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的编制、供给等方面百般刁难,使叶挺陷入左右为难的窘境,叶挺深感自己"好象夹在两个轮子中间的一粒砂子,很不好过呵!"
1938年1月上旬,叶挺乘前往武汉解决有关部队经费问题的机会,到汉口向中共中央长江局(东南分局属长江局)提出了成立新四军委员会,以共同商议处理一切军政问题的请求。长江局负责人陈绍禹、周恩来、秦邦宪、叶剑英等认为叶挺的建议对搞好新四军工作有利,迅速向中共中央作了汇报:"叶挺来汉,经费增加,情绪甚好。要求在新四军组织一个委员会,以便共同商议处理一切军政问题。"长江局拟定了委员会组织名单:"以叶、项、陈毅、张云逸、周子昆、袁国平、邓子恢或张鼎丞七人组成,项为主席、叶副。" 请中央考虑定夺。6月9日毛泽东、张闻天复电长江局:"同意组织新四军委员会,以项、叶、陈、张、周、袁为委员,项为主任,叶为副之。" 中共中央和长江局这样安排目的是为了从组织上保证叶挺参与新四军重大军政问题的决策,制约项英的独断行为,"但这个委员会的性质以及与军分会的关系隶属问题并没有说明和确定,人员没有什么变化,只不过比军分会多了一个叶挺。项英仍然以东南分局书记、军分会主席的身份主持新四军的工作。" 组织上的这种安排,没有也不可能真正解决项、叶间存在的矛盾。事实上,由于项英对建立新四军委员会抱消极态度,这个委员会形同虚设,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时至1938年8月下旬,在项叶关系没有改善的情况下,叶挺致电周恩来等人,表示要辞去军长职务。8月28日,周恩来等复电挽留说:"项英同志已赴延安,我们不日也往延开会。关于新四军工作,请兄实际负责"。"当前战役紧急关头,兄必须到前方督战,万万勿误。我们深知兄在工作中感觉有困难,请明告。我们正在帮助你克服这一困难。延安会毕,我们拟来一人帮助整理四军工作。" 叶挺虽然在新四军中又留了一些时间,但离军的念头仍未打消,最终于1938年10月负气出走离开皖南,回到家乡广东。此时,适逢日军攻占广州,国民党第十二集团军司令、掌管广东军政大权的余汉谋,退守粤北韶关,对广东局势忧心重重。为了牵制日寇不能北进韶关,支撑残局,余汉谋正急于委任一位东江游击指挥。经廖承志联系,叶挺被余汉谋任命为国民政府第四战区东路军副总指挥,并委任他为东江游击指挥,领导东江游击战争,在深圳建立指挥部。
项英回到新四军后,对叶挺离开皖南并没有诚意挽留,相反认为此事已无法挽救,大为赞成叶挺回广东抗日。正如李一氓所感觉到的:"影影绰绰的,叶挺总想借口离开军部,采取躲避的办法回重庆、回澳门;影影绰绰的,项英总想使叶挺离开新四军,并且帮助他离开新四军。"叶挺离开新四军军部,"事先他跟项英商量过,项英大为赞成,并且送了叶挺300支步枪,运到韶关去了。又答应抽调一些广东籍的军事政治干部去加强他的部队工作。" 10月23日,项英急电中央军委转周恩来说:"叶之辞职系(愈)坚,本问题无可挽回。目前四军问题应直接由周与蒋解决继任人。以后四军与八路军共同由党直接解决各种问题,才是根本之办法。" 表示了一种不以为然的态度。在叶挺去留问题上,周恩来没有同意项英的意见。11月2日,他和叶剑英电告项英,准备向离开新四军去香港的叶挺说明两点:(一)新四军应保持我党领导,不能改变现行制度;(二)工作关系不良,应当改善。电报同时向项英说明为着统一战线的继续发展,以请叶挺回新四军工作为有利。
叶挺到广东在余汉谋第四战区任东江游击指挥的消息,很快传到蒋介石那里。蒋介石获悉这一消息后大为不悦,责备说:"这样,共产党又在华南建立一支新四军。" 他立即命令余汉谋撤消对叶挺的委任,迫使叶挺离开广东。但同时蒋介石又暗自高兴有机会拉拢叶挺,离间他和中共的关系。蒋介石很想了解新四军内部矛盾以售其奸。于是,他一面向中共驻西安办事处表示:新四军问题须重新解决,要另外派人去担任军长;新四军改为游击队,减少军款两万。一面致电叶挺,"望即来渝一叙"。蒋介石还借机大做文章。他声称:连叶挺都不能和共产党合作,将无人能与共产党合作。
中共中央获悉蒋介石的意图后,对此事高度重视,迅速致电项英、周恩来、叶剑英、廖承志:"蒋在西安向我们同志表示,叶挺已离开新四军,因此新四军问题须重新解决,有另派人去新四军任军长之意"。为此,中共中央指示:"1.周立即约叶挺到重庆谈话,彻底解决其在新四军的工作问题,并要求叶挺向蒋表示愿回新四军工作。2.对新四军之其他解决办法如另派军长等,我们表示坚决反对,并对四支队八团之不准用新四军名义事,表示抗议,要求蒋介石下令纠正。3.在周与叶谈话中,应确定叶之实际地位与实际职权,以坚定其在新四军之安心工作。" 显而易见,中共中央是清楚地知道"实际地位与实际职权"不确定是叶挺离军出走的原因的。
周恩来很敏锐地看出了叶项矛盾的症结所在。1939年1月8日,他致电中共中央书记处提议:叶挺仍回新四军,解决的原则是:"共产党领导必须确定,工作关系必须改变,新四军委员会可以叶正项副,项实际上为政委。" 1月10日,中央书记处复电周恩来,指出:"新四军问题以争取叶挺回四军工作为原则,共产党对新四军之政治领导不能改变,但应尊重叶之地位与职权。我们提议须项多注意新四军总的领导及东南局工作,而将军事指挥与军事工作多交叶办"。同时同意周恩来提出的新四军委员会"叶正项副"的提议,并指示:"在新四军干部中进行教育,以确定对叶之正确关系。因叶挺工作问题之解决,影响新四军前途及全国同情者对我之态度,关系颇大。" 周恩来接电后,一方面向蒋介石极力交涉,表示中共坚决不同意更换军长,另一方面电请叶挺赴渝面谈以消除隔阂。叶挺辞职的原委,本系受项英排挤所致,他对中共并无芥蒂,对周恩来则始终尊敬如一。1939年1月中旬,叶挺由广东抵达重庆。在重庆,周恩来、叶剑英与之开诚布公,促膝谈心,并晓以利害,嘱其勿中蒋介石离间新四军的阴谋。从抗战的大局出发,叶挺当即表示向蒋介石收回辞职要求,回新四军工作。这正如叶挺妻子李秀文说:"他是热爱党、热爱党的事业的。他一贯听党的话,他是坚决执行、服从党的决定的,中央叫他回来,他能不回来吗?"
2月3日,周恩来电告毛泽东、王稼祥等:叶挺到重庆以后见到了蒋介石和陈诚,蒋问他是否还愿意回新四军?叶挺说他准备回去,并表示,新四军的问题好解决。周恩来还在电报中说:叶挺提出"他因自己非党,工作困难,大家信任差,如加入党,则只有往八路军;因在新四军,蒋会怀疑他……我们力劝其回,并以确立制度必能解决工作困难与关系。我拟向蒋、陈说明与叶同往新四军,顾祝同已来电欢迎。"
1939年2月23日,叶挺在周恩来陪同下回到云岭新四军军部。为了从思想上解决项英在新四军发展方向问题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