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X >> xiang >> 项英 >> 正文

 

新四军时期项英与叶挺的错位关系

董必武致电中共中央:"叶挺事,据他说,恩来第一次在沪曾和他提过这个办法,故他才敢活动。现委任为新编四军军长,拨发了5万元活动费。他表示,如我们不赞成,他仍可辞职。" 10月19日,张闻天毛泽东复电博古、叶剑英询问新四军隶属关系及叶挺情况:"(一)要求何应钦将叶挺之新四军隶入八路军建制是否可能。(二)叶挺是否愿意恢复党籍或完全受党指导,而不受国民党的干涉,并是否愿意来延安及八路军总部接洽一次(取得何应钦同意)。"电报说:"如上项能办到,则经过叶挺整理南方游击队,并集中各游击队之一部成为一军是可以的。"

  收到中央电示后,博古、叶剑英向叶挺转达了中共中央的意见,叶挺当即表示愿往延安汇报情况。10月21日,博古、叶剑英、董必武联名致电张闻天、毛泽东、周恩来,报告:"叶挺愿来前面陈,已得何同意,约一两日后即启程。""叶已领关防及开办费5万元,之尚未呈报就职,待已延结果再呈报。""叶声明完全接受党的领导。" 10月30日,张闻天、毛泽东在关于南方红军游击队集中改编问题致秦邦宪、叶剑英的电报中,还讲到:"叶挺是否能为军长,待你们提出保证之后,再行决定" 。

  中共中央之所以没有立即同意叶挺任新四军军长,是由于叶挺大革命失败后离开党和革命队伍在党外赋闲10年之久,中央对他的政治态度和立场不太清楚,十分担心叶挺被蒋介石利用,对他担任新四军军长这一重要职务存有疑虑。"当时项英正在延安,中共中央对叶挺的一时疑虑,不可能不影响项英"。 导致了项英对叶挺能否对党和革命忠诚一直表示怀疑,直接影响了项、叶关系。

  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11月3日,叶挺抵达革命圣地延安。在延安,中共中央为叶挺举行了了隆重欢迎大会。毛泽东在欢迎大会上说:"我们今天为什么欢迎叶军长呢?因为他是大革命时代的北伐名将,因为他愿意担任我们新四军军长,因为他赞成我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所以我们欢迎他"。 毛泽东还向叶挺讲述了当前国内外的形势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方针与政策,希望他能服从党中央的决定。毛泽东的欢迎和信任使叶挺深受感动,他在皖南事变后被扣押在桂林期间回忆起当时的情形还动情地说:"只有中国共产党真正懂得爱护干部,使用人才!毛泽东主席特地召开了盛大的欢迎会。他主持会议,给我以过高的评价,真令我感愧呵!我不是回到自己的家了吗?这个家,我想念多久呵!我二话没说,便接受担任新四军军长的任命。" 叶挺向中共中央"表示在党的组织外,但愿在党领导下进行工作"。

  在延安期间,毛泽东等还和叶挺就新四军组建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研究,最后商定新四军隶属八路军,编制为两个师4个旅8个团,干部配备为项英任副军长,陈毅任政治部主任,周子昆为参谋长。军部暂驻武汉。编制等项事宜由叶挺向南京提出。但"在关于新四军成立的文件中,对新四军的副军长、政治部主任、参谋长……等都作了明确的安排,惟独没有叶挺任军长的文字。"

  11月7日,项英衔命到达延安。叶挺与项英短暂相会后,于11月9日离开延安开始着手筹建新四军的工作。11月21日叶挺赴南京和叶剑英一道就改编南方红军游击队的组建方案与蒋介石面谈。谈话期间,叶挺提出前期与毛泽东等商定的方案:"(一)窃职奉命收编各省区游散武装,现据派员接洽及调查结果,各部散布遍东南及中部八九省,现已分处集合,综计在一万七八千人,汰弱留强,以之编成乙种师两师(两旅四团制),谨请核准。又该两师饷项,并乞准照编制规定,由即日起算。(二)请委项英为职军副军长,陈毅为新编师师长,张云逸为该师副师长。张鼎丞为新编师师长,谭震林为该师副师长。周子昆为军部参谋长。余旅、团长等,侯全军集中整理后,再行呈请委任。(三)请指定浙省南区衢州附近,或其他地点,俾职军集合整理。(四)请发给职军集中开拨费,及整理费十八万元。(五)请发给棉军衣裤九千套(前已领有伍千套)军帽一万四千顶,皮带、裹腿、干粮袋各一万四千件,子弹带一万二千条。" 这个方案大大出乎蒋介石的意料,他断然拒绝了中共中央和叶、项拟定的新四军各部人员名单,并坚决地说:各游击队不能照八路军的办法,第八路军拒绝点验,现在必须派人点验,按枪炮的多少决定编制,不能先委任师、旅长。沉默片刻,他又阴险地对叶挺说:"他们都是共产党,你不是共产党,将来你有性命危险。" 叶挺提出新四军组建需要军费18万元,蒋介石也一口回绝。蒋介石的态度令叶挺非常反感,他愤然表示要辞去新四军军长职务。在全面抗战已成定局的情况下,蒋介石也不想耽搁新四军开拔抗战前线的时间,迫不得已,蒋介石表示具体事情可与陈诚商量解决。11月下旬,叶挺返回武汉,在汉口大和街26号设立了新四军筹备处,积极展开新四军的筹备工作。他利用与国民党军政要员的老关系,争取经费、编制、军需物资;凭借以往的社会声望,四处奔走,多方联络、招兵买马、筹款筹枪,动员拥护抗日统一战线、愿意为抗战出力的国民党退役军官、无党派人士、医务工作者和知识分子参加新四军工作。

  12月11日,叶挺致电毛泽东:"新四军改编事,已请董、叶(指董必武、叶剑英--笔者注)电告。刻军何(指何应钦-笔者注)催办甚急,如何决定,请即复,以便处理。" 12月14日,毛泽东、项英联名复电叶挺:"新四军原则上可照军何提议,作进一步磋商。""长江以南各支队(共六个不是五个)可向东开,长江以北高敬亭支队暂留江北,不必北开,以便在该地准备沿江游击。""其他条件如前所商,尤不要军何派人。"

  12月18日,中共中央长江局负责人王明、周恩来、博古抵达武汉,当日便电告毛泽东、张闻天,蒋介石已到武汉,催促项英早日来武汉,以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项英,叶挺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新四军时期项英与叶挺的错位关系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