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W >> wei >> 魏征 >> 正文

 

千古名臣魏征:朝堂上的“持不同政见者”

人最擅长的“正名”。魏征以其精到的词义辨析,给李世民下了个大套——从今天开始,我将正式启动“纵横”程序——尽情进谏。因此,我的脑袋随时有可能搬家,你如果杀我呢,就是让我成为“忠臣”;你如果不杀我呢,就是让我成为“良臣”。让我成“良臣”,咱们双赢;让我成“忠臣”,咱们双输。魏征这一定位很可怕,他将自己置于了道德高地之上,从而让唐太宗处于守势。杀兄夺权的李世民如果还想笑着走进历史,只能老老实实地接受魏征的进谏。

之后,魏征更上层楼。他巧妙地说:“陛下导臣使言,臣所以敢言。若陛下不受臣言,臣亦何敢犯龙鳞、触忌讳也?”你看,魏征的应对总是如此得体!这难道不是所谓的巧言令色吗?

这就是魏征的纵横术。在李世民的朝堂之上,魏征以其纵横术开始了纵横驰骋。他把整个朝廷变成了自己唱独脚戏的地方。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成功的“持不同政见者”的形象:

后妃越礼,他犯颜直谏;太子越礼,他犯颜直谏;皇上想去泰山封禅,他依然犯颜直谏……直谏成了魏征生存的武器,成了邀宠的法宝,以至于李世民有一天就情不自禁地说:“人言魏征举动疏慢,我但觉其妩媚。”魏征终于以其纵横之术赢得了巨大的成功。李世民总结说,魏征“所谏前后二百余事,皆称朕意。非卿忠诚奉国,何能若是”。玄武门之变后,才开始效忠唐太宗的魏征,终于达到了事业的巅峰,唐太宗以皇帝的身份总结道:我当皇帝前,功劳最大的是房玄龄,而我做了皇帝之后,功劳最大的非魏征莫属。魏征终于可以在同僚面前挺直腰板了。

几十年光阴如白驹过隙,魏征说老就老了,纵横终生的魏征终于走到了生命的进头。魏征生命垂危,唐太宗前去探望,面对皇帝关切的目光,魏征再次显出纵横家本色,他对身后之事没提任何要求,只是气若游丝般地说出了:“嫠不恤纬,而忧宗周之亡。”

此话怎讲?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寡妇不在意自己织布的进度和质量,而担忧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此话何来?这句话不是魏征的原创,而是出自《左传·昭公二十四年》。因其中洋溢着强烈的“宏大叙事”色彩,这句话也经常被儒家引用。

魏征临终前的这一句话让唐太宗声泪俱下,百感交集。之前,唐太宗就将自己的二女儿衡山公主许配给了魏征的儿子魏叔玉,只是尚未正式举行大婚仪式,当唐太宗听到魏征这句话后,他马上将自己的女儿,也就是魏征尚未过门的儿媳妇衡山公主召到了魏征的病榻前,唐太宗感伤地对魏征说:“亲家翁,请你最后看一眼你未来的儿媳妇吧!”只是此时的魏征虚弱得连感谢皇上的话都无法说出了。皇上前脚刚刚离开,魏征就驾鹤西游了。
魏征死后,唐太宗一改惯例,亲临魏府向魏征遗体告别。在魏征的追悼会上,唐太宗即席发表重要讲话,高度评价了魏征的一生,并将魏征定位为伟大的忠君者和伟大的批评者,称赞他是帝国的骄傲,认为魏征的死是帝国不可弥补的损失。官方所公布的唐太宗对魏征的评价如下:“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尝宝此三镜,用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魏征可谓备享生荣死哀。

然而,一个人不可能将所有的一切都做得如此尽善尽美。

魏征生前曾经力荐过杜正伦和侯君集,认为他们有宰相之才。因为魏征的推荐,杜正伦被提拔为兵部员外郎,后又改任太子左庶子;侯君集也官至检校吏部尚书。魏征死后,他们两人都因牵连到太子李承乾密谋造反事件之中,一个被流放,一个下狱被杀。

荐人失当,魏征难辞其咎,世人甚至推测,魏征此举有暗结同党之嫌。魏征在唐太宗心中的高大形象,第一次打了折扣。让李世民更郁闷的还在后面:有人作证,魏征谏诤唐太宗的奏章,都自己偷偷地录下副本,交给了史官褚遂良,以求录之国史——只顾自己名扬千载,却不顾此举会给君主抹黑。魏征的形象因之轰然倒塌,盛怒之下的唐太宗不但令人毁掉了自己给魏征题写的碑文,而且还取消了衡山公主和魏叔玉的婚约。

这对以独到的深刻关系而著称的著名君臣,其最终的结局不过如此。

[个性点评]

君臣之间的平衡被打破之时,中国历史上的好戏就该上演了:当君主一方的力量占据主动之时,比干的心肝就被掏出来了;当臣下的力量占据主动之时,汉献帝就被曹操所挟“以令诸侯”了。而当二者暂时处于平衡之时,忠良之臣就被批量生产出来了——譬如李世民的盛唐时代。

因此,尽管有太多不足与外人道的隐情,唐太宗与魏征之间的关系仍然显得难能可贵。二者相互塑造,使得君成了明君,臣成了良臣,为万恶的封建专制抹上了一丝“民主”的断霞散彩。所以,魏征是指标性人物,他一个人洗净了李世民玄武门之变身上的鲜血,平衡了唐太宗失衡的帝王形象。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李世民在砸过魏征的墓碑不久,就找了个机会予以重修。毕竟,皇帝的面子、帝国的尊严和国家的长治久安,都要大于君臣之间的个人恩怨。这样的道理,雄才大略的唐太宗当然了然于心。

 

上一页  [1] [2]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魏征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千古名臣魏征:朝堂上的“持不同政见者”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