为自负的人,他虽然被封王,可能心里觉得项羽给他的地盘还太小,所以不舒畅;其次,项羽更是一个自负的人,他对部下虽然关心,但并不尊重他们,英布跟着他应该受过不少气,这使自尊强的英布很难接受。关于这一点可从后来英布去投刘邦,可刘邦一边洗脚一边召见他使他感觉受辱,而准备自杀就可以看出来;第三,英布也是一代英豪,并跟随项羽多年,清楚以项羽之为人,以及下面对项羽之成见,项羽很难一统天下。  对于英布的虚与委蛇,项羽是眼里揉不得沙子,“数使使者诮让召布”,结果“布愈恐,不敢往”,最后彻底倒向刘邦。  而反观刘邦是怎么处理这样的事情呢,韩信平定齐地后请刘邦封他为假齐王(不是假的,是代理的),刘邦刚开始也很生气,大骂;“吾困于此,旦暮望若来佐我,乃欲自立为王!”但在张良陈平的提醒之后,他马上醒悟过来:“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这就是领导的水平啊。  我们一看,在政治方面刘邦和项羽的水平高下立判,当然这和一个人的性格很有关系。并不是项羽看不到这一点,而是他总认为自己无所不能,所以总是把自己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很少顾及别人的利益和感受。  “项王方北忧齐、赵,西患汉,所与者独九江王,又多布材,欲亲用之,以故未击。”项羽很清楚自己的处境,也非常清楚英布的才干,可即使已经闹到众叛亲离,他还是是改不了自己的那个老毛病。这个时侯他应该好好的安抚笼络英布才是,可他似乎除了骂人责备之外好像就没有别的方法了。自负导致眼无他人,并且宽于待己,严于律人。  性格决定命运—再次证明。  在楚汉相争那样混乱复杂的政治环境下,只有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统一战线政策不但是我们革命事业取得成功的法宝,也是刘邦夺得江山的法宝啊。  在这里,我想到了另外一个人—陈平。  看了史记一般都会认为陈平是一个牛人啊,而且他和张良一样,都是道家的子弟,而且也爱出奇谋,所以总觉得他身上就有张良的影子。之所以要写一下这个人物,就是因为他和韩信一样,都原来是项羽的部下。  当然,与韩信不同,陈平总的来说在项羽那里混得还不错。而且陈平在项营还立有大功,为项羽所赏识。可是这么一个人怎么也跑到刘邦这边来了呢。  还是让司马迁来说吧:“殷王反楚。项羽乃以平为信武君,将魏王咎客在楚者以往,击降殷王而还。项王使项悍拜平为都尉,赐金二十溢。居无何,汉王攻下殷。项王怒,将诛定殷者将吏。陈平惧诛,乃封其金与印,使使归项王,而平身间行杖剑亡。”看到这里,大家想必也明白了,陈平反楚奔汉是被逼出来的。还是应了上面那句话,项羽因为自负,所以对属下要求极严。  其实发生这样的事情,陈平他们几乎一点责任也没有。可项羽不反躬自省,倒要处死有功之人,谁还愿意给这样的主子卖命呢。相比之下,刘邦的部属中有许多人曾反对过他或投降过项羽,均未受深究。所以,项羽虽常胜,人却越打越少;刘邦虽常败,人却越战越众。  陈平对项羽的评价为“不能信人”、“意忌信谗”,诚斯言也。弄到最后,项羽就是一个人在和天下诸侯战斗。韩信、陈平都是有大才具者,得此两人,委以重任,项羽得天下必矣。在这个意义上说,项羽最后身死东城是没有多少值得可怜同情的。  其所果,皆其所因,如此而已。  还是回到楚汉相争的正面战场。  项羽还救彭城,打得刘邦丢盔弃甲,这时那些骑墙的诸侯们马上回过神来不停朝项羽抛媚眼。接着项羽兵围荥阳,数侵夺汉之甬道,饿得刘邦老眼昏花。这时,刘邦用陈平之计,离间项羽和范增。哪知一用便奏效,很快项羽就赶走了范增。  虽然范增出场并不多,可就凭着项羽这样的牛人也尊之为“亚父”,可见他在项羽那边有着独一无二的强势地位。我们最有印象的是在鸿门宴上他力主杀刘邦的态度,从中我们也看到他应该是前秦王猛一类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项羽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江东子弟有余哀,君王卷土可重来?--漫谈项羽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刘邦“不爱钱财”的性格侧面
    项羽与商纣
    刘邦称王后,是如何除掉七个王的
    无赖刘邦逼死霸王项羽夺得天下的6大要
    司马辽太郎眼中的项羽与刘邦
    评价刘邦生平事迹
    刘邦大风歌的最新考证
    刘邦和项羽
    真实的刘邦:还流氓一个清白
    项羽一夜坑杀20万人 司马迁夸大了?
    人物简介 项羽
    王立群读史记 项羽(8) 霸王别姬
    王立群读史记 项羽(9) 四面楚歌
    项羽究竟死于何地
    解读项羽
    《项羽本纪》 项羽简介
    千古悲歌——霸王别“姬”
    从项羽的悲剧看军事家必备的政治素质
    王立群读史记 项羽(7) 自毁长城
    西楚霸王项羽故居宿迁
    楚漢之爭和漢朝建立 -- 秦亡後之群雄
    "霸王"项羽战死地点成争论热点 并非乌
    《千古帝王事之“项羽”》
    专家遥感追寻项羽最后行踪
    《霸王出世》 王立群
    肉身阎罗王,“大英雄”项羽真实面目
    千古之谜:项羽为何放掉敌手刘邦的妻
    《汉代风云人物之项羽》(王立群主讲
    读《项羽本纪》
    不是自刎: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历史真相
    项羽究竟死于何地之争议
    王立群读史记 项羽(1) 霸王出世
    王立群读史记 项羽(2) 项羽入关
    王立群读史记 项羽(3) 鸿 门 宴
    王立群读史记 项羽(4) 西楚霸王
    王立群读史记 项羽(5) 生死决战
    掀起项羽的盖头来
    项羽坑杀20万秦军之谜:民间遗址未被
    秦陵地宫被盗传说:早光顾的是项羽
    “三秦”项羽史缘谈:不仅是英雄,还
    霸王兵败 皆为“情”累
    "复仇派"盗墓之王:西楚霸王项羽
    毛泽东谈项羽为何不肯过江东
    王立群读史记 项羽(6) 荥阳会战
    千古绝妙一把火:项羽怎么了
    遥望项羽
    鸿门宴上项伯为什么要屡屡保护刘邦?
    易中天:项羽之死
    一个准确预言了项羽必然失败的老女人
    项羽的毛病
    项羽之死
    项羽本纪第七
    《项羽之死》课本剧
    项羽本纪赞
    专家称项羽并非自刎乌江 民间传说不可
    史记·项羽本纪
    刘邦韩信都曾是手下,项羽为何还是丢
    《项羽本纪》译文
    项羽的性格与命运
    项羽难捧大力神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