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W >> wen >> 温庭筠 >> 正文

 

【赏析】:商山早行

论是丹江还是山里的其它河流小溪,凡是村庄前后的河水上,都架设着木板桥(有的也用原木),供山民上山下地劳作和旅人行走,免去脱鞋涉水之苦。这种木板桥一般是在洪期过后的秋季架设,第二年的初夏洪期到来前拆掉。在深秋初冬和早春降霜的日子,早上人走在桥上,总可以看到桥板面上结着薄薄一层白霜,脚踩过去,也会留下清晰的印迹。“人迹板桥霜”一句,正是这一景象的生动真实写照。至于现在商州西北四十里的板桥镇,与温氏的这首诗更不可能有任何关系。因为,板桥镇并不在商山道上,而且离这条大道很远,温庭筠绝不会绕到那么远的地方去过“木板”。关于“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两句,有的注释以“槲叶落”,而且有霜迹,就说这首诗写的是“晚秋”景象,也是纯粹的想当然之说。“槲”树属壳斗科,乔木,叶阔大,卵形。商州老百姓都知道“槲叶”是什么,而且用它衬蒸馍笼,端阳节用它包粽子。槲叶秋冬季并不落,而是枯黄在枝上,到第二年春天新叶萌发时枯叶才脱落。“枳”,商州人俗称“铁梨寨”。枳木多丛生,叶少刺多而粗,春天开白花,果实象桔,深绿色,味苦涩不能食。枳木多生长在河堤、畔或人家场院墙边。有的人家还把它当作篱笆栽植。现在已少见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丹江两岸河堤和村庄旁随处可见。这两句也是早春时节商山道上景物的真实描绘。“枳花明驿墙”一句中的“明”字就用得非常巧妙而确贴。因为在拂晓前的月光下,驿站墙外边一片白色的枳实花,显得特别的明亮耀眼。总之,这首五言律诗无论是写景抒情,还是用字、声律都是十分讲究,表现了很高的艺术技巧。第一联与第四联首尾照应,抒发了诗人远途跋涉,思念故乡的辛苦和仕途不得意的失落无助情怀,第二、三联以眼前生动而又清寂的景象,既照应了诗题的“山路早行”,也映衬出诗人当时心情的凄清落寞。全诗情景浑然一体,感人至深。
  温庭筠诗词文章都很有特色,但总的说来他的文不如诗,诗不如词。他的诗词思想内容比较狭窄单薄,多为香软艳丽的描写女性篇章,但艺术水平很值得称道。尤其是他的词,对后世影响较大,历代把他称为“花间派”词风的鼻祖

上一页  [1] [2] [3]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温庭筠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赏析】:商山早行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更漏子 诗词赏析
    忆江南 诗词赏析
    温庭筠 侠客行鉴赏
    温庭筠 开圣寺鉴赏
    温庭筠 利州南渡鉴赏
    温庭筠 马嵬驿鉴赏
    温庭筠 早秋山居鉴赏
    温庭筠 伤边将鉴赏
    温庭筠 弹筝人鉴赏
    温庭筠 新添声杨柳枝词二首鉴赏
    鹦鹉才高温庭筠
    作弊高手温庭筠
    商山早行 诗词赏析
    更漏子诗词赏析
    送人东游
    从温庭筠替考说起
    瑶瑟怨 温庭筠
    温庭筠生平简介
    温庭筠 苏 武 庙鉴赏
    温庭筠 经五丈原鉴赏
    温庭筠 商山早行鉴赏
    温庭筠
    花间鼻祖温庭筠
    温庭筠简介
    活宝温庭筠 花间词鼻祖的荒唐故事
    温庭筠《更漏子》
    温庭筠人物简介
    温庭筠——《菩萨蛮》
    温庭筠 处士卢岵山居鉴赏
    过陈琳墓 诗词赏析
    温庭筠研究
    温庭筠 达摩支曲鉴赏
    温庭筠 过陈琳墓鉴赏
    温庭筠 赠少年鉴赏
    温庭筠 蔡中郎坟鉴赏
    温庭筠 咸阳值雨鉴赏
    温庭筠 瑶瑟怨鉴赏
    温庭筠 过分水岭鉴赏
    温庭筠 送人东归鉴赏
    温庭筠简介
    温庭筠 简介
    "花间派鼻祖"温庭筠(唐)
    鱼玄机春心许名师 温庭筠因貌丑不敢师
    温庭筠 碧磵驿晓思鉴赏
    温庭筠
    温庭筠:五七言诗四首
    才子温庭筠寻花问柳的荒唐事
    温庭筠:菩萨蛮
    简析唐代温庭筠及其他花间词人
    唐代词人温庭筠
    【赏析】:过陈琳墓
    温庭筠 送人东归
    【评解】梦江南
    温庭筠《梦江南》词赏析
    唐代著名词人--温庭筠
    温庭筠及其他花间词人
    唐代著名词人--温庭筠
    “花间鼻祖”——温庭筠
    唐代著名词人--温庭筠
    温庭筠再认识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