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W >> wei >> 魏征 >> 正文

 

魏征出生剑阁考

魏征(公元580-645年),唐初政治家,字玄成。有大量历史记载和民间传说,证明魏征出生于剑阁(今广元市剑阁县)。


剑阁武连镇现存一块清代石碑,碑高约一丈,宽四尺,正中刻有:"唐魏文贞公故里"(魏征谥号文贞)七个大字。在武连镇十五公里处的天字山下,也有一唐朝时代的建筑--"魏公祠"。


<<保宁府志》卷二十七记载;"文贞书院在剑阁武连驿。元泰定年间迁县治于梓潼,监察御史忽鲁大都与亚中大夫李义甫以魏征生此,因改旧学建书院,今废。"这说明在元朝时,武连镇为纪念魏征丞相出生于此曾办起一座文贞书院。


明隆庆五年出生的著名史学家曹学(人全)所著的《蜀中名胜记》卷二十六记载:"《志》云逍遥楼废址,在武连旧镇,唐颜真卿书三大字碑刻在焉,元改武连县学为魏公书院,以魏征所生之地也,学正王惠为之记"。魏公书院即后来的"文贞书院"。据《蜀中名胜记》成书年代推测,《志》书当为明代或明以前之作,因此可更进一步断定,在元明之时,已经有了魏征生于剑阁武连的记载。


清朝雍正时,知县李梅宾所撰《剑州志》记载;"唐魏征,州之西凤凰山,传为征之生处"。清同治年间,翰林李榕所辑的《剑州志》记:"凤凰山在武侯坡东,传为魏征生处"。


民国初年剑阁知事张政于武连驿栅门题的对联也可以看出魏征出生于此。其联文:


"千万古不改溪山是秦蜀通衢晋唐旧县


数百家自成村落愿文贞再出诸葛重来"


清朝光绪时,武连丞李树在其《月楼诗抄》、《登寿中即景》中有这两句;"凤凰山下宿曜,魏公往业绍蜀山"。另还有一副对联,前四字风化脱落:"……先后问睽魏谏议,余生也晚往来唯拜武乡侯"。可见武连乡人经常把魏公祠的魏征和武侯坡的诸葛亮的遗址常常提到,如果没有乡土感情,愿"文贞再出"和"诸葛重来"的诗句是无论如何写不出来的。


剑阁县民间流传这样一个传说:在剑阁县西南古驿站武连驿武侯坡的东侧,苍松翠柏掩映着一所竹篁扫墙的幽静宅院,院后盘陀石上,一天忽然飞来一只凤凰。顿时祥光瑞气,弥漫山峦,百鸟争鸣,遍地花香。一位风水先生路过赞道:"此山有凤凰来朝,此宅瑞气环绕,将有贵人出世。"于是,这里便名为凤凰山。北周大象初年,魏征的母亲在地中农作,忽觉腹中阵阵剧痛,赶忙回家,走列盘陀石处,昏迷倒地,生下了魏征。


魏征出生不久,其父魏长贤即去世。母亲日耕夜织,送子上学读书。魏征天赋聪明,读书勤奋,学业颇有长进。但不幸母亲又积劳病逝。孤苦伶仃的少年魏征缺衣少食,无力继续读书,只得拜一个云游道人为师,卖卜糊口,往来于古蜀道上的七曲山、寿如山等地。他博览群书,广交豪侠,参加了瓦岗义军,后来与李密投唐,成为李世民的主要谋臣。后任宰相,辅佐唐太宗实现"贞观之治"。唐太宗曾高度赞扬魏征的贡献,说;"献纳忠谠,安国利人,我今日功业为天下所称者,唯魏征而已。"


《贞观政要》注释说;"魏征字玄成,孤贫落拓。有大志,不事生业,出家为道士……"这项史籍与剑阁民间传说是很吻合的。


据武连镇几位耄耋老人回顾,他们年轻时曾亲眼见过魏公府外的插旗石,其石中间有一直径约廿厘米的圆孔,是插旗的地方。原来魏公祠魏公的塑像于"文革"中拆毁,现在废墟上还留下"清乾隆四十九年培建魏公祠"的一通碑,碑高约五尺三寸、宽三尺八寸,碑文依稀可辨,上刻有:"尝思庙宇初兴,创自唐代……"。可见早在唐朝时,这里已有"魏公祠"了。现在觉苑寺内仍然设有魏征馆。


魏征一生功绩,历史已有记载,也为世人熟悉和敬仰。魏征为人正直,辅佐唐太宗,敢于犯颜直谏,规劝太宗要居安思危,戒奢从俭。用人要讲才,对农民要轻徭薄赋。历史上的"贞观之治",魏征确实立有大功,如果说李世民是封建帝王中杰出的明君,那么魏征确是千古贤相中不可多得的"明镜"。

 

 

来源:广元新闻网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魏征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魏征出生剑阁考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